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20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包括河岸,河岸包括下部段以及上部段,上部段上种植有植物,下部段上设有生态笼体,笼体内填充有多个石块;河床的侧边设有沟槽,沟槽沿着河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下部段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沟槽内填充有块状废料;笼体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且朝下抵接在沟槽的块状废料上;在河岸的上部段种植植物,易成活,且样本获取容易;下部段布置笼体,笼体内装置有石块,解决了高落差高坡降河流水流湍急导致河岸脆弱、河岸侵蚀严重以及河岸成片垮塌的问题,河岸侧边的沟槽中块状废料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以及洄游,形成水生生物的生境系统。物的生境系统。物的生境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独立水系共有三十五个,最主要河流流域有十六个,每条主干河流上又分布成百上千的分支河流,从主干河流到分支河流贯穿了城市、农田、水库、湖泊。每条河流的污染将会导致点、面源的污染、河口的污染和被污染,最终导致水生生物及鱼类省基受到威胁的风险。
[000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电力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世界各国修建了许多大坝和堤堰等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在河道上修建大坝后,对天然河道产生了物理隔断。而城镇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人口密集,尤其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江段的污染依然相当严重,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排放依然影响着若干江段、支流和湖泊的整体水质状况,甚至日趋严重,威胁了水土资源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
[0004]高落差高坡降河流一般处在属高山峡谷地带,山高谷深,河道迂回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河床两侧且呈倾斜状布置的河岸,沿着河岸自下而上的延伸方向,所述河岸包括下部段以及上部段,所述上部段上种植有植物,所述下部段上设有生态笼体,所述笼体内填充有多个石块,相邻的石块之间具有填充间隙;所述河床的侧边设有沟槽,所述沟槽沿着河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下部段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所述沟槽内填充有块状废料;所述笼体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且朝下抵接在沟槽的块状废料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段上覆盖有土层,所述植物种植在土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灌丛或者本土草木植物。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河岸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土层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土层中插设有多个斜插板,多个所述斜插板沿着河岸自下而上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斜插板的下端朝下插入在上部段中,所述斜插板的上端朝上倾斜延伸,所述斜插板的上端置于土层中;沿着河岸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斜插板朝向上部段倾斜布置,所述斜插板中设有多个供植物根系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斜插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中设有多层铁丝网,沿着所述土层的高度,多层所述铁丝网间隔布置;所述铁丝网中设有网孔,所述铁丝网分别穿过多个斜插板的通孔,与多个所述斜插板连接为一体;所述铁丝网包括多个铁丝条,相邻布置的所述铁丝条缠绕布置,形成缠绕段,所述缠绕段布置在网孔的外周,所述缠绕段中具有供植物根系穿过的缠绕间隙。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的上端延伸至地面线,所述土层的下端的高度低于笼体的上端的高度,所述土层的下端抵接在笼体的上端;所述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李丽郭伟朱小平李召旭吴倩穆贵玲陈晓旋雷列辉刘艺斯叶伟聪王金裕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