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25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波纹管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块,通过马达的动力旋转,在支撑块的内部形成有圆形开口部;轴承,包括外轮和内轮,外轮与支撑块的内周面固定连接,内轮以能够与外轮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模具,配置在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形成有供光滑管进入的圆形孔,在模具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在光滑管的表面形成谷沟的螺纹凸起,模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内轮并与内轮连接;以及紧固环,以与模具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形成有供光滑管通过的中空部,并且与模具彼此连接,支撑块的遮蔽壁从支撑块的第一侧侧部向紧固环凸出形成,遮蔽壁覆盖外轮的第一侧壁和内轮的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缝隙,从而防止注入到所述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泄漏。部的润滑油泄漏。部的润滑油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纹管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波纹管成型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使模具上形成的螺纹凸起向内侧贴压由金属制成的光滑管的表面,从而在光滑管的表面形成谷沟的波纹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用于在金属制的光滑管的表面连续形成彼此隔开的谷沟的装置,通过使光滑管按规定速度直线移动,同时使内周面上形成有螺纹凸起的环形的模具(dies)沿着光滑管的表面旋转,来使所述螺纹凸起向内侧贴压光滑管的表面并在光滑管的表面连续地形成谷沟。
[0003]所述模具可旋转地配置在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并且所述支撑块设置于通过马达旋转的成型筒,所述支撑块可直线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成型筒内,以使模具的中心可以改变。
[0004]另一方面,韩国特许第89

002878号公开了一种在金属波纹管的表面按预定间隔连续形成谷沟的装置。
[0005]图10概略地示出了在通常的金属制波纹管成型装置中,内周面上形成有螺纹凸起T的环形模具D的中心O2位于与光滑管5a的中心O1呈偏心的位置,所述螺纹凸起T在沿着光滑管5a的表面旋转的同时在光滑管5a形成谷沟的状态。
[0006]在上述中,在形成有螺纹凸起T的模具D的内周面的半径被设定为光滑管5a的半径的两倍的情况下,对于所述模具D从所述光滑管的表面中的规定部位(例如C位置)出发并旋转1/2圈直至再次与C位置接触,可旋转地内置有布置所述模具的支撑块的成型筒将以O1为中心按B的轨迹旋转1圈,因此,在与成型筒一体地旋转的支撑块和沿着光滑管的表面旋转的模具之间介设的轴承中,内轮和外轮将伴随相对旋转运动。
[0007]在通常的波纹管成型装置中,成型筒和支撑块的旋转速度为大致2000rpm,当如上所述模具的内周面的半径为光滑管的半径的两倍时,轴承的内轮和外轮的相对旋转速度为1000rpm,因此,在外轮和内轮之间产生因滑动或滚动摩擦而引起的高热。
[0008]所述高热使轴承和周边结构要素的寿命缩短。
[0009]进一步,对于在波纹管的成型时在不改变波纹管的组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成型谷沟的适合温度为摄氏150度~200度的情况而言,由于轴承的高速旋转和波纹管的成型引起的加工硬化产生高热,因此成型筒内部的温度将上升到所述温度以上,严重时上升到摄氏300度以上,并且使得波纹管的组织发生改变,从而存在波纹管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0010]因此,需要使润滑油始终填充于内轮和外轮之间的空间,以减少轴承中产生的热量,并且使内轮和外轮能够相对顺畅地旋转。
[0011]但是,所述润滑油因支撑块的高速旋转和内轮和外轮的相对高速旋转而在短时间内经由内轮与外轮之间的缝隙(参照图5A至图5C所示的缝隙43)泄漏,因此,不仅存在需要随时中断成型装置的运转并再注入润滑油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因泄漏的润滑油向周围飞散而引起的波纹管污染的问题。
[0012]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虽然可以配置密封垫以遮蔽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的缝隙,然而,不仅存在所述密封垫因高速旋转的轴承而从规定位置脱离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密封垫因受到热损而丧失其功能的问题。
[0013]现有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韩国特许89

002878(1989.08.08)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轴承中注入的润滑油的泄漏并连续成型高品质的波纹管的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少因轴承的滚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来能够防止轴承和周边要素的破损和热损并延长寿命的波纹管成型装置。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提高有机结合的旋转结构要素的型合性,来能够成型始终恒定的品质的波纹管的装置。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记载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目的。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波纹管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块,通过马达的动力旋转,在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形成有圆形开口部;轴承,包括外轮和内轮,所述外轮与所述支撑块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轮以能够与所述外轮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模具,配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形成有供光滑管进入的圆形孔,在所述模具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在所述光滑管的表面形成谷沟的螺纹凸起,所述模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内轮并与所述内轮连接;以及紧固环,以与所述模具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形成有供所述光滑管通过的中空部,并且与所述模具彼此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遮蔽壁从所述支撑块的第一侧侧部向所述紧固环凸出形成,所述遮蔽壁覆盖所述外轮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缝隙。
