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341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包括防护外壳、散热座、阻燃石棉罩、绝缘内壳、绝缘封板、微孔隔膜、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桥接引片、负极桥接引片、正极柱、负极柱、防护盖板和密封橡胶板,所述防护外壳背面内缘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槽,防护外壳正面内缘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槽为配合构件,防护外壳背面底端和正面顶端的两角均开设有卡槽,防护外壳背面顶端和正面底端的两角均设置有卡扣;该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拼接功能,多个电池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无需额外的连接件,可串联使用,操作简便,且散热性能好,能快速的将内部热量传导至外界,散热效率高,降低了电池的升温发热风险,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储能锂离子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有机电解质溶液的储蓄电能用装置,主要用于调峰调频电力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微电网等领域。
[0003]然而,常规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大多不具备拼接功能,多个电池之间的位置难以固定,需要额外的连接件,串联使用不便,结构防护性不足,使用过程中受外力损伤严重,绝缘体系易受破坏,漏电风险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散热性能差,难以快速的将内部热量传导至外界,散热效率低,电池的升温发热风险高,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包括防护外壳、散热座、阻燃石棉罩、绝缘内壳、绝缘封板、微孔隔膜、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桥接引片、负极桥接引片、正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包括防护外壳(1)、散热座(8)、阻燃石棉罩(15)、绝缘内壳(16)、绝缘封板(17)、微孔隔膜(18)、正极板(19)、负极板(20)、正极桥接引片(23)、负极桥接引片(24)、正极柱(26)、负极柱(27)、防护盖板(29)和密封橡胶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背面内缘的四角均开设有定位槽(2),防护外壳(1)正面内缘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柱(3),定位柱(3)与定位槽(2)为配合构件,防护外壳(1)背面底端和正面顶端的两角均开设有卡槽(4),防护外壳(1)背面顶端和正面底端的两角均设置有卡扣(5),卡扣(5)与卡槽(4)为配合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底部的外缘均开设有连接槽(6),连接槽(6)的内部嵌装有连接板(7),连接板(7)分别设置在散热座(8)顶部的外缘,连接板(7)和连接槽(6)的侧面中心均开设有连接螺孔(9),连接螺孔(9)的内部嵌装有连接螺钉(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8)的底部中心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11),散热座(8)顶部的两侧均接触导热硅胶条(12)的底部,导热硅胶条(12)均匀设置在导热硅胶套(13)底部的两侧,导热硅胶条(12)嵌装在条孔(14)的内部,条孔(14)分别开设在防护外壳(1)和阻燃石棉罩(15)底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串联使用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石棉罩(15)嵌装在防护外壳(1)的内部,阻燃石棉罩(15)包覆在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