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金属
‑
多酚改性直通孔膜通道内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膜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
‑
多酚配位组装改性直通孔膜的通道内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均孔微滤膜的直通孔道为物质跨膜传输提供了通量大且选择性强的优异特性,是分子离子特异选择分离、可调门控输运、高效能量转化、精准传感识别的理想传质通道。
[0003]实现如上功能取决于直通孔道的通道对被输运物质有效的传质作用力,其中对传质起到精准干预作用的主要有通道的尺寸、识别官能团以及通道内壁的电荷、极性、亲疏水性等物化性质。
[0004]现有均孔微滤膜多为惰性基体材料(如聚酯类核孔膜、氧化铝膜、嵌段聚合组装膜等),其通道尺寸、官能团构建以及内壁物化性质无法针对应用体系进行可控调节,因此需要对惰性通道内管壁进行修饰使其具备传质干预的功能与潜在二次功能。除此之外,修饰层通常作为修饰平台还需具备对直通孔道内壁稳定的界面粘附能力、完整修饰覆盖能力,以及通过多重分子作用具备承载二次功能组分的能力。r/>[0005]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孔膜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于直通孔膜两侧的多酚氧化自聚预组装组分和过渡金属离子溶液组分,通过直通孔道进行跨膜对流扩散,从而在直通孔膜表面及通道内壁进行界面组装,形成全覆盖金属
‑
多酚涂层;所述金属
‑
多酚涂层为均厚超分子网络层,厚度为10
‑
5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S1,多酚类物质前驱体溶于缓冲溶剂中,经氧化自聚预组装,形成含多酚氧化自聚预组装组分的前驱液A;S2,含金属离子的前驱液B的配制;S3,将前驱液A、前驱液B分别配置在直通孔膜的两侧,并均匀搅拌以使多酚氧化自聚预组装组分及金属离子进行跨膜对流扩散;S4,对S3所得直通孔膜洗涤、干燥,获取表面及通道内壁全覆盖均厚涂层的直通孔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氧化自聚预组装时间及跨膜对流扩散时间实现对金属
‑
多酚涂层厚度的可控构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自聚预组装的时间为0.5~48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膜对流扩散组装时间为10~120mi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液A的pH控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