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37368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基于纳米载体的药物递送体系(通常称为纳米药物),由于治疗效果提高,毒副作用减少,在疾病诊疗尤其是是癌症治疗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自199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个抗癌纳米药物阿霉素脂质体纳米颗粒用于治疗卵巢癌和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纳米药物被批准用于肿瘤诊疗的商用或临床使用。例如,2005年首个基于白蛋白的纳米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获得FDA批准用于乳腺癌治疗,2012年和2013年又将其适应症扩展到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负载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静脉注射液于2007年在韩国市场上推出,用于治疗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因此,设计合理的纳米药物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成为纳米药物临床转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基于不同纳米载体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树枝状大分子、无机纳米材料的纳米药物,与游离的化疗药物相比,其显著提高了疏水性化疗药物的水分散性及生物利用度,改善了药物的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纳米药物还可有效延长药物血液循环时间,从而提高药物在肿瘤等病灶部位的有效累积量;同时,基于纳米药物的递送策略可大大提高肿瘤部位靶向性,在进一步增加药物肿瘤部位富集量的同时减少其毒副作用;此外,纳米药物可同时负载多种药物成分或显影剂,易于实现协同治疗或诊疗一体化。
[0004]然而,目前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含量低,通常API在纳米药物中的质量分数小于10%;2)聚合物、无机纳米载体等难代谢,可能造成潜在的长期毒性、炎症反应等问题;3)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工业放大;4)成分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临床转化等。因此设计安全、高效的纳米药物,并探索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重复性好、利于工业放大的制备方法对实现纳米药物临床转化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Full

API nanodrugs,FAND),所述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由路易斯酸金属离子和活性药物成分构成。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将路易斯酸金属离子和活性药物成分通过金属

有机配位作用,同时协同多种分子间弱作用力结合形成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的应用。
[0008]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所述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是由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和活性药物成分通过金属

配位作用和分子间弱作用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纳米颗粒。
[0010]其中,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具有配位基团的化疗药物、光敏剂、光热剂、蛋白质和核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配位基团为氨基、羧基、羰基、磷酸官能团、磺酸官能团、氮原子或氧原子;
[0011]优选的,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姜黄素、5

氨基酮戊酸(ALA)、白藜芦醇、索拉菲尼、吲哚菁绿、阿霉素、亚油酸氢过氧化物、过氧化物酶和可抑制细胞自噬的质粒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的,所述金属离子为铁离子、锌离子、锰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铜离子、铈离子或钆离子;进一步优选,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或二价镁离子;更优选的,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
[0013]优选的,所述全活性纳米药物的结构为球状纳米结构;更优选的,所述球状纳米结构的平均粒径为20nm~1500nm。
[0014]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0015](1)将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溶液和活性药物成分溶液滴加混合,或将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溶液和活性药物成分溶液依次滴加到去离子水、超纯水或三次重蒸水中,25℃~45℃下连续搅拌10分钟~60分钟,得到待纯化的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溶液。
[0016]所述金属离子溶液的溶剂为能够完全溶解金属离子的良性溶剂,优选去离子水、超纯水或三次重蒸水;
[0017]所述活性药物成分溶液的溶剂为能够完全溶解活性药物成分的良性溶剂,优选去离子水、超纯水、三次重蒸水、四氢呋喃、甲醇或乙醇;
[0018]所述金属离子与活性药物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1:700。优选的,当活性药物成分为化疗药物时,所述金属离子与活性药物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1:200;当活性成分为化疗药物与核酸或活性成分为化疗药物与蛋白质时,所述金属离子与活性药物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700。
[0019]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和活性药物成分溶液依次滴加到去离子水、超纯水或三次重蒸水中时,去离子水、超纯水或三次重蒸水与所述金属离子溶液的体积比为7.5:1~100:1。
[0020]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与活性药物成分溶液的体积比为0.005:1~2:1。优选的,当活性药物成分为化疗药物时,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与活性药物溶液成分的体积比为0.005:1~0.5:1;
[0021]优选的,搅拌转速为300rpm~1500rpm;
[0022]优选的,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M~50mM;
[0023]优选的,活性药物成分溶液中活性药物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M~200mM;
[0024](2)将步骤(1)得到的待纯化的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溶液纯化,去除分子态活性药物成分、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得到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所述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可以以溶液状态在4℃下储存待用,或经过冷冻干燥,以粉末状态在4℃下储存待用。
[0025]优选的,所述纯化方式为超滤或透析。
[0026]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或抗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0027]优选的,当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活性药物成分为5

氨基酮戊酸和姜黄素时,所述全活性纳米药物在制备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0028]优选的,当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活性药物成分为质粒和索拉菲尼时,所述全活性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是由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和活性药物成分通过金属

配位作用和分子间弱作用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具有配位基团的化疗药物、光敏剂、光热剂、蛋白质和核酸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位基团为氨基、羧基、羰基、磷酸官能团、磺酸官能团、氮原子或氧原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姜黄素、5

氨基酮戊酸、白藜芦醇、索拉菲尼、吲哚菁绿、阿霉素、亚油酸氢过氧化物、过氧化物酶和可抑制细胞自噬的质粒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铁离子、锌离子、锰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铜离子、铈离子或钆离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或二价镁离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活性纳米药物的结构为球状纳米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纳米结构的平均粒径为20nm~1500n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位基团为氨基、羧基、羰基、磷酸官能团、磺酸官能团、氮原子或氧原子;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姜黄素、5

氨基酮戊酸、白藜芦醇、索拉菲尼、吲哚菁绿、阿霉素、亚油酸氢过氧化物、过氧化物酶和可抑制细胞自噬的质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离子为三价铁离子;所述全活性纳米药物的结构为球状纳米结构;所述球状纳米结构的平均粒径为20nm~1500nm。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金属

药物全活性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溶液和活性药物成分溶液滴加混合,或将可以形成配位键的路易斯酸金属离子溶液和活性药物成分溶液依次滴加到去离子水、超纯水或三次重蒸水中,25℃~45℃下连续搅拌10分钟~60分钟,得到待纯化的金属

药物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凤方芳宋悦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