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80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包括壳体及工作组件,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罩体,两个罩体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两个罩体的前后侧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壳体的上内侧壁前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设置的盒体,盒体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盒体连接有循环输送机构,其中一个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风冷及水冷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源适配器进行过温保护,改变传统灰尘、水汽等易从散热孔进入对工作组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同时可以根据温度的高低进行自动散热调控。度的高低进行自动散热调控。度的高低进行自动散热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电源适配器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电源适配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
[0003]目前,现有的电源适配器为了将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去,常会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配合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工作,但是此种方式会导致外部湿气、灰尘等进入壳体内部,长期以对电源适配器内的元件造成损坏,而且部分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的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灰尘及水汽的进入,但是其存在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温度过高的现象,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会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配合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工作,但是此种方式会导致外部湿气、灰尘等进入壳体内部,长期以对电源适配器内的元件造成损坏,而且部分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的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灰尘及水汽的进入,但是其存在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温度过高的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包括壳体及工作组件,
[0007]所述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罩体,两个所述罩体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
[0008]两个所述罩体的前后侧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09]所述壳体的上内侧壁前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设置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
[0010]所述盒体连接有循环输送机构,
[0011]其中一个所述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
[0012]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微型循环泵、换热管及吸入管,所述微型循环泵位于壳体远离散热风扇一侧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微型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换热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远离微型循环泵的一端与盒体固定连通设置,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吸入端与吸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吸入管远离微型循环泵的一端与盒体固定连通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壳体的上端位于控制盒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贯穿壳体及盒体的上端并延伸至盒体内部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分为上壳及下壳,两个所述罩体均位于上壳的外侧壁设置,所述工作组件位于下壳的内部设置,所述上壳及下壳的外壁相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共同螺纹连接有一组安装螺栓。
[0015]优选的,所述微型循环泵的侧壁固定套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同侧罩体的内部固定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蛇形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管壁及壳体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
[0018]优选的,所述上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框,所述下壳的上端开设有与插接框相匹配的插接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通过设有的壳体及工作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作为电源适配器使用,通过设有的两个罩体、两个连接管、盒体、冷却液、循环输送机构及散热风扇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风冷及水冷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源适配器进行过温保护,散热效果好,改变传统灰尘、水汽等易从散热孔进入对工作组件造成损坏的现象。
[0021]2、该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通过设有的控制盒、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的相互配合,可以根据温度的高低进行自动散热调控。
[00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通过风冷及水冷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源适配器进行过温保护,改变传统灰尘、水汽等易从散热孔进入对工作组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同时可以根据温度的高低进行自动散热调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26]图中:1壳体、2工作组件、3罩体、4盒体、5换热管、6散热风扇、7微型循环泵、8吸入管、9控制盒、10单片机、11温度传感器、12上壳、13下壳、14安装框、15安装螺栓、16支撑板、17散热片、18插接框、1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参照图1

3,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包括壳体1及工作组件2,壳体1的左右外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罩体3,两个罩体3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两个罩体3的前后侧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9,壳体1的上内侧壁前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设置的盒体4,盒体4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盒体4连接有循环输送机构,其中一个罩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
[0029]输送机构包括微型循环泵7、换热管5及吸入管8,微型循环泵7位于壳体1远离散热
风扇6一侧的侧壁固定设置,微型循环泵7的输出端与换热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换热管5远离微型循环泵7的一端与盒体4固定连通设置,微型循环泵7的吸入端与吸入管8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吸入管8远离微型循环泵7的一端与盒体4固定连通设置,微型循环泵7工作,可以将盒体4内部的冷却液通过吸入管8吸出并输送至换热管5内部,换热管5换热后的冷却液在回流至盒体4内部进行循环使用,微型循环泵7的侧壁固定套设有支撑板16,且支撑板16位于同侧罩体3的内部固定设置,可以提高对微型循环泵7的支撑稳定性,换热管5为蛇形设置,通过增加换热管5与壳体1内部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换热降温效果,换热管5的管壁及壳体1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17,在温度不高时,可以通过多个散热片17进行散热,后续温度较高时也可以辅助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003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

3所示,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9,壳体1的上端位于控制盒9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单片机10,控制盒9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1,且温度传感器11的检测端贯穿壳体1及盒体4的上端并延伸至盒体4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11可以对盒体4内部的冷却液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可以传递信号给单片机10,单片机10控制微型循环泵7及散热风扇6工作,从而可以进行散热调控。
[0031]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包括壳体(1)及工作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外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罩体(3),两个所述罩体(3)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两个所述罩体(3)的前后侧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9),所述壳体(1)的上内侧壁前端固定连接有中空设置的盒体(4),所述盒体(4)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盒体(4)连接有循环输送机构,其中一个所述罩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微型循环泵(7)、换热管(5)及吸入管(8),所述微型循环泵(7)位于壳体(1)远离散热风扇(6)一侧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微型循环泵(7)的输出端与换热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5)远离微型循环泵(7)的一端与盒体(4)固定连通设置,所述微型循环泵(7)的吸入端与吸入管(8)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吸入管(8)远离微型循环泵(7)的一端与盒体(4)固定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降温的电源适配器过温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9),所述壳体(1)的上端位于控制盒(9)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单片机(10),所述控制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巧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斯比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