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淤泥人造集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淤泥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免烧结人造集料的方法,属于轻结构混凝土用人造集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长江流域河道淤泥是一种在长江流域河段内尤其是中下游地段内大量淤积的无法固结的细软颗粒。其成分极其复杂包括无机非矿,生物残体,有机沉淀和含铁镁胶体等十多余种成分。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垃圾,河道污泥的淤积具有多种危害,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这些污泥往往导致水体黑臭,严重影响当地渔业和农业发展,此外它们还会抬高河床位置,使得汛期危险系数提高,甚至在关键地形淤积,影响大型船只正常通航,大大折损江南水网的航运价值。为了应对这一严峻问题,各级政府在国家战略的号召下多次组织开展清淤工程项目,这些项目每年产生数以千万吨的淤泥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以长江流域下游的太湖为例,太湖总面积超过2500km3,平均淤积深度超过0.5m,仅2007政府发布《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一个项目就产生3000万m3淤泥。
[0003]面对堆积如山的开挖河道淤泥,如何更好的处置成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淤泥人造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按人造集料质量百分比计,水泥:河道淤泥:石英尾矿:粉煤灰 = 10~15:55~70:9~25:6~10,其中,碳酸钠按人造集料质量1.0~3.0%以外加方式掺入,包含以下六个步骤:第一步:按配合比将干燥的石英尾矿、粉煤灰和碳酸钠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研磨,细度达到300目筛余小于15%,得到河道淤泥的干性激发剂;第二步:将水泥、河道淤泥和干性激发剂三种主要原料混合后置入槽式混合机中,充分搅拌10~15min;第三步:将第二步搅拌完成的物料倒入旋转挤压造粒机中,物料经缓慢挤出,获得一定长度的圆柱段体并落入位于下游持续旋转的盘式成球机中;第四步:将磨细钢渣粉与第三步的圆柱段体共同加入旋转的盘式成球机中,磨细钢渣粉用量为人造集料质量的6%~10%,持续加入钢渣粉直至集料的壳层完全成型,并继续滚动至转变为规则的圆球形,接着滚动5~10min,待到集料表面光滑且无粘连,料球粒径为5~15mm时完成造粒过程;第五步:将上述包壳后的淤泥集料放置阴凉处自然养护;第六步:将自然养护后的物料置于蒸压釜中,在温度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崇,沈亚超,崔晓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