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57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包括工作台、翻倒斗、工程油缸、液压泵站,其中,翻倒斗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第三铰链支撑部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上,多个底部连接板组设置在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连接部位的下方,多个缓冲器分别分布在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的底部平面上;翻倒斗的底部连接板组与第二铰链支撑部一一对应地活动连接,工程油缸的一端与第一铰链支撑部活动连接,工程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三铰链支撑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作业噪音小,作业安全性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铝合金差压铸造后处理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金属铸型是金属材料熔铸和成型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随着应用端最终产品尺寸的不断增加,铝合金金属铸型的尺寸也不断增加,现有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的高度可达2200mm,直径可达960mm,砂箱把长度可达1450mm,重量可达4吨。实际制造过程中,在无大型翻转机器的情况下,工人只能采用10吨行车,用链条挂住铸型底箱的一边箱把,将铸型吊起至一定高度后,使铝合金金属铸型往另一边自由倒下。铝合金金属铸型倒下时,是箱把先接触车间地面,由于接触面小,很容易就把车间地面砸出凹坑,有时甚至还会将金属铸型的箱把砸断,整个吊装过程的方向也不好控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噪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实用性强、并且还很高效的翻倒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能够快速解决铝合金金属铸型水平放倒的难题,有效防止吊车歪拉斜吊和铸型倾倒对车间地面及砂箱箱把的损坏,同时减少噪音污染。
[0004]本技术的基于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难题。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本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包括工作台、翻倒斗、工程油缸、液压泵站。
[0006]优选地,工作台由底座、设置在底座两侧的护栏、对称分布在底座后端的两个第一铰链支撑部以及对称分布在底座前端的多个第二铰链支撑部组成;翻倒斗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第三铰链支撑部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上,多个底部连接板组设置在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连接部位的下方,多个缓冲器分别分布在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的底部平面上;液压泵站包括液压控制阀和分流集流阀,输出总管和回流总管并列设置在液压控制阀与分流集流阀之间;翻倒斗的底部连接板组与第二铰链支撑部一一对应地活动连接,工程油缸的一端与第一铰链支撑部活动连接,工程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三铰链支撑部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第三铰链支撑部由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平行设置的两个侧部连接板、第二销轴以及第二开口销组成,其中,两个侧部连接板固定设置在两个垂直侧板之间,侧部连接板与侧板垂直,第二销轴同轴心设置在侧部连接板的装配孔内并通过第二开口销轴向限位。
[0008]进一步地,第一铰链支撑部由平行设置的两个孔板、第一销轴和第一开口销组成,第一销轴同轴心设置在孔板的装配孔内并通过第一开口销轴向限位。
[0009]进一步地,工程油缸通过第二进油管和第一进油管与分流集流阀连通。
[0010]进一步地,水平基座的宽度等于竖直基座的宽度,水平基座的长度小于竖直基座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之间还设置第一加强筋。
[0012]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的长度依次减小。
[0013]进一步地,缓冲器采用聚氨酯材料制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1)通过翻倒斗、第一铰链支撑部、第二铰链支撑部、第三铰链支撑部、工程油缸和液压泵站的综合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地将铝合金金属铸型由直立状态翻倒至水平状态,作业安全性高。
[0016]2)通过缓冲器、工程油缸和液压泵站的综合设计,可以有效控制翻倒作业的翻倒过程,作业噪音小。
[0017]3)本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水平应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竖直应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铰链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铰链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A

工作台,B

翻倒斗,C

工程油缸,D

液压泵站,E

铝合金铸型,A1

底座,A2

护栏,A3

第一铰链支撑部,A4

第二铰链支撑部,B1

水平基座,B2

竖直基座,B3

第一加强筋,B4

第二加强筋,B5

第三铰链支撑部,B6

缓冲器,B7

第三加强筋,B8

底部连接板组,D1

液压控制阀,D2

输出总管,D3

回流总管,D4

分流集流阀,D5

第二进油管,D6

第一进油管,A31

孔板,A32

第一销轴,A33

第一开口销,B51

侧板,B52

侧部连接板,B53

第二销轴,B54

第二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包括工作台A、翻倒斗B、工程油缸C、液压泵站D,其中,工作台A由底座A1、设置在底座A1两侧的护栏A2、对称分布在底座A1后端的两个第一铰链支撑部A3以及对称分布在底座A1前端的多个第二铰链支撑部A4组成。
[0026]如图1所示,翻倒斗B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基座B1和竖直基座B2,水平基座B1和竖直基座B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B4和第三加强筋B7,第三铰链支撑部B5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筋B4和第三加强筋B7上。水平基座B1的宽度等于竖直基座B2的宽度,水平基座B1的长度小于竖直基座B2的长度。水平基座B1和竖直基座B2之间还设置第一加强筋B3。第一加强筋B3、第二加强筋B4和第三加强筋B7的长度依次减小。第一加强筋B3、第二加强筋B4和第三加强
筋B7的综合设置,可以提高翻倒斗B水平基座B1和竖直基座B2之间的稳定性,同时,第二加强筋B4和第三加强筋B7为第三铰链支撑部B5提供了固定基座。
[0027]如图3所示,多个底部连接板组B8设置在水平基座B1和竖直基座B2连接部位的下方,多个缓冲器B6分别分布在水平基座B1和竖直基座B2的底部平面上。缓冲器B6采用聚氨酯材料制得,多个聚氨酯材料制得的缓冲器B6使翻倒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包括工作台、翻倒斗、工程油缸、液压泵站,其中,工作台由底座、设置在底座两侧的护栏、对称分布在底座后端的两个第一铰链支撑部以及对称分布在底座前端的多个第二铰链支撑部组成;翻倒斗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第三铰链支撑部固定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上,多个底部连接板组设置在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连接部位的下方,多个缓冲器分别分布在水平基座和竖直基座的底部平面上;液压泵站包括液压控制阀和分流集流阀,输出总管和回流总管并列设置在液压控制阀与分流集流阀之间;翻倒斗的底部连接板组与第二铰链支撑部一一对应地活动连接,工程油缸的一端与第一铰链支撑部活动连接,工程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三铰链支撑部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金属铸型翻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铰链支撑部由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平行设置的两个侧部连接板、第二销轴以及第二开口销组成,其中,两个侧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佩康李晓东邓连成施艳祥尹楠何子瑜高爽国学英张金荣赵云石兴平崔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