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及油气处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285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和出料口,壳体上设有热相分离腔和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上设有燃烧器,所述热相分离腔内设有油气收集装置,所述油气收集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抽吸口。还包括油气处置系统。含油污泥在热相分离腔内受热升温后,挥发的水分以及有机物质,第一时间被抽吸至热相分离腔外部,并利用冷凝设备进行降温冷凝,可有效解决油气发生过度裂解的问题,保证回收油相品质的同时减少不凝气的产生量。风机可对热相分离腔内各部位产生的气体进行高效抽吸收集,降低油气在热相分离腔内停留的时间,防止其继续被加热升温,显著降低设备能耗。著降低设备能耗。著降低设备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及油气处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及油气处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泥是指由于油田开采、石油炼制过程、运输、使用、贮存等各种与原油、成品油有关的工业、民用、个人等,因各种事故、操作不当、设备陈旧、破损、腐蚀等原因造成原油、成品油跑、冒、滴、漏,外泄到地面,沉积到海洋、湖泊、河底,与泥土、水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油、土,水,甚至掺混有其它污染物的混合物。含油污泥对人体、植物、水体生物均有害,处理和修复十分困难,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0003]含油污泥既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含油污泥经过热相分离设备处置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残油回收,不仅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减轻污染,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热相分离技术是当前含油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手段,热相分离技术是在绝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对含油污泥进行间接加热,含油污泥中有机组分在高温下发生转化和迁移,实现有机物质与土壤的彻底分离。含油污泥在热相分离设备从进料口逐渐被推送至出料口,含油污泥会不断地被加热升温,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水分以及不同沸点的有机物质逐渐挥发分离出来。
[0005]当前热相分离设备,水分与有机物质升温挥发后在热相分离腔内聚集,热相分离腔内各部位气体由于压力以及后端风机作用,由热相分离设备尾端进入冷凝设备降温冷凝的过程中,由于气体在窑中被不断加热,浪费了大量能量的同时还会发生裂解现象,既会增大不凝气的产生量,增加处置难度,又严重影响后端冷凝回收油的产量和品质。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热相分离设备及油气处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及油气处置系统。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热相分离腔和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上设有燃烧器,所述热相分离腔内设有油气收集装置,所述油气收集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螺旋输料结构,所述螺旋输料结构为无轴螺旋或螺带;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抽吸口。
[0009]进一步,所述筒体沿长度方向设有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和后段的抽吸口的尺寸大于所述中段的抽吸口的尺寸。
[0010]进一步,所述前段至中段的抽吸口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中段至后段的抽吸口的尺寸逐渐增大。
[0011]进一步,所述壳体自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出料口倾斜,倾斜角度为3
°‑5°
,所述进料
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料口的高度,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锁气装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含油污泥在热相分离腔内受热升温后,挥发的水分以及有机物质,第一时间被抽吸至热相分离腔外部,并利用冷凝设备进行降温冷凝,可有效解决油气发生过度裂解的问题,保证回收油相品质的同时减少不凝气的产生量。
[0013](2)采用无轴螺旋或螺带式油气收集装置,在热相分离腔内不同的位置开设抽吸口,对油气进行有效抽吸,将抽吸至螺旋内的固相残渣从前至后推送,并通过抽吸口排至热相分离腔内,对沉积物进行再次处理,防止设备堵塞并可保证出料达标;通过将壳体倾斜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将固相残渣向出料口推送的效果。
[0014]本技术还包括一种油气处置系统,其包括上面所述的热相分离设备,还包括冷凝设备、除雾器和沉降分离设备,所述热相分离设备的出气口与所述冷凝设备连接,所述冷凝设备的出气口与所述除雾器连接,所述冷凝设备的出液口与所述沉降分离设备连接,所述除雾器内的清洁不凝气通过风机输送至所述燃烧器内,所述除雾器的底部与所述沉降分离设备连接。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0016]进一步,所述冷凝设备为喷淋塔,所述喷淋塔通过喷淋冷却水将油气降温至≤60℃。
[0017]进一步,所述沉降分离设备对油相、水相和固相的混合物进行沉降分层形成上层油相、中层水相和下层固相,所述上层油相收集至储油箱内,所述中层水相通过溢流板输送至换热器内,所述下层固相由所述沉降分离设备的底部排出。
[0018]进一步,所述换热器将中层水相冷却至≤50℃。
[0019]进一步,所述换热器与循环冷水连接,所述循环冷水与中层水相进行换热形成冷却水和循环热水,所述冷却水分别与所述冷凝设备和污水处理系统连通。
[0020]进一步,所述进料口与进料设备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排料设备连接。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风机可对热相分离腔内各部位产生的气体进行高效抽吸收集,降低油气在热相分离腔内部停留的时间,防止其继续被加热升温,显著降低设备能耗。
[0023](2)采用多级处理方式,含油污泥经过热相分离设备处理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冷凝设备、除雾器、沉降分离设备对水和有机物质进行冷凝回收彻底,不凝气循环至热相分离设备作为辅助燃料燃烧,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中热相分离设备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油气收集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3为热相分离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实施例2中油气处置系统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进料设备;2、热相分离设备;3、喷淋塔;4、除雾器;5、沉降分离设备;6、换热器;7、排料设备;8、油气收集装置;9、油气;10、固相残渣;11、喷淋冷却水;12、水相与冷凝油相;13、不凝气;14、水相与尘粒;15、清洁不凝气;16、下层固相;17、中层水
相;18、循环冷水;19、冷却水;20、循环热水;21、抽吸不凝气;22、风机;23、热相分离腔;24、燃烧器;25、燃烧腔;26、螺带;27、联轴器一;28、联轴器二;29、锁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热相分离腔23和燃烧腔25,所述燃烧腔25上设有燃烧器24,所述热相分离腔23内设有油气收集装置8,所述油气收集装置8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螺旋输料结构,所述螺旋输料结构为无轴螺旋或螺带26;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抽吸口。所述燃烧腔25包裹在热相分离腔23的外侧,从而保证对油气收集装置8内的含油污泥进行充分加热。燃烧器24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燃烧腔25的任意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24安装在燃烧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热相分离腔和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上设有燃烧器,所述热相分离腔内设有油气收集装置,所述油气收集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抽吸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沿长度方向设有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和后段的抽吸口的尺寸大于所述中段的抽吸口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至中段的抽吸口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中段至后段的抽吸口的尺寸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自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出料口倾斜,倾斜角度为3
°‑5°
,所述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料口的高度,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锁气装置。5.一种油气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相分离设备,还包括冷凝设备、除雾器和沉降分离设备,所述热相分离设备的出气口与所述冷凝设备连接,所述冷凝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钢郑琦丛培超王伟臣金兆迪何茂金梁仁刚王之学
申请(专利权)人: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