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27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包括工作单元、消毒单元和扩散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探测装置、检查基座和检查床;设置了扩散单元,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时,通过控制器启动干雾消毒机启动,并释放大量的消毒干雾,消毒干雾沿着一号通道流动,从上面均匀分布的扩散孔流出,迅速与检查床表面充分接触,使得与病人接触的最为紧密的检查床表面更加迅速充分的受到消毒处理,从而提高消毒的效率,使得消毒干雾能够更加高效的应用在最需要进行消毒的部位,在使得检查床充分受到消毒处理的同时,减少消毒处理所需时间。处理所需时间。处理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现阶段,CT设备在使用完毕之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做完检查后,增加了消毒人员被感染的可能。也会延长消毒人员与辐射的直接接触时间,从而增大了消毒人员被辐射造成感染的可能。
[0003]大量的文献表明人工终末消毒超过50%的病房物表未被清洁消毒,而接近5%~30%的物表仍然存在污染,专家指出: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终末消毒,需要结合人工清洁与机器消毒,特别是共用CT室这类高危环境的消毒,更应该使用机器消毒来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0004]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干雾过氧化氢消毒机,是一种安全、高效、专业的消毒技术,在疫情防控阶段已经被各大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干雾消毒机释放的消毒干雾扩散时间较慢,难以迅速及时的对需要消毒的设备部位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在需要的情况下,例如需要对数量较多的人群进行传染病排查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消毒方法,效率过低,不利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人群进行检查。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包括工作单元、消毒单元和扩散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
[0009]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为圆环结构,用以产生X射线对通过的人体进行检查;
[0010]检查基座,所述检测基座固定在地面上位于探测装置一侧的部位;
[0011]检查床,所述检查床滑动连接在检查基座上;
[0012]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检查基座上与检查床的结合部,用以驱动检查床在检查基座上滑动;
[0013]所述消毒单元包括:干雾消毒机,所述干雾消毒机安装在所述检查基座上靠近底部的部位;
[0014]消毒喷头,所述消毒喷头安装在所述干雾消毒机上;
[0015]所述扩散单元安装在检查床上,用以将干雾消毒机所产生的消毒干雾快速扩散到检查床表面,从而提高消毒效率。
[0016]所述扩散单元包括:
[0017]一号通道,所述一号通道开设在所述检查床内部靠近两侧的部位;
[0018]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安装在所述检查床与检查基座的集合部,且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干雾消毒机相通,另一端与所述一号通道内部相通;
[0019]扩散孔,所述扩散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检查床上表面,并与所述一号通道相通;
[0020]工作时,在病人在影像科接受CT检查时,人体会与检查床等相关结构之间出现接触,并将病菌留在上面,在检测下个人时,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因此,在需要的情况下,例如需要对数量较多的人群进行传染病排查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消毒方法,效率过低,不利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人群进行检查;因此,通过设置干雾消毒机,且此处的干雾消毒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过氧化氢干雾消毒机,能够有效的释放大量的接近气态的过氧化氢颗粒,在对设备表面进行消毒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潮湿对设备内部的电路原件造成损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干雾消毒机释放的消毒干雾扩散时间较慢,难以迅速及时的对需要消毒的设备部位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因此设置了扩散单元,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时,通过控制器启动干雾消毒机启动,并释放大量的消毒干雾,一部分消毒干雾通过机体上方设置的蓬头流出,并缓慢扩散至CT检查室内部,用于对空间环境中弥漫的病菌进行消毒处理;一部分消毒干雾通过导气管进入一号通道中,并沿着一号通道流动,从上面均匀分布的扩散孔流出,迅速与检查床表面充分接触,使得与病人接触的最为紧密的检查床表面更加迅速充分的受到消毒处理,从而提高消毒的效率,使得消毒干雾能够更加高效的应用在最需要进行消毒的部位,在使得检查床充分受到消毒处理的同时,减少消毒处理所需时间,使得下一个病人能够更快的接受检查,提高CT机的工作效率。
