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02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包括成蚊箱(1)、幼虫箱(2)和水箱(3),幼虫箱(2)置于水箱(3)内,成蚊箱(1)和幼虫箱(2)之间通过中空通道(4)连通,成蚊箱(1)和幼虫箱(2)内均设有引蚊灯(18),所述中空通道(4)包括若干段依次通过拉链(44)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包括波纹节(41),波纹节(41)的两端均设有带拉链(44)的网纱部(42),波纹节(41)的两端环形面上均设有磁性吸附条(43)。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需人工干预,安全防护蚊虫的全生长阶段,减少蚊虫损伤和逃逸的特点。损伤和逃逸的特点。损伤和逃逸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检疫用生物饲养装置,特别是一种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研究以及检验检疫工作中,常需要对蚊子进行饲养和观察,取得实验数据,用于蚊虫药效测试、种类鉴定、标本之制作等。现有的蚊虫饲养方法是用盛水容器饲养蚊虫幼虫。幼虫化蛹后饲养人员必须每天将蛹捞出,置于独立的蚊笼中,等待其羽化为成蚊。成蚊饲养若干天后,在蚊笼中吸血、产卵。饲养人员再将卵取出、置于盛水容器中,卵在水中孵化为幼虫。上述操作中,将幼虫、蛹和成蚊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介质中,当蚊子的状态发生变化,需要人工来回捞蛹、取蚊,过程耗时费力,而且还常发生饲养人员误将幼虫捞出影响其正常生长,或蛹未捞尽致成蚊逃逸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本专利技术具有无需人工干预,安全防护蚊虫的全生长阶段,减少蚊虫损伤和逃逸的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包括成蚊箱、幼虫箱和水箱,幼虫箱置于水箱内,成蚊箱和幼虫箱之间通过中空通道连通,成蚊箱和幼虫箱内均设有引蚊灯,所述中空通道包括若干段依次通过拉链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包括波纹节,波纹节的两端均设有带拉链的网纱部,波纹节的两端环形面上均设有磁性吸附条。
[0005]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成蚊箱包括与中空通道可拆卸连接的引蚊箱,引蚊箱通过伸缩箱与喂食箱连接,所述喂食箱的一侧设有饲喂口,饲喂口处连接有覆盖网,喂食箱的内底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侧伸出喂食箱,活动板上位于喂食箱的外部设有投料笼,投料笼的外部覆盖有纱网,投料笼内设有固定带,投料笼的一侧设有伸入饲喂口的喂食管。
[0006]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喂食箱的侧壁上设有插槽,引蚊箱上设有伸入到插槽内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设有驱动齿条,喂食箱内设有遮挡板,遮挡板通过转轴与喂食箱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与驱动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引蚊箱上下移动,推动驱动杆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推动转轴上的遮挡板转动而打开或者遮蔽喂食箱。
[0007]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引蚊灯分别安装在引蚊箱和喂食箱内。
[0008]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伸缩箱包括与引蚊箱连接的内框架以及与喂食箱连接的外框架,内框架和外框架均包括若干竖直架,外框架的竖直架上设有导向槽,内框架的竖直架伸入到导向槽内,内框架的竖直架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外框架的竖直架上设有与定位孔连接的定位销,内框架和外框架上均布设有防蚊网,外框架的防蚊网与内框架的防蚊网之间通过折叠部连接。
[0009]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幼虫箱包括位于水体上方的上箱部和位于水体内的下箱部,上箱部与中空通道可拆卸连接,上箱部和下箱部之间通过波纹伸缩部连
接,下箱部包括由若干支架拼接而成的网格架,网格架上设有网格纱。
[0010]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水泵和加料器,水箱内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水泵的输出管与加料器连接,加料器上设有伸入到水箱内的出水管,加料器内设有旋流叶片,加料器的上方设有加料斗,加料器和加料斗之间设有自动投料组件。
[0011]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自动投料组件包括上下分布的固定板和调节板,固定板上设有漏料口,调节板上设有一个与漏料口相适配的出料口,调节板的外边沿设有调节齿圈,壳体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调节齿圈啮合的调节齿轮,驱动电机还与定时器连接。
[0012]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将加料斗内的空间分割成若干区间的隔板,漏料口设置多个,并分别位于固定板上的相邻隔板之间。
