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滚动体摩擦力的无保持架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93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保持架球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滚动体摩擦力的无保持架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外圈内侧设有滚道,所述轴承外圈内部的滚道上还设有局部减碰滚道。为了解决减少现有无保持架滚动体碰撞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滚动体摩擦力的无保持架轴承,通过改变轴承外圈的局部减碰滚道结构,使滚动体滚过该局部减碰滚道时与外滚道的接触点由一点变为两点,两接触点的间距先变大再变小,接触角也因此先变大再变小,相邻滚动体间由于所受摩擦力的变化而产生间距,达到减少滚动体碰撞和摩擦的目的。滚动体碰撞和摩擦的目的。滚动体碰撞和摩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滚动体摩擦力的无保持架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保持架球轴承
,尤其是一种控制滚动体摩擦力的无保持架轴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几年电主轴等高速旋转机械的快速发展,对轴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运转的轴承其保持架与滚动体时刻接触摩擦,势必会加速轴承的生热和滚动体的磨损,促使轴承失效,因此保持架的存在极大的限制了球轴承的极限工况;无保持架球轴承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保持架,消除了保持架带来的摩擦阻力,并且滚道内有更多的空间来装更多的滚动体,极大的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在轴承结构方面产生了突破性进展;但去掉保持架的轴承的弊端就是当承受径向载荷时,滚动体之间的碰撞摩擦无法避免,同样会使轴承产生大量的热和磨损,影响轴承运转的稳定性,为减少滚动体之间的碰撞,在外圈设计了局部减碰滚道,让滚动体在容易发生碰撞的区域使其发生分离,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滚动体之间的碰撞,进一步提高轴承的极限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减少现有无保持架滚动体碰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滚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滚动体摩擦力的无保持架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设置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内圈外侧设有滚道,轴承外圈内侧设有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内部的滚道上还设有局部减碰滚道,所述局部减碰滚道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滚动体与局部减碰滚道的接触轨迹线在X

Y平面投影方程:y=ax4+bx2+c其中,a,b,c为常数;2)构建滚动体与局部减碰滚道的接触轨迹线在X

Z平面的投影方程:其中,R
w
为滚动体半径,R
m
为节圆半径;3)构建轴承外圈沟曲率中心方程:其中,R

外圈沟曲率,滚动体与局部减碰滚道的接触点的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玲周港苑学雨武传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