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33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冷装置除尘技术领域,是一种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其包括风冷器、收尘支架、升降支撑组件和收尘布袋,风冷器上设有排风口,收尘布袋开口端可拆卸安装在风冷器的排风口处,收尘支架放置在升降支撑组件上,收尘布袋设在收尘支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风冷器的排风口设有收尘布袋,有效地收集了清灰时的粉尘,使得现场粉尘颗粒物含量小于0.8m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冷装置除尘
,是一种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包括风冷器和电石炉变压器,风冷器为电石炉变压器进行降温,变压器油箱中的油液,通过风冷器和滤油器连续不断地循环,来调节工作油温度和清洁度。当油温超过45℃时电磁水阀得电,风冷器投入工作,当油温降低到30℃时电磁水阀失电,风冷器停止工作。当油温达到55℃时发出报警信号。
[0003]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风冷器上的散热片容易产生大量积灰,影响散热效率,作业人员需要定期使用鼓风机对风冷器上的散热片进行清灰处理,灰尘由风冷器的排风口排放,在清灰过程中,无组织粉尘超标排放,经检测分析的粉尘颗粒物含量41mg/m
³
,对属地环境卫生造成极大污染,现场作业环境恶劣,影响了员工职业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装置清理风冷器散热片上的积灰存在的粉尘超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包括风冷器、收尘支架、升降支撑组件和收尘布袋,风冷器上设有排风口,收尘布袋开口端可拆卸安装在风冷器的排风口处,收尘支架放置在升降支撑组件上,收尘布袋设在收尘支架内。
[0006]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7]上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座上,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上,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一个开口向外的安装槽,对应安装槽位置的第二支撑杆上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内外贯通的调节孔,第一支撑杆的安装槽与第二支撑杆的调节孔之间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0008]上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座上,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上,第一支撑杆上沿径向设有开口向外的限位槽,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远离限位槽一端的压缩弹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内外贯通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孔一侧的第二支撑杆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向内的导向槽,第一支撑杆通过限位块套装在第二支撑杆的导向槽内。
[0009]上述支撑台上部呈上宽下窄的梯形。
[0010]上述收尘布袋开口端通过绳子连接在风冷器的排风口处。
[0011]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风冷器的排风口设有收尘布袋,有效
地收集了清灰时的粉尘,使得现场粉尘颗粒物含量小于0.8mg/m
³
,有效解决了无组织扬尘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保护了属地环境卫生,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附图1中升降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3为附图1中升降支撑组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风冷器,2为收尘支架,3为收尘布袋,4为排风口,5为支撑座,6为第一支撑杆,7为第二支撑杆,8为支撑台,9为限位槽,10为压缩弹簧,11为限位块,12为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附图1所示,该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包括风冷器1、收尘支架2、升降支撑组件和收尘布袋3,风冷器1上设有排风口4,收尘布袋3开口端可拆卸安装在风冷器1的排风口4处,收尘支架放置在升降支撑组件上,收尘布袋3设在收尘支架2内。
[0020]相比现有的清灰作业,采用鼓风机对风冷器1上的散热片进行吹扫,散热片上的积灰通过风冷器1的排风口4排放,使得现场无组织粉尘颗粒物含量高达41mg/m
³
,而本技术在风冷器1的排风口4设有收尘布袋3,有效地收集了清灰时的粉尘,使得现场粉尘颗粒物含量小于0.8mg/m
³
,有效解决了无组织扬尘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保护了属地环境卫生,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还增设了收尘支架2和升降支撑组件,用来支撑和固定收尘布袋3。
[0021]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根据需要,升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支撑台8,第一支撑杆6固定在支撑座5上,第二支撑杆7固定在支撑台8上,第一支撑杆6上设有一个开口向外的安装槽,对应安装槽位置的第二支撑杆7上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内外贯通的调节孔,第一支撑杆6的安装槽与第二支撑杆7的调节孔之间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0023]如附图2、3所示,升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支撑台8,第一支撑杆6固定在支撑座5上,第二支撑杆7固定在支撑台8上,第一支撑杆6上沿径向设有开口向外的限位槽9,限位槽9内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10,远离限位槽9一端的压缩弹簧10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第二支撑杆7上设有内外贯通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孔一侧的第二支撑杆7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向内的导向槽12,第一支撑杆6通过限位块11套装在第二支撑杆7的导向槽12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按压限位块11,使得第一支撑杆6的限位块11能在第
二支撑杆7的导向槽12内上下滑动,实现升降。
[0024]如附图1、2所示,支撑台8上部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收尘支架2放置在支撑台8上。在使用过程中,收尘支架2根据现场需求,在支撑台8上可左、右滑动。
[0025]根据需要,收尘布袋3开口端通过绳子连接在风冷器1的排风口4处。
[0026]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27]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在电石炉停电检修时,对风冷器1的散热片进行清灰处理,首先,将收尘布袋固定在风冷器1的排风口4,收尘布袋3通过收尘支架2和升降支撑组件进行支撑、固定,然后,使用鼓风机将风冷器1中的散热片外壁上的大量积灰吸出,积灰通过排风口4排出并收集在收尘布袋3中,将收尘布袋3中的积灰过滤后清洁排放,现场颗粒物检测值小于0.8mg/m
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器、收尘支架、升降支撑组件和收尘布袋,风冷器上设有排风口,收尘布袋开口端可拆卸安装在风冷器的排风口处,收尘支架放置在升降支撑组件上,收尘布袋设在收尘支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座上,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台上,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一个开口向外的安装槽,对应安装槽位置的第二支撑杆上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内外贯通的调节孔,第一支撑杆的安装槽与第二支撑杆的调节孔之间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变压器降温循环风冷系统清灰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怀义江军常亮焦方黄万鹏张建勋栾会东王军昌马文钰杨松马月英单小虎陈延茂张军朱涛张梦瑶玛丽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