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民建预应力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工民建预应力加固
,具体为一种工民建预应力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工民建是指工业与民用的建筑,对其供人居住和工作的房屋和工厂,现有的工民建外挑悬梁在修复稳固时,梁外置加固结构稳定性不高,操作极为繁琐,且无法调节预应力支撑块的受力强度,从而给工民建悬挑梁加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民建预应力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工民建外挑悬梁在修复稳固时,梁外置加固结构稳定性不高,操作极为繁琐,且无法调节预应力支撑块的受力强度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民建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加强支撑侧板,所述加强支撑侧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支撑侧板的左侧通过多个钢化膨胀螺丝与支撑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柱的右侧与支撑梁的左侧和楼板的左侧固定浇筑,所述楼板的底部与支撑梁的顶部固定浇筑,所述加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民建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加强支撑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侧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支撑侧板(1)的左侧通过多个钢化膨胀螺丝与支撑柱(2)的右侧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柱(2)的右侧与支撑梁(3)的左侧和楼板(4)的左侧固定浇筑,所述楼板(4)的底部与支撑梁(3)的顶部固定浇筑,所述加强支撑侧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块(5),所述支撑横块(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抗压斜板(7),所述支撑抗压斜板(7)的右侧铰接有铰接块(8),所述铰接块(8)的顶部与第一稳固套筒(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3)的下表面与第一稳固套筒(9)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一稳固套筒(9)的内部设置有匀力钢板(10),所述匀力钢板(10)的顶部与支撑梁(3)的底部挤压接触,所述第一稳固套筒(9)的两侧均滑动插入有抵压预应力撑块(12),所述支撑抗压斜板(7)的表面铰接有斜撑架(16),所述斜撑架(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压筒(17),所述推压筒(17)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推压筒(17)的底部插入顶升钢筒(18),所述顶升钢筒(18)的顶部沿口转动连接有螺纹调节套管(19),所述螺纹调节套管(19)的内壁与推压筒(17)的表面螺纹套接,所述顶升钢筒(18)的底部与稳定座(20)的顶部铰接,所述稳定座(20)的底部与固定内螺纹筒(21),所述固定内螺纹筒(21)的内圈与受力圆钢筒(22)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受力圆钢筒(22)的左侧与推力翘板(24)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推力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红,陈曦,李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