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冼伟佳专利>正文

电机防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62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防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机前壳和电机后壳,电机前壳端面和电机后壳端面之间完全接触,并通过螺丝固定,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机后壳端面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电机前壳端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凹环,所述凹环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电机前壳端面的截面宽度相同;所述电机前壳的螺丝座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电机前壳端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与所述凹环的高度相同。所述凹环和缺口使电机前壳端面和电机后壳端面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齿状连接的连接方式,所以能避免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电机尤其是大功率电机因震动而损坏电机的可能性,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电机的安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防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电机防震装置,属于电机配件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电机的应用在当今社会非常广泛,根据实际需要其功率也大不相同,功率较大的电机如大功率风扇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震动现象,由于电机前壳和电机后壳之间靠螺丝固定,所以这种震动会使紧固螺丝受到一个较大的压力。在现有所有电机中,电机前壳端面和电机后壳端面均为平面式的面面接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紧固螺丝,电机前壳和电机后壳可在与电机垂直的方向任意移动。这样,装好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而产生震动力,震动力中与电机垂直方向的震动力也将由紧固螺丝完全承担,所以有可能会导致紧固螺丝弯曲变形或断裂,进而造成电机前壳和电机后壳之间的错位,使转子(即电机轴)与定子(即线圈)摩擦,从而损坏电机,缩短了电机的寿命。另一方面,在安装紧固螺丝时,由于电机前壳和电机后壳可在与电机垂直的方向任意移动,所以对孔有一定难度,安装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防震装置,这种装置能有效地避免电机的紧固螺丝受到与电机垂直方向的震动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防震装置,包括电机前壳和电机后壳,电机前壳端面和电机后壳端面之间完全接触,并通过螺丝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后壳端面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电机前壳端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凹环,所述凹环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电机前壳端面的截面宽度相同;所述电机前壳的螺丝座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电机前壳端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与所述凹环的高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冼伟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