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62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3
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包括牵径向加强筋,多个径向加强筋通过径向加强筋固定板与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接口固连,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通过导轨固定件与径向加强筋固连,至少N组储管筒环状分布在径向加强筋上第一组至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探、钻井工程、道路桥梁、海洋、航空航天、极地、城市地下施工和救援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连续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含有光纤电缆的多通道多功能连续管,在钻探、钻井工程、道路桥梁、海洋、航空航天、极地、城市地下施工和救援等很多领域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成熟的连续绳管储放设备主要是绞车或卷扬机,对于承重的连续钢绳类卷扬机方式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对于带有电线缆的多通过多功能连续管类绞车,使用起来问题很多,无法很好满足其要求。为此,专利技术了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然而,长的连续管的大储存空间及连续管一端固定,对于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是必备组成部分。因此,专利技术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配套一种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通过设置多层储管筒和过度筒,实现连续管大容量功能,为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大长度连续储存提供保障。
[0004]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包括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径向加强筋、周向加强筋、储管筒、过渡筒、连续管固定机构、径向加强筋固定板、导轨固定件、小车行走链条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
[0005]多个径向加强筋通过径向加强筋固定板与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3接口固连,径向加强筋数量至少为3个,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为两个同心的圆环,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通过导轨固定件与径向加强筋固连,周向加强筋设置在相邻两个径向加强筋之间,至少N组储管筒环状分布在径向加强筋上,N≥2,第一组至第N

1组储管筒上均设有储管筒连续管出口,最内圈的第一组储管筒上还设有储管筒连续管入口,相邻两组储管筒之间设置有过渡筒,过渡筒上设有过渡筒连续管出口,在储管筒连续管入口的尾端处设置有用来固定连续管入口段的连续管固定机构;
[0006]所述连续管固定机构包括别针销、基座、销轴、连续管下夹块和连续管上夹块,基座固定在径向加强筋上,销轴通过别针销限位转动在基座内部,销轴上端铰接有连续管下夹块,连续管下夹块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能夹紧连续管固定端的连续管上夹块,小车行走链条与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小车行走链轮与小车行走链条啮合连接,连续管下夹块和连续管上夹块间能夹紧连续管固定端,并能进行水平方向旋转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旋转。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层储管筒和过度筒,实现连续管大容量功能,为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大长度连续储存提供保障,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能够为连续管的储放运送提
供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环保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与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连接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之连续管固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4是储管筒连续管出口和储管筒连续管入口分布在储管筒上及过渡筒连续管出口分布在过渡筒上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阅附图所示,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包括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径向加强筋802、周向加强筋803、储管筒、过渡筒、连续管固定机构809、径向加强筋固定板8010、导轨固定件8011、小车行走链条8012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是固定连续管9静止的固定端和储存连续管9;
[0014]多个径向加强筋802通过径向加强筋固定板8010与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3接口固连,径向加强筋802数量至少为3个,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为两个同心的圆环,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通过导轨固定件8011与径向加强筋802固连,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为牵引电控小车7提供道轨,周向加强筋803设置在相邻两个径向加强筋802之间,至少N(≥2)组储管筒环状分布在径向加强筋802上,第一组至第N

1组储管筒上均设有储管筒连续管出口,最内圈的第一组储管筒上还设有储管筒连续管入口,相邻两组储管筒之间设置有过渡筒,过渡筒上设有过渡筒连续管出口,在储管筒连续管入口的尾端(从头到尾的方向是连续管储入的方向)处设置有用来固定连续管入口段的连续管固定机构809;
[0015]此处以N等于3,即3组储管筒和2组过渡筒举例说明,则储管筒为储管内筒804、储管第二筒806和储管第三筒808,过渡筒为过渡内筒805和过渡第二筒807;
[0016]所述的储管内筒804、过渡内筒805、储管第二筒806、过渡第二筒807和储管第三筒808沿着径向加强筋802径向方向同心分布,储管内筒804设置有内筒连续管出口80401和内筒连续管入口80402,过渡内筒805上设有过渡内筒连续管出口80501,储管第二筒806上设有储管第二筒连续管出口80601,过渡第二筒807上设有过渡第二筒连续管出口,其中内筒连续管入口80402是连接管9从地面进入的位置,是相对地面静止的连续管段,在内筒连续管入口80402的尾端(从头到尾的方向是连续管储入的方向)处设置有用来固定连续管入口段的连续管固定机构809,连接管运动端储入储管内筒804一圈后会在连续管固定机构809正上面累积,如此连续管运动端在储管内筒804中逐层盘卷螺旋上升直到累积高度与内筒连续管出口80401同高时,连接管运动端将从内筒连续管出口80401出去自然进入过渡内筒805,从过渡内筒805上边缘进入,随着不断的进入,进入过渡内筒805半圈至四分之三圈后连续管运动端会逐渐与过渡内筒805底面接触,接着连续管运动端在过渡内筒805内到达过渡内筒连续管出口80501,过渡内筒连续管出口80501底端与过渡内筒805底面同高,连续管运动端将自然从过渡内筒连续管出口80501进入储管第二筒806底面,开始第一层储存,连接管运动端在储管第二筒806中逐层盘卷螺旋上升直到累积高度与其中储管第二筒连续管
出口80601同高时,连接管运动端将从储管第二筒连续管出口80601出去自然进入过渡第二筒807,从过渡第二筒807上边缘进入,随着不断的进入,进入过渡第二筒807半圈至四分之三圈后连续管运动端会逐渐与过渡第二筒807底面接触,接着连续管运动端在过渡第二筒807内到达过渡第二筒连续管出口,过渡第二筒连续管出口底端与过渡第二筒807底面同高,连续管运动端将自然从过渡第二筒连续管出口进入储管第三筒808底面,开始第一层储存后并实现逐层盘卷螺旋上升;
[0017]所述连续管固定机构809包括别针销80901、基座80902、销轴80903、连续管下夹块80904和连续管上夹块80905,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径向加强筋(802)、储管筒、过渡筒、周向加强筋(803)、连续管固定机构(809)、径向加强筋固定板(8010)、导轨固定件(8011)、小车行走链条(8012)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多个径向加强筋(802)通过径向加强筋固定板(8010)与套筒式大容量储管机构(3)接口固连,径向加强筋(802)数量至少为3个,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为两个同心的圆环,牵引电控小车外导轨(801)和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通过导轨固定件(8011)与径向加强筋(802)固连,周向加强筋(803)设置在相邻两个径向加强筋(802)之间,至少N组储管筒环状分布在径向加强筋(802)上,N≥2,第一组至第N

1组储管筒上均设有储管筒连续管出口,最内圈的第一组储管筒上还设有储管筒连续管入口,相邻两组储管筒之间设置有过渡筒,过渡筒上设有过渡筒连续管出口,在储管筒连续管入口的尾端处设置有用来固定连续管入口段的连续管固定机构(809);所述连续管固定机构(809)包括别针销(80901)、基座(80902)、销轴(80903)、连续管下夹块(80904)和连续管上夹块(80905),基座(80902)固定在径向加强筋(802)上,销轴(80903)通过别针销(80901)限位转动在基座(80902)内部,销轴(80903)上端铰接有连续管下夹块(80904),连续管下夹块(80904)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能夹紧连续管固定端的连续管上夹块(80905),小车行走链条(8012)与牵引电控小车内导轨(801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小车行走链轮(707)与小车行走链条(8012)啮合连接,连续管下夹块(80904)和连续管上夹块(80905)间能夹紧连续管固定端,并能进行水平方向旋转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的套筒式大容量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管筒为储管内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科秦小琳赵研谢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