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农用车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54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9
本说明书描述了被设计用于连接结构组件的车辆的空间框架结构。所描述的框架结构与类似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允许使用可互换的高容量燃料箱。因此,大多数结构组件都安装在框架的外侧,从而创建可以装配替代燃料和能源系统(例如,天然气箱、电池)的元件的额外空间。这使得可以增加农用车的工作时间。框架结构由刚性互连的纵向管状梁、横向结构管、垂直结构管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以及额外连接的刚性元件组成。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以下结构组件的紧固元件:与电力驱动装置组装在一起的后轮轮毂;机械工具耦合装置;可更换燃料箱的结构:门平台;折叠式驾驶室;带电力驱动装置的底盘转向轴;侧部件容器;动力装置;挂车和半挂车的机械耦合装置。合装置。合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间农用车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生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农用车的结构组件所附接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专利US 6533348 B1(2003年3月18日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包括主体模块和前模块的机动车辆的空间模块化框架结构。主体模块由一对纵向侧轨梁组成,该对纵向侧轨梁通过后部的垂直型材连接至该对纵梁,以形成一对支撑件。大多数相互连接的型材位于主体模块中,以保护主纵梁、下部框架型材和所述一对支撑件。前模块由一对前下型材、一对上型材和前连接型材组成,其被设计和布置成允许前下部分和前上部分的型材在横向方向上彼此连接。通过将前下部分的每个型材刚性附接到主纵梁,并将前上部分的型材刚性附接到一对支撑件,前模块刚性附接到主体模块。
[0003]专利US 8517423 B1(2013年8月27日公开)描述了一种用于越野车的模块化框架结构。框架包括相同的右侧和左侧纵梁;前框架模块,包括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一个下部;中间模块,包括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一个下部;后部模块,还包括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至少一个下部;以及各种安装支架,用于将车辆的结构组件附接到左右侧纵梁。
[0004]尽管上述两个专利都覆盖了空间车辆框架结构,但是它们不适于安装农用车的结构组件。此外,上述结构没有提供连接可互换燃料箱。
[0005]在技术CN203920913U(2014年11月5日公开)中提供最接近的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包括前部和后部的拖拉机框架结构,以下部件附接到前部和后部:驾驶员座椅通过销连接到框架的前部;拖拉机悬架通过楔形销连接到前框架的下部;主制动泵安装壳体;电池安装支架;液压燃料箱安装壳体;液压缸安装支架;悬架连接器安装支架。动力输出齿轮箱安装壳体II和动力输出齿轮箱安装壳体I分别通过从前到后布置所述安装元件而焊接到后框架结构上。动力输出齿轮箱的安装元件位于后框架结构的端部。拖拉机框架的结构简单、坚固,其特点是生产和装配过程简单。可以最佳地布置拖拉机单元与框架结构的附接位置,前部可以通过集成更多的功能而扩展,并且后部可以适于耦合机械工具。尽管所示的框架结构允许安装许多结构组件,但不提供安装可更换的燃料箱结构。这极大地限制了设计对组成替代燃料和能源系统(例如,天然气箱、电池等)的元件的适用性,以减少农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并确保在不补充能源的情况下实现经营自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说明书描述了用于连接结构组件的农用车的空间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具有:上部、中部和下部水平结构,包括刚性互连的纵梁、横向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和加强元件。上部、中部和水平结构通过垂直和对角管以及额外的加强元件相互连接。所提出的框架结构允许连接农用车的以下组件:装配有电力驱动装置的后轮轮毂;机械工具耦合装置;可更换的燃料箱的结构;门平台;折叠式驾驶室;带电力驱动装置的底盘前转向轴;侧部件容器;动力装置;挂车和半挂车的机械耦合装置。
[0007]所描述的农用车框架的结构与类似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允许使用可互换的高容量燃料箱。因此,大多数部件都连接到框架的外部,从而创建可以布置替代燃料和能源系统(例如,天然气箱、电池)的元件的额外空间。这使得可以增加农用车的工作时间。此外,框架的较窄前部安装了带电力驱动装置的底盘前轮驱动装置,提供了高转向角,增加了农用车的机动性,并且通过更换后底盘轴将后轮轮毂连接到框架上,允许增加燃料空间的体积。此外,框架结构中的紧固件允许将折叠式驾驶室安装在框架的上部,从而确保快速方便地接近动力装置室和其他前部部件。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空间框架结构的前视图。
[0009]图2是空间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0010]图3是附接到框架结构的后轮轮毂的前视图。
[0011]图4是附接到框架结构的工具耦合装置的前视图。
