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梁支撑系统、建筑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梁支撑系统、建筑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小户型的设计中,为保障一栋建筑各户型的通风、采光需求,两户型中间通常会设置“凹型采光井”。此外,为保证结构安全,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在采光井位置须增设连梁,来加强采光井两侧剪力墙的整体稳定性。
[0003]但是,这种连梁设置的位置位于采光井最外侧,若按常规支模架体系进行施工,该位置属于高大模板工程,难以实现有效拉结或防护,只能选择较高成本的施工方案。而无法选择低成本施工方案的技术瓶颈在于,这种情况下,周边无可靠拉结构件及有效拉结措施,难以保证支模体系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设置可靠拉结构件及有效拉结措施的情况下,保证支模体系的安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梁支撑系统,可以减少后期对结构的洞口封堵,减少支模架体材料周转,低成本实现支模体系的安全。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梁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所述建筑结构包括已建层、已建墙、连梁铝模板以及待建层铝模K板;所述连梁支撑系统包括角码、工字钢以及支撑杆;所述角码包括互相垂直的横边以及竖边;所述角码、所述已建层、所述已建墙以及所述待建层铝模K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角码的竖边分别与两所述已建墙固定连接;所述工字钢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角码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字钢以及所述连梁铝模板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所述连梁铝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待建层铝模K板固定连接;两所述待建层铝模K板分别与两所述已建层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待建层铝模K板浇注完成后为已建墙的延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梁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套筒;所述套筒穿过所述竖边以及所述已建墙;所述第一螺栓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且与所述竖边贴合;所述第二螺栓设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已建墙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梁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建墙内设有墙柱钢筋以及紧密钢筋夹持装置;所述紧密钢筋夹持装置与所述墙柱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紧密钢筋夹持装置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梁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密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卫民,陈振宇,田蟠寅,黎圣章,刘宇翔,修慧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