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80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其包括:筒状壳体,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定子座,该定子座包括线圈和磁极;转子,其轴上有一一体的永久磁铁和偏心件,该永久磁铁对应在定子座的磁极上,还包括一具有感应驱动回路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偏心件设在定子座一边的筒状壳体内。该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组装方便、容易加工,由于偏心件在壳体内旋转,因此不会产生与其它构件、电源线碰撞、钩拉等弊端。(*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尤其是指一种其偏心块经过改进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一种已知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主要结构是将上壳罩90与下壳罩91相固定,该上壳罩90与下壳罩91分别设有向上、下凸出的座92,该座92内装置有轴承93,上、下轴承93枢接一转动轴94,该转动轴94上设有一永久磁铁95,其能与线圈座96发生电磁感应,在转动轴94伸出上壳罩90的部分上固设有一偏心件97。当永久磁铁95与线圈座96相感应后,转动轴94发生旋转,由于该转动轴94上有偏心件97,因此该马达在转动时产生振动。这种已知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由于其偏心件97固设在伸出上壳罩90的转动轴94上,因此,该偏心件97旋转时极易与其他构件、电线产生碰撞和钩拉,这样就会对使用该振动马达的机件造成破坏;另外,这种已知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制造也十分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该小型马达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加工制造。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的旋转件、偏心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其包括筒状壳体,该壳体底部设有枢接孔,顶部有一用盖板封闭的开口端,该盖板上有枢接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定子座,该定子座包括线圈和磁极;转子,其轴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枢接孔中,另一端枢接在所述盖板的枢接孔中,该轴上有一一体的永久磁铁和偏心件,该永久磁铁对应在所述定子座的磁极上,还包括一具有感应驱动回路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偏心件设在上述定子座一边的筒状壳体内。所述壳体与盖板的二枢接孔中,有一个枢接孔中设有轴承。所述定子座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相结合的柱。所述电路板与定子座固定在上述筒状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电路板与定子座固定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开口端。所述盖板上设有感应驱动回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偏心件在壳体内旋转,因此,该偏心件不会与其它构件、电源线碰撞、钩拉;另外,轴的二端直接枢接在枢接孔中时,转子在转动时可以产生上、下振动的效果,将轴二端分别枢接在枢接孔和轴承中时,该转子的转动将兼具有稳定旋转及上、下振动的效果。此外,该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具有组装方便、容易加工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已知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构造的组合剖面图;图2本技术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4本技术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5本技术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2、3所示为本技术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第一个实施例。该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由壳体1、定子座2、转子3和电路板4等构件构成。壳体1可以为筒状,其有一开口端11,该开口端11可以被一盖板12罩盖,壳体1上的固定块13弯折后可以固定该盖板12,壳体1和盖板12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14,该枢接孔14用来枢接转子3的二端。在该较佳实施例中,可在该壳体1或盖板12的枢接孔14中设一轴承15,从而使转子3的轴31旋转时有较佳的稳定性。定子座2固定在壳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定子座2紧密配合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柱24与电路板4相结合,该定子座2绕有线圈21,引线22作电源的接头,该定子座2具有磁极23,该磁极23可以与转子3的永久磁铁32相感应,从而驱动转子3旋转。转子3通过轴31的二端枢接在壳体1和盖板12的枢接孔14或轴承15内,该转子3有一一体的永久磁铁32和一偏心件33,由于永久磁铁32与定子座2的磁极23相感应,从而使得该转子3被驱动旋转。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由于该转子3上设有偏心件33,且设置在定子座3一边的壳体1内,因此,该转子3的重心与其旋转中心未在同一中心线上,这样转子3旋转时可以使整个马达形成振动。又由于该永久磁铁32和偏心件33都在壳体1内,因此,该转子3旋转时永久磁铁32及偏心件33不会与其他构件或电源线产生碰撞或钩拉。另外,当该轴31的二端分别枢接在壳体1和盖板12的枢接孔14时,由于该轴31与枢接孔14之间不是紧密配合,因此,转子3转动时,会产生很好的上、下振动效果。同时,在该壳体1或盖板12的二枢接孔14中设一轴承15,该轴承15枢接轴31的一端,这样,转子3旋转时,将会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和上、下振动效果。电路板4可以被固定在壳体1内,或者如图所示,将电路板4固定在定子座2上,该电路板4具有感应驱动回路,其包括常用的IC、霍尔感应元件和其他必要构件。请参阅第3图,其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将定子座2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轴31穿设永久磁铁32和偏心件33,轴31二端分别枢接在壳体1和盖板12的枢接孔14或轴承15中,将固定块13弯折以固定盖板12。这样,就完成了该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组装,其具有方便、容易加工的特点;由于该偏心件33在壳体1内旋转,因此不会产生与其他构件、电源线碰撞、钩拉等弊端。图4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主要在筒状的壳体1内从底部起依序安置有电路板4、定子座2,由该壳体1的枢接孔14中的轴承15枢接转子3的轴31的一端,轴31上有永久磁铁32和偏心件33,永久磁铁32对应在定子座2的磁极23上,从而使转子3可以被感应旋转,偏心件33位于壳体1内的稍上端部位,壳体1的开口端11被盖板12封闭,固定块13弯折固定住该盖板12,通过该盖板12的枢接孔14枢接轴31的另一端。这样,就完成了该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的组装,其具有方便、容易加工的特点,又该偏心件33在壳体1内旋转,因此,不会出现与其它构件、电源线碰撞、钩拉等缺点。图5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筒状的壳体1内底部的枢接孔14中的轴承15枢接转子3的轴31的一端,轴31上有一一体的永久磁铁32和偏心件33,永久磁铁32对应在定子座2的磁极23上,定子座2被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转子3的轴31另一端直接枢接在电路板4的枢接孔41中,通过该电路板4将壳体1的开口端11封闭,该电路板4可以被固定块13弯折固定,因此,该电路板4可以作为封闭该壳体1的开口端11来使用。这样,本实施例的振动马达具有组装方便、容易加工的优点,又偏心件33在壳体1内旋转,因此,不会产生与其它构件、电源线碰撞、钩拉等弊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具体实施例,实际并不局限于此,凡有相同或等效原理之变化者,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包括筒状壳体,该壳体底部设有枢接孔,顶部有一用盖板封闭的开口端,该盖板上有枢接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定子座,该定子座包括线圈和磁极;转子,其轴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枢接孔中,另一端枢接在所述盖板的枢接孔中,该轴上有一一体的永久磁铁和偏心件,该永久磁铁对应在所述定子座的磁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有感应驱动回路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偏心件设在上述定子座一边的筒状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盖板的二枢接孔中,在一个枢接孔中设有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无刷式振动马达,包括:筒状壳体,该壳体底部设有枢接孔,顶部有一用盖板封闭的开口端,该盖板上有枢接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定子座,该定子座包括线圈和磁极;转子,其轴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枢接孔中,另一端枢接在所述盖板的枢接孔中,该轴上有一一体的永久磁铁和偏心件,该永久磁铁对应在所述定子座的磁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有感应驱动回路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偏心件设在上述定子座一边的筒状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洪庆升尹佐国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