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23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8
一种线轮组件,包括有线轮,线轮内设有将线轮内腔分膈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隔板的中部开有供主轴穿过的中心孔,第二腔内具有环绕中心孔的挡壁,该挡壁所围成的区域内安装有第二刹车机构,该第二刹车机构包括有安装在主轴上能随主轴一起转动的刹车盘以及被夹于刹车盘和隔板之间的刹车华司,刹车盘的外周面和挡壁的内表面中的其中之一表面上开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与另一表面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刹车盘的内周面上开有第二凹槽,在该第二凹槽中安装有能密封住刹车盘与主轴之间间隙的第二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避免水气经中心孔进入到第一腔中,从而让第一腔中的第一刹车机构能长时间可靠工作,以延长渔线轮的使用寿命。以延长渔线轮的使用寿命。以延长渔线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轮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渔线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纺车式渔线轮,线轮组件包括有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的线轮,即主轴穿设在线轮内,主轴顶部连接有能调节刹车机构的刹车力大小的调节钮组件,刹车机构安装在线轮内,通常,线轮内具有将线轮的内腔沿着轴向分隔成第一、第二腔的隔板,上述刹车机构往往设置在邻近调节钮组件的第一腔中,它包括有成对分布的固定于主轴的键华司、固定于线轮的耳华司及位于键华司和耳华司之间的摩擦片,这华司对数的多少可以根据刹车力大小来设置,比如设置一对或多对。设置刹车机构,可以在鱼儿上钩后猛冲拉线时能克服刹车力缓慢释放渔线,以缓解鱼儿的冲击力。当鱼儿停止拉渔线时,再转动摇臂进行收线。如此反复,迫使鱼儿不断拉动渔线,以消耗其体力,当鱼儿精疲力竭时可将鱼儿拉出水面。
[0003]目前,对于强度日益增加的渔线(如采用强力编织线的渔线),也有同时在第二腔中安装辅助刹车机构,以满足渔线轮的大刹车力的要求。但由于渔线轮的使用环境较为潮湿,水气容易从第一腔中经隔板上供主轴穿过的中心孔进入到第一腔中,因此,第一腔中增设辅助刹车机构,虽能满足刹车力大的要求,但防水问题仍然存在。其次,鱼儿上钩后,为了能及时提醒钓者,一般在线轮组件上还配置有滴答结构,但当增设辅助刹车机构后,原滴答结构的位置被占用,需要重新进行布局。再者,由于刹车机构是利用两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来提供阻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生产一定的热量,尤其是钓到大鱼之后,往往需要几十分钟的溜鱼才能完成,此时线轮因升温会变得很烫,这样既会影响缠绕于线轮上的渔线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刹车机构中的各华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性能的线轮组件。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既具有较好防水性能又具有鱼儿上钩提醒功能的线轮组件。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既具有较好防水性能、又具有鱼儿上钩提醒功能且还具有较好散热功能的线轮组件。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轮组件,包括有能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的线轮,所述线轮内设有将线轮内腔沿轴向分膈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开有供所述主轴穿过的中心孔,所述第一腔内安装有第一刹车机构,第二腔内安装有第二刹车机构,并配置有安装在所述主轴的端部的能调节第一刹车机构的刹车力大小的调节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内具有环绕所述中心孔的挡壁,该挡壁所围成的区域内安装有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该第二刹车机构包括有安装在主轴上能随主轴一起转动的刹车盘以及被夹于刹车盘和隔板之间的刹车华司,所述刹车盘的外周面和挡壁
的内表面中的其中之一表面上开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与另一表面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刹车盘的内周面上开有第二凹槽,在该第二凹槽中安装有能密封住刹车盘与主轴之间间隙的第二密封圈。
[0008]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的刹车盘的外周面上,即第一密封圈安装在刹车盘的外周面上,以方便加工和组装。
[0009]在上述各方案中,为了能提醒钓者鱼儿上钩,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隔板上还设有开口朝向第二腔的第三凹槽,在该第三凹槽中约束有滴答珠,并在该第三凹槽内设有与滴答珠相抵而使得滴答珠始终具有外露于第三凹槽口部趋势的弹簧,所述刹车盘的端面上沿周向依次开有多个能与滴答珠相配合而发出滴答声的滴答槽。
