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灌溉
,具体为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0003]现有的农田灌溉仍存在缺陷,其水资源取用较为浪费,且无法对农田进行全方位且均匀灌溉,资源消耗较大,不具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解决了灌溉区域局限化且耗能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包括集雨槽和农田区,所述集雨槽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集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包括集雨槽(1)和农田区(47),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槽(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集雨槽(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7),所述集雨槽(1)的内壁且位于刮板(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防尘网(8);所述农田区(47)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框(25),所述底框(25)的内底壁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7),所述转动轴(2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8),所述第一齿轮(28)的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二齿轮(2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5),所述连接框(35)的左侧内壁设置有第三电机(36),所述第三电机(3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7),所述螺纹杆(3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8),所述螺纹块(3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杆(39),所述套杆(3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分水管(40),所述分水管(40)的分水端设置有喷头(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槽(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发电槽(9),所述第一发电槽(9)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能收集装置(11),所述电能收集装置(11)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发电扇叶(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槽(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清,辛宏杰,刘健,贺芳丁,王薇,曾桂华,程诗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