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52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水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包括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盖,所述下安装盖的顶部卡合安装有上安装盖,所述下安装盖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射频组件,所述射频组件的左侧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贯穿下安装盖并与内置于本体内部的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线的外表面活动卡接有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和二号放置槽并分别内置有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当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压合接触在一起时,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通过相互磁吸地方式将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固定起来,从而使得导线被规整地夹持限位起来,避免其乱绞而发生断裂。避免其乱绞而发生断裂。避免其乱绞而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水表
,具体是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水表有别于传统的机械水表利用流量采集和机械指针显示用水量的功能,采用了新一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IC卡技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的传递,具有智能化高,数据提取效率高和准确率高等优点。
[0003]目前,现有的智能水表加入了控制电路与射频组件,使得其与传感器的连接需要导线实现,而现有的智能水表往往忽略了线束的安排,在安装好外壳后,由于线束缺乏约束,导致在运输使用过程中线束容易发生乱铰现象,轻则导致导线断开,严重时会发生内部线路短路的现象;同时,现有的智能水表往往带有IC卡感应功能,但IC卡在接触感应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现象,导致感应需要多碰几次才能实现,而智能水表往往安装在一些比较偏的位置,这就使得使用者在每次激活IC卡感应时费时费力,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具有夹持效果好和省时省力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包括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盖,所述下安装盖的顶部卡合安装有上安装盖,所述下安装盖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射频组件,所述射频组件的左侧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贯穿下安装盖并与内置于本体内部的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线的外表面活动卡接有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通过连接柱活动铰接,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的外侧面分别开设有一号放置槽和二号放置槽,所述一号放置槽和二号放置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所述上安装盖的顶部设置有IC卡辅助放置组件;
[0006]本智能水表在安装时,将本体的两端开口固定在水管中部,将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包裹在导线的外表面,使得导线被相互独立地被限位夹持在夹持槽的内部,将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合上,使得两者在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的相互磁吸作用下压合固定在以一起,从而将导线限位规整式的夹持起来,避免其乱绞甚至断裂。
[0007]通过设置有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将多个导线限位夹持在夹持槽的内部,从而达到规整限位夹持的目的,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和二号放置槽并分别内置有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当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压合接触在一起时,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通过相互磁吸地方式将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固定起来,从而使得导线被规整地夹持限位起来,避免其乱绞。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IC卡辅助放置组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放置板的一面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放置板和限位板弹性连接,所述放置板
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筒,所述放置板底部与上安装盖固定连接;
[0009]当使用者将IC卡向上安装盖地IC感应区域靠近时,会先接触并挤压限位板,迫使限位板向放置板的内部移动,弹簧被压缩,随着限位板的深入,挤压筒开始进入弹簧槽的内部并被挤压而发生变形,此时,限位板的移动阻力增大,从而反馈给使用者,当使用者因为姿势不方便时将IC暂时移开后,失去限位作用的限位板并不会立刻复位,因为挤压筒挤压套接进入弹簧槽的内壁并逐渐增大了限位板在放置板内部移动的阻力,且阻力大于弹簧的回弹力,因此,限位板会保持原位不动,而使用者再次尝试利用IC向下按压限位板时会接触到IC感应距离并激活IC卡,此时,限位板继续深入并压缩弹簧,弹簧的压缩程度增大并加大了其回弹力,在IC离开后,弹簧的回弹力大于限位板的移动阻力便会带动限位板迅速复位,利用冲击力抵消限位板的摩擦阻力,从而有效保证了使用者在进行IC卡感应激活时能够轻松感应,省时省力。
[0010]通过设置有限位板对使用者的IC卡放置感应激活提供了辅助省力功能,通过设置有弹簧在限位板被使用者的IC卡压制带动并挤压,使得IC卡随着下移,通过设置有外径值大于弹簧槽内径值的挤压筒在限位板深入放置板内部的过程中将挤压筒挤压变形从而增大限位板的移动阻力,即使使用者因为姿势不便暂时将IC卡离开感应区域,弹簧因为挤压套接进入弹簧槽内部的阻力也能大于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回弹力,保持限位板维持原位,直至使用者再次将IC卡挤压限位板并带动其向下移动完成感应激活,此时,通过持续压缩的弹簧其回弹力大于挤压筒对弹簧槽内壁的变形阻力,从而将限位板向放置板内腔的外侧推动使其复位,从而使得使用者在进行IC感应激活操作时更加灵活,省时省力。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置板分别分布在上安装盖顶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放置板刚好使得IC卡在向下带动放置板挤压移动时受力均衡,不易损坏。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筒为橡胶块,所述挤压筒的外径值大于弹簧槽的直径值;如图5所示,挤压筒的外径值大于弹簧槽的直径值,使得限位板在向放置板内壁的方向移动时,挤压筒被动套接进入弹簧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挤压筒被挤压变形,而此时也能增大限位板的移动阻力,可以避免限位板在下移至一半时,使用者因为姿势不便导致IC暂时离开限位板的顶部,从而使得限位板的移动阻力大于弹簧的回弹力,避免限位板复位,使得使用者无需再次从而开始阶段挤压限位板,省时省力。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外侧面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形状为“U”形;拉环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分开,由于拉环远离连接柱,从而形成了长力矩,更加省力方便。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槽的数量为十四个,十四个所述夹持槽均匀分布在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的内侧面,所述夹持槽的形状为半圆形;十四个夹持槽将七个导线限位夹持起来,从而避免其因为缺乏限位措施而乱绞甚至断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将多个导线限位夹持在夹持槽的内部,从而达到规整限位夹持的目的,通过开设有一号放置槽和二号放置槽并分别内置有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当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压合接触在一起时,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通过相互磁吸地方式将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固定起来,从而使得导线被规整地夹持限位起
来,避免其乱绞而发生断裂。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限位板对使用者的IC卡放置感应激活提供了辅助省力功能,通过设置有弹簧在限位板被使用者的IC卡压制带动并挤压,使得IC卡随着下移,通过设置有外径值大于弹簧槽内径值的挤压筒在限位板深入放置板内部的过程中将挤压筒挤压变形从而增大限位板的移动阻力,即使使用者因为姿势不便暂时将IC卡离开感应区域,弹簧因为挤压套接进入弹簧槽内部的阻力也能大于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回弹力,保持限位板维持原位,直至使用者再次将IC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包括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盖(2),所述下安装盖(2)的顶部卡合安装有上安装盖(3),所述下安装盖(2)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射频组件(5),所述射频组件(5)的左侧电性连接有导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6)的另一端贯穿下安装盖(2)并与内置于本体(1)内部的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线(6)的外表面活动卡接有左夹持板(8)和右夹持板(9),所述左夹持板(8)和右夹持板(9)通过连接柱(7)活动铰接,所述左夹持板(8)和右夹持板(9)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夹持槽(10),所述左夹持板(8)和右夹持板(9)的外侧面分别开设有一号放置槽(12)和二号放置槽(14),所述一号放置槽(12)和二号放置槽(14)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磁铁(13)和二号磁铁(15),所述上安装盖(3)的顶部设置有IC卡辅助放置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线束夹持结构的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辅助放置组件(4)包括放置板(41),所述放置板(41)的内部活动卡接有限位板(42),所述限位板(42)朝向放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