[0010]在上述各方案中,为了能及时散放热量,所述刹车盘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散热片。
[0011]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多个散热片排列成圆环状而形成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有多个,相邻的散热片组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以使散热效果更好。
[0012]此时,所述挡壁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弹性滴答片,该弹性滴答片的头部能插入到相邻散热片之间的空隙中,并与所述散热片相配合而发出滴答声。即利用弹性滴答片与散热片的配合来提醒鱼儿上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线轮上增设有挡壁,该挡壁与刹车盘的外周面之间、刹车盘的内周面上分别安装有相应的密封圈,因此当线轮转动时,既可以借助于刹车盘、刹车华司与线轮之间产生摩擦力,使渔线轮具有更大的刹车力,同时利用内、外配置的密封圈,可以避免水气经隔板上的中心孔进入到第一腔中,从而让第一腔中的第一刹车机构能长时间可靠工作,以延长渔线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隔板的厚度和刹车盘上的滴答槽,让滴答珠随着线轮的转动依次进入到不同的滴答槽中而发出提醒声。再者,在刹车盘上增设的散热片,使两个刹车机构产生的热量散发的更快。因而本技术能使第一腔的密封性能更好,且结构紧凑、合理,同时还具有较好散热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5]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刹车盘的背视立体示意图;
[0018]图5为刹车盘的另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轮组件为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组件,它包括线轮1、主轴2以及连接在主轴2顶部的调节钮组件10,线轮内设有将线轮内腔沿轴向分膈成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的隔板13,第一腔11邻近调节钮组件10,在第一腔11中设置有第一刹车机构20,整钮组件10用来调节第一刹车机构20的刹车力大小。隔板13的中部开有供主轴2穿过
的中心孔131,即主轴2穿设在线轮1的中心孔131中,使得线轮1能相对于主轴2转动,并且为了转动顺畅,在线轮1和主轴2之间设置有轴承。该线轮1、主轴2以及上述调节钮组件10和第一刹车机构20均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0022]本实施例中,主要在第二腔12中安装有第二刹车机构30,为了在安装第二刹车机构30后,第一腔11仍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在上述第二腔12内具有环绕中心孔131的挡壁14,该挡壁14所围成的区域内安装有所述第二刹车机构30,该第二刹车机构30包括有刹车盘3和刹车华司4,其中刹车盘3安装在主轴2上能随主轴2一起转动,图中刹车盘3与主轴2之间通过非圆形孔和非圆形轴的方式配合,也可以通过键槽结构配合,只要二者一起转动即可。刹车华司4松动地套在主轴2上,并被夹于刹车盘3的第一端面31和线轮1的隔板13之间,刹车盘3的外周面上开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32,在该第一凹槽32内安装有与挡壁14的内表面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圈5a,刹车盘3的内周面上开有第二凹槽33,在该第二凹槽33中安装有能密封住刹车盘3与主轴2之间间隙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轮组件,包括有能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的线轮,所述线轮内设有将线轮内腔沿轴向分膈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开有供所述主轴穿过的中心孔,所述第一腔内安装有第一刹车机构,第二腔内安装有第二刹车机构,并配置有安装在所述主轴的端部的能调节第一刹车机构的刹车力大小的调节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内具有环绕所述中心孔的挡壁,该挡壁所围成的区域内安装有所述的第二刹车机构,该第二刹车机构包括有安装在主轴上能随主轴一起转动的刹车盘以及被夹于刹车盘和隔板之间的刹车华司,所述刹车盘的外周面和挡壁的内表面中的其中之一表面上开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与另一表面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刹车盘的内周面上开有第二凹槽,在该第二凹槽中安装有能密封住刹车盘与主轴之间间隙的第二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轮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健军楼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