[0013]前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位于水体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中空的过滤架,过滤架上包覆有吸附膜,过滤架的内部设有过滤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专利技术设置成蚊箱、幼虫箱和水箱,成蚊箱作为成蚊栖息、吸取养分的地方,幼虫箱作为成蚊产卵的地方,成蚊可在幼虫箱上半部分栖息,在幼虫箱下半部分的水箱中进行产卵,蚊幼虫及蛹在水箱中生存,幼虫箱内羽化的成蚊经过中空通道到达成蚊箱,在成蚊箱内吸取养分及栖息等,从而能够实现蚊子从卵、幼虫、蛹至成蚊再产卵的生态循环全方面观察和培养,无需人工来回搬运挪动,避免对蚊虫造成损伤或者逃逸。
[0016]其中,中空通道采用伸缩节的结构,并通过拉链的连接形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中空通道可以拉伸、收缩,还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伸缩节的数量,适用于不同距离和位置的使用,从而可以任意调整成蚊箱和幼虫箱的位置,使其所处环境更适合蚊子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在不使用将波纹结收拢并将不同的波纹节通过磁性吸附条吸附,从而方便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中空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驱动杆和遮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伸缩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加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的标记为:1、成蚊箱;11、引蚊箱;111、驱动杆;112、驱动齿条;12、伸缩箱;121、内框架;122、外框架;123、定位孔;124、定位销;125、防蚊网;13、喂食箱;131、插槽;132、遮挡板;133、驱动齿轮;14、饲喂口;15、覆盖网;16、活动板;17、投料笼;171、纱网;172、固定带;173、喂食管;18、引蚊灯;2、幼虫箱;21、上箱部;22、下箱部;23、波纹伸缩部;3、水箱;31、壳体;32、水泵;33、加料器;34、进水管;341、过滤架;342、吸附膜;343、过滤芯;35、出水管;36、加料斗;37、旋流叶片;4、中空通道;41、波纹节;42、网纱部;43、磁性吸附条;44、拉链;51、固定板;511、隔板;52、调节板;53、漏料口;54、调节齿圈;55、驱动电机;56、调节齿轮;57、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图6所示,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包括成蚊箱1、幼虫箱2和水箱3,幼虫箱2置于水箱3内,成蚊箱1和幼虫箱2之间通过中空通道4连通,成蚊箱1和幼虫箱2内均设有引蚊灯18,所述中空通道4包括若干段依次通过拉链44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包括波纹节41,波纹节41的两端均设有带拉链44的网纱部42,波纹节41的两端环形面上均设有磁性吸附条43。
[0027]本专利技术将成蚊箱1作为成蚊栖息、吸取养分的地方,幼虫箱2作为成蚊产卵的地方,并通过引蚊灯18引导成蚊,使得成蚊可在幼虫箱2上半部分栖息,在幼虫箱2下半部分的水箱3中进行产卵,蚊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蚊箱(1)、幼虫箱(2)和水箱(3),幼虫箱(2)置于水箱(3)内,成蚊箱(1)和幼虫箱(2)之间通过中空通道(4)连通,成蚊箱(1)和幼虫箱(2)内均设有引蚊灯(18),所述中空通道(4)包括若干段依次通过拉链(44)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包括波纹节(41),波纹节(41)的两端均设有带拉链(44)的网纱部(42),波纹节(41)的两端环形面上均设有磁性吸附条(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蚊箱(1)包括与中空通道(4)可拆卸连接的引蚊箱(11),引蚊箱(11)通过伸缩箱(12)与喂食箱(13)连接,所述喂食箱(13)的一侧设有饲喂口(14),饲喂口(14)处连接有覆盖网(15),喂食箱(13)的内底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6),活动板(16)的一侧伸出喂食箱(13),活动板(16)上位于喂食箱(13)的外部设有投料笼(17),投料笼(17)的外部覆盖有纱网(171),投料笼(17)内设有固定带(172),投料笼(17)的一侧设有伸入饲喂口(14)的喂食管(1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箱(13)的侧壁上设有插槽(131),引蚊箱(11)上设有伸入到插槽(131)内的驱动杆(111),驱动杆(111)上设有驱动齿条(112),喂食箱(13)内设有遮挡板(132),遮挡板(132)通过转轴与喂食箱(13)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与驱动齿条(11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33),引蚊箱(11)上下移动,推动驱动杆(111)带动驱动齿轮(133)转动,从而推动转轴上的遮挡板(132)转动而打开或者遮蔽喂食箱(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蚊灯(18)分别安装在引蚊箱(11)和喂食箱(13)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蚊虫繁殖生态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箱(12)包括与引蚊箱(11)连接的内框架(121)以及与喂食箱(13)连接的外框架(122),内框架(121)和外框架(122)均包括若干竖直架,外框架(122)的竖直架上设有导向槽,内框架(121)的竖直架伸入到导向槽内,内框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凌娅孔庆鑫金慧曹阳金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