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态建设离不开农村污水的处理,随着对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农村污水排放标准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处于敏感区域的农村,其出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及以上。一般来说,当污水排放标准SS要求低于20mg/L后,单纯的重力沉淀池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需要采用过滤等技术,如MBR、传统砂滤等。这些过滤技术虽然都可以获得预期效果,但是对运行管理有一定要求,如MBR需要复杂的操作系统,需要定期的清洗等,而传统砂滤则通常需要额外的清水池和反冲洗系统以确保滤池的正常运行,如专利《一种过滤器的反洗方法及过滤器》(201410704261.1)需要泵和鼓风机作为反洗动力。而专利《过滤器及污水处理设备》(201721526310.2)虽然利用了清水在重力作用下反洗滤料,节省了动力,但该专利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滤料所需反洗时间,也就没有明确反洗水管和排气管管径要求,也缺少反洗排水液面对反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层(1)、空气管(2)、进水管(3)、出水管(4)、初排水管(5);所述过滤层(1)设置在池体的中部,将池体划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过滤层(1)上方的清水区(6)和位于过滤层下方的配水区(7);所述过滤层(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滤料层(8)、衬托层(9)、隔板(10);所述滤料层(8)由石英砂组成;所述衬托层(9)由砂砾或鹅卵石组成;所述空气管(2)设置在隔板(10)上,被衬托层(9)覆盖,用于执行空气反洗的操作;空气管(2)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空气从出气孔中排出并冲刷衬托层(9)的污泥;所述进水管(3)设置在配水区(7),用于将污水引入配水区(7);所述出水管(4)设置在清水区(6),用于排出清水区(6)的清水;所述初排水管(5)设置在清水区(6),位置处于滤料层(8)的上方并且紧挨着滤料层(8),用于完成空气反洗的操作之后排出清水区(6)的清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设置在配水区(7),用于排出配水区(7)的污水;如果所述排水管(11)的出口高度与现场所用调节池最高液面的高差≤0.2m,就在配水区(7)的底部安装气囊(12),此时配水区容积除满足常规配水需求时应考虑气囊充气后的容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过滤层(1)进行反洗时,技术要求是:在2min之内将清水区(6)的清水排放完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2)充气后容积符合以下要求:(1)充气后气囊容积=清水区(6)的清水体积;(2)气体排空时间≤2min。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位反洗的上向流小型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的管径按照清水区(6)的清水体积计算,要求2min之内将清水区(6)的清水排放完全,依据贝努利方程,具体公式如下:其中:A为按照过滤速度4
‑
8m/h计算的过滤层(1)水平横截面的面积,单位是m2;当排水管(11)的出口淹没于水下时,H为过滤池液面与排水口液面之间的高度差,否则H为过滤池液面与排水管(11)中心之间的高度差;H的单位是m;μ为管口出流系数,一般为0.35
‑
0.8;g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珺秋,王淑恬,王广智,陈超凡,王昭霞,丁杰,赵庆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