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09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及其应用,包括防护层、粘合层、电镀板以及装夹壳,防护层设于电镀板上方,粘合层包裹在电镀板外,防护层、粘合层和电镀板均设于装夹壳内;装夹壳内壁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与防护层、粘合层以及电镀板相匹配的阶梯槽;粘合层表面积大于点护板的表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触控板通过粘合层将防护板和电镀板进行粘合,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被撞击破碎时,防护层可被粘合层所粘合,即便破碎但两者依旧相粘合保持对电镀板的保护,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触控电镀板是一种应用于触控屏上的零部件,通过手指按压相应的位置来控制屏幕,但电镀板上布满了电路与触点,往往需要对保护屏做钢化处理或材质替换成钢化玻璃,但是在被尖锐、质量大的物体撞击时依旧容易破碎,同时破碎的保护屏便会随着冲击散落,将内在的电镀板裸露出来,容易使电镀板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及其应用,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不足。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及其应用,包括防护层、粘合层、电镀板以及装夹壳,防护层设于电镀板上方,粘合层包裹在电镀板外,防护层、粘合层和电镀板均设于装夹壳内;装夹壳内壁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与防护层、粘合层以及电镀板相匹配的阶梯槽;粘合层表面积大于点护板的表面积。
[0006]一实施例之中:粘合层包括粘合层本体、第一包裹条、第二包裹条,第一包裹条沿粘合层本体边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包裹条沿粘合层本体边沿的宽度方向设置。
[0007]一实施例之中:第一包裹条和第二包裹条的宽度均与电镀板的厚度相等。
[0008]一实施例之中:第一包裹条远离粘合层本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一延长条,第二包裹条远离粘合层本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二延长条。
[0009]一实施例之中:第一延长条的长度短于第一包裹条的长度;第二延长条的长度与第二包裹条的长度相等;
[0010]第一延长条与第一包裹条两端相差的距离与第二延长条的宽度相等。
[0011]一实施例之中:电镀板通过一传导线进行数据传输。
[0012]一实施例之中:装夹壳开设有用于放置传导线的开口,开口靠近传导线与电镀板的连接端设置。
[0013]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技术中的触控板通过粘合层将防护板和电镀板进行粘合,在本使用新型被撞击破碎时,防护层可被粘合层所粘合,即便破碎但两者依旧相粘合保持对电镀板的保护,有效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
[0015]由于电镀板通过粘合层内的第一包裹条和第二包裹条进行包裹,形成对电镀板侧面的保护,并且避免粘合层出现翘边。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

6为包裹层的弯折过程示意图。
[0021]图中:防护层1、粘合层2、第一包裹条211、第一延长条212、第二包裹条221、第二延长条222、电镀板3、传导线31、装夹壳4、阶梯槽41、开口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6所示,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及其应用,包括防护层1、防护层2、电镀板3以及装夹壳4,防护层1设于电镀板3上方,防护层2包裹在电镀板3外,防护层1、防护层2和电镀板3均设于装夹壳4内;装夹壳4内壁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与防护层1、防护层2以及电镀板3相匹配的阶梯槽41;防护层2表面积大于点护板的表面积,通过防护层2对防护层1与电镀层相粘合,从而避免防护层1在被冲击破碎时,可被防护层2相粘合,避免防护层1的碎片脱落。
[0024]实施例二
[0025]本实施例中,防护层2包括防护层2本体、第一包裹条211、第二包裹条221,第一包裹条211沿防护层2本体边沿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包裹条221沿防护层2本体边沿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包裹条211和第二包裹条221的宽度均与电镀板3的厚度相等;在将防护层2粘合至电镀层上后,向下弯折第一包裹条211和第二包裹条221,将两者依次贴合在电镀板3的侧面边沿,形成对电镀板3侧面边沿的保护,并且避免防护层2的翘边,增加防护层2的粘性。
[0026]实施例三
[0027]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裹条211远离防护层2本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一延长条212,第二包裹条221远离防护层2本体的一侧边沿设有第二延长条222,第一延长条212的长度短于第一包裹条211的长度;第二延长条222的长度与第二包裹条221的长度相等;第一延长条212与第一包裹条211两端相差的距离与第二延长条222的宽度相等,在听过第一包裹条211和第二包裹条221对电镀板3边沿保护、包裹的基础下,再次沿电镀板3方向按压第一延长条212和第二延长条222,再次增加防护层2与电镀板3的牢固性,并且由于第一延长条212两端至第一包裹条211两端的距离与第二延长条222的宽度相等,使得将第一延长条212和第二延长条222均按压粘合至电镀板3上时,第一延长条212和第二延长条222的边沿相吻合呈平齐状。
[0028]电镀板3通过一传导线31进行数据传输;装夹壳4开设有用于放置传导线31的开口42,开口42靠近传导线31与电镀板3的连接端设置。
[0029]为进一步说明,下面简单介绍本技术的工作步骤:在制作的过后中将防护层2粘至电镀板3表面后,依次弯折第一包裹条211、第一延长条212、第二包裹条221以及第二延长条222,使其粘合于电镀板3的背面,形成固定,再将防护层1粘合于包裹层上端,最终将电镀板3、包裹层以及防护层1依次装夹至装夹壳4内,与装夹壳4内的凹槽相啮合,进行固定,
在本使用新型被撞击破碎时,防护层1可被防护层2所粘合,即便破碎但两者依旧相粘合保持对电镀板3的保护,有效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
[0030]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层、粘合层、电镀板以及装夹壳,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电镀板上方,所述粘合层包裹在所述电镀板外,所述粘合层上端与所述防护层相粘合,所述防护层、粘合层和电镀板均设于所述装夹壳内;所述装夹壳内壁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与所述防护层、粘合层以及电镀板相匹配的阶梯槽;所述粘合层表面积大于所述电镀板的表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包括粘合层本体、第一包裹条、第二包裹条,所述第一包裹条沿所述粘合层本体边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包裹条沿所述粘合层本体边沿的宽度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条和第二包裹条的宽度均与所述电镀板的厚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夹层式防爆防冲击触控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然罗炎江华邹开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飞阳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