[0012]图5是附接到框架结构的可互换燃料箱的前视图。
[0013]图6是附接到框架结构的门平台的前视图。
[0014]图7是附接到框架结构的驾驶室的前视图。
[0015]图8是具有附接到框架结构的组件的农用车的前视图。
[0016]所提供的图示在本质上更具说明性,规模、比例和其他方面不一定对应于真实的技术解决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目前,说明书提供了农用车结构和与其连接的组件的连接(布置)的空间方法。空间框架的上部水平结构(图1、2)由管状型材(1)的两个纵梁组成,这两个纵梁通过等长的结构管(27)的横向布置连接。上部水平结构(1、27)的结构元件通过对角布置的结构管(29)刚性连接接。空间框架的中间水平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刚性部分和锥形部分。刚性部分平行于上部和下部水平结构,并由两个纵向管状梁(8)组成,其前部通过沿横向方向布置的结构管(39)刚性连接。锥形部分由沿纵向(25、26)和横向(43)布置的刚性互连的结构管组成,这些结构管还通过锥形部分两侧的加强元件(44)连接。刚性部分和锥形部分通过两个纵向布置的管状型材梁(19)相互刚性附接,除此之外,还连接成对的加强元件(40、42),这些加强元件还连接到刚性部分的前横向管(39)和锥形部分的后横向管(43)。刚性部分的前横向管(39)、纵梁(19)和锥形部分的后横向管(43)通过水平安装在所述元件顶部的板(41)额外地刚性附接。空间框架的下部水平结构由一对纵向管状型材梁(12)组成,该对纵向管状型材梁通过沿横向布置的结构管(38)刚性相互连接。纵梁(12)通过对角布置的结构管(37)另外连接到横向管,梁段在纵向方向上连接到对角布置的结构管。
[0018]上部水平结构通过垂直布置的结构管(3)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4)刚性连接到中间水平结构。此外,一对加强板(5)刚性连接在框架的两侧。中间水平结构的锥形部分通过向框架内部倾斜的管(2)刚性连接到上部水平结构。从框架的前部通过一对管隔开的一对管(2)由横向结构管连接,在横向结构管的顶部,在中间刚性附接有气缸安装凸耳(45)。上部水平结构的横向管(27)另外通过对角布置的结构管(20)连接到竖直中间管,水平上部结
构的水平横向管(27)和中间结构的刚性部分的前横向管(39)连接到竖直中间管。对角连接的管(20)另外通过加强元件(21)连接到垂直管。垂直管通过横向结构管连接到中间水平结构的刚性部分的一对垂直布置的前管(3)。
[0019]下部水平结构通过在两侧垂直布置的结构管(15)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13)刚性连接到中部水平结构。下部水平结构的横向前管(38)通过一对对角布置的结构管(17)连接到中间水平结构的锥形部分的后横向管(43),连接到中间水平结构的刚性部分的前横向管(39)的另一对对角布置的管(18)附接到这对角布置的结构管(17)。中间部分的下部水平结构的前横向管(38)通过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管连接到中间水平结构的刚性部分的前横向管(39)的中间部分。
[0020]通过由垂直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连接水平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结构,获得了空间框架结构,农用车的标准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结构组件所附接的农用车的空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水平结构,所述上部水平结构由刚性附接的纵向管状梁(1)、横向结构管(27)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29)组成;中间水平结构,所述中间水平结构的前部是锥形的,由刚性附接的纵向管状梁(19、25、26)、横向结构管(43)和加强元件(40、42、44)组成;下部水平结构,所述下部水平结构由纵向管状梁(8)、横向结构管(38)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37)组成,其中,通过另外连接加强元件(21)和通过横向管连接一对管(2),所述上部、中部和下部水平结构通过垂直布置的结构管(3、15)和对角布置的结构管(2、4、14、17、18、20)刚性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空间框架结构包含用于操作农用车的可互换的大容量燃料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车的空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轮毂支架(48)附接到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连接到支架(6),所述支架附接到纵梁(12)和垂直的后管(3、15),凸缘(10)插入所述后管中,用于连接所述轮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车的空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械工具耦合装置的下部(51)连接到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通过可调节杆(49)紧固到所述框架的纵梁(12),所述可调节杆连接到刚性附接到所述框架的下梁(12)的安装板(11)和连接到与所述后横梁(38)的中部连接的凸耳(36)的额外板(50);所述耦合装置的上部(54)由一对轴承层(53)和液压缸(52)连接,所述轴承层通过紧固元件(32)连接到框架结构,所述液压缸连接到附接到后管(3)和支架(6)的支架(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斯图提斯
申请(专利权)人:奥加集团公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