[0021]另外,所述紧固环可以以轴承为基准与模具相向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所述模具彼此紧固。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成型筒,所述成型筒与传递马达的动力的传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成型筒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支撑块配置在所述成型筒的空间部,在所述成型筒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连接有螺杆,所述支撑块利用所述螺杆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空间部内。
[0023]另外,遮蔽壁可以朝所述圆形开口部的中心向径向内侧方向凸出,以覆盖外轮的第一侧壁的全体和内轮的第一侧壁的一部分。
[0024]另外,遮蔽壁可以包括:第一遮蔽部,覆盖外轮的第一侧壁和第一缝隙;第二遮蔽部,覆盖内轮的第一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遮蔽部的前后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遮蔽部的前后宽度,使得所述第二遮蔽部以与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隔开的方式配置。
[0025]另外,第二遮蔽部可以从内轮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覆盖内轮的第一侧壁的径向的宽度的1/2。
[0026]另外,紧固环可以包括:凸柱部,插入于内轮的第一侧壁的内侧;以及向外凸出轮
缘,从所述凸柱部向径向外侧方向延伸,所述向外凸出轮缘与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的一部分紧贴。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侧盖,紧固在支撑块的与第一侧侧部相向的第二侧侧部,在所述侧盖的内部形成有开口孔,以使所述模具的前方面露出。
[0028]另外,内径和外轮的与第一侧壁相向的第二侧壁可以被配置为,从支撑块的第二侧侧部的表面向所述支撑块的第一侧侧部凹进,侧盖覆盖所述内轮的第二侧壁和外轮的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缝隙,以遮蔽所述第二缝隙。
[0029]另外,侧盖可以包括:板体部,覆盖支撑块的第二侧侧部的表面;以及内侧凸出轮缘,从所述板体部朝所述开口孔向径向内侧方向延伸且朝内轮和外轮凸出,从而遮蔽所述内轮的第二侧壁和外轮的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缝隙。
[0030]另外,内侧凸出轮缘可以向径向内侧方向凸出,以覆盖外轮的第二侧壁的全体和内轮的第二侧壁的一部分。
[0031]另外,内侧凸出轮缘可以凸出并覆盖内轮的第二侧壁中的从外周面到径向的宽度的1/2为止的部分。
[0032]另外,内侧凸出轮缘可以与外轮的第二侧壁接触,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纹管成型装置,其中,包括:支撑块,通过马达的动力旋转,在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形成有圆形开口部;轴承,包括外轮和内轮,所述外轮与所述支撑块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轮以能够与所述外轮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模具,配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形成有供光滑管进入的圆形孔,在所述模具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在所述光滑管的表面形成谷沟的螺纹凸起,所述模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内轮并与所述内轮连接;以及紧固环,以与所述模具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支撑块的圆形开口部,形成有供所述光滑管通过的中空部,并且与所述模具彼此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遮蔽壁从所述支撑块的第一侧侧部向所述紧固环凸出形成,所述遮蔽壁覆盖所述外轮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成型装置,其中,还包括成型筒,所述成型筒与传递所述马达的动力的传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成型筒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所述支撑块配置在所述成型筒的空间部,在所述成型筒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连接有螺杆,所述支撑块利用所述螺杆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空间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成型装置,其中,所述遮蔽壁向径向内侧方向凸出,以覆盖所述外轮的第一侧壁的全体和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纹管成型装置,其中,所述遮蔽壁包括:第一遮蔽部,覆盖所述外轮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缝隙;以及第二遮蔽部,覆盖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遮蔽部的前后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遮蔽部的前后宽度,使得所述第二遮蔽部以与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隔开的方式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纹管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遮蔽部从所述内轮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覆盖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的径向的宽度的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紧固环包括:凸柱部,插入于所述内轮的第一侧壁的内侧;以及向外凸出轮缘,从所述凸柱部向径向外侧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阿柔性金属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