[0021]优选的,所述检查基座上与所述检查床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导气管嵌入所述限位槽中,且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检查基座上方的部位为伸缩软管结构。
[0022]工作时,因为检查床在病人接受检查时,会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作用下,沿着检查基座向靠近探测装置的方向滑动,使得病人通过探测装置内圈部位,接受充分的检查处理,此处的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中CT机上用以驱动检查床滑动的相关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导气管在检查床移动过程中出现磨损破坏,通过设置限位槽,使得当检查床移动时,导气管位于限位槽内部并沿着限位槽发生滑动伸缩,避免导气管受到刮擦而破损。
[0023]优选的,所述检查床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扩散孔位于导流槽侧壁,且低于所述检查床上表面;所述扩散孔倾斜与所述检查床上表面。
[0024]工作时,通过将扩散孔限定在导流槽中,而不是直接位于检查床表面,避免在使用床单等衣物铺设在检查床上时,可能会有部分布料碎屑附着在检查床表面,并造成扩散孔的堵塞;因此通过导流槽使得扩散孔低于检查床上表面,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所铺设的床单衣物直接与扩散孔接触,并造成堵塞;并且倾斜设置的扩散孔使得流出的消毒干雾沿着检查床上表面流动,进一步促进了消毒干雾与检查床上表面充分接触,使得检查床上表面的消毒更加彻底高效。
[0025]优选的,所述扩散单元还包括:
[0026]一号管,所述一号管安装在所述检查床两侧,并与所述一号通道相通;
[0027]进气槽,所述进气槽开设于所述探测装置上与所述一号管相对应的部位;
[0028]扩散管,所述扩散管位于所述探测装置上靠近两侧的部位,且扩散管同样为环形,
并与所述进气槽相通;所述扩散管上均匀分布有气孔;
[0029]所述扩散管上靠近所述探测装置内圈表面中间的部位均匀设有消毒管,所述消毒管为鸭嘴形结构,并且倾斜指向所述探测装置内圈表面部位。
[0030]工作时,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可以启动动力装置,使得检查床在检查基座上滑动,并靠近探测装置内圈部位,直到一号管端部嵌入进气槽中,正常工作时,一号管能够直接穿过进气槽;而消毒过程中,控制动力装置使得检查床上的一号管在嵌入进气槽中时停止,随后打开一号管内部的单向阀,使得消毒干雾从一号管中流出,并通过进气槽进入扩散管中,因为扩散管同样成环状,与探测装置的结构相对应,使得从扩散管中流出的消毒干雾充分与探测装置表面接触,并使得探测装置受到充分的消毒处理;并且,消毒干雾通过消毒管的鸭嘴形开口流出,扩大了覆盖范围,使得消毒干雾更加充分的与探测装置表面接触,提高消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单元(1)、消毒单元(2)和扩散单元(3),所述工作单元(1)包括:探测装置(11),所述探测装置(11)为圆环结构,用以产生X射线对通过的人体进行检查;检查基座(12),所述检测基座固定在地面上位于探测装置(11)一侧的部位;检查床(13),所述检查床(13)滑动连接在检查基座(12)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检查基座(12)上与检查床(13)的结合部,用以驱动检查床(13)在检查基座(12)上滑动;所述消毒单元(2)包括:干雾消毒机(21),所述干雾消毒机(21)安装在所述检查基座(12)上靠近底部的部位;消毒喷头(22),所述消毒喷头(22)安装在所述干雾消毒机(21)上;所述扩散单元(3)安装在检查床(13)上,用以将干雾消毒机(21)所产生的消毒干雾快速扩散到检查床(13)表面,从而提高消毒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3)包括:一号通道(31),所述一号通道(31)开设在所述检查床(13)内部靠近两侧的部位;导气管(32),所述导气管(32)安装在所述检查床(13)与检查基座(12)的集合部,且所述导气管(32)一端与所述干雾消毒机(21)相通,另一端与所述一号通道(31)内部相通;扩散孔(33),所述扩散孔(33)均匀分布在所述检查床(13)上表面,并与所述一号通道(3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基座(12)上与所述检查床(13)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限位槽(34),所述导气管(32)嵌入所述限位槽(34)中,且所述导气管(32)位于所述检查基座(12)上方的部位为伸缩软管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自动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床(13) 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槽(35),所述扩散孔(33)位于导流槽(35)侧壁,且低于所述检查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玲范妤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