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05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包括卧式的盒体以及内置在盒体的电路组件,其盒体通过弹性按压装置、第一扣孔、第二扣孔、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与第一仓盖和第二仓盖构成联动组合,实现一键开盖的功能结构;电路组件内置在盒体,包含电池和主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而紧凑,结构布局有序且立体感强。结构布局有序且立体感强。结构布局有序且立体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不同的厂家会对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和仓盖的结构进行不同的差异化设计,所以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结构均比较相近,差异化比较少,以及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内部结构虽比较简单但结构不够紧凑,组成结构布局散乱无序,外表以光滑简易为多而缺乏立体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其中,包括:卧式的盒体,该盒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的顶面配置有独立的第一耳机仓和第二耳机仓,第一耳机仓通过第一弹性装置可弹性开合地装配有第一仓盖,第二耳机仓通过第二弹性装置可弹性开合地装配有第二仓盖,第一仓盖通过第一扣位与盒体的第一扣孔扣装以将第一耳机仓盖合,第二仓盖通过第二扣位与盒体的第二扣孔扣装以将第二耳机仓盖合,盒体内装配有弹性按压装置,弹性按压装置与第一扣位、第二扣位干涉连接,通过对弹性按压装置施力以驱动弹性按压装置按照预设行程移动以使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同步退出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使第一仓盖在第一弹性装置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使第二仓盖在第二弹性装置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电路组件,内置在盒体,包含电池和主控板,主控板装配固定在下壳体上。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弹性按压装置、第一扣孔、第二扣孔、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与第一仓盖和第二仓盖构成联动组合,实现一键开盖的功能结构,该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可靠性强,与现有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开盖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
[000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路组件还包括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与主控板电性连接,发光器件配置有装饰灯罩。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发光器件与装饰灯罩组成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表面的亮光装饰,提高产品的辨识度以及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配置有一位于第一耳机仓与第二耳机仓之间的灯槽,发光器件装配在灯槽中,第一装饰灯罩装配在灯槽上且盖合。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灯槽作为第一耳机仓与第二耳机仓之间的结构上的隔离,并且在该隔离结构上提供发光器件和第一装饰灯罩所组成的亮光装饰以进一步强化视觉上的隔离,以提高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外表的立体感。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盒体的正面装配有第二装饰灯罩。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辨识度以及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上面壳和下面壳,上面壳呈框状装配在上壳体的
表面,且位于第一耳机仓和第二耳机仓的外周,下面壳装配在下壳体的底面。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盒体外表面装配上面壳和下面壳,从而增加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外表的立体感。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配置有开口朝下的电池仓,电池仓用于容置电池,下面壳将电池仓盖合。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下面壳将电池仓盖合,便于拆卸更换。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耳机仓与第二耳机仓呈左右对称配置,第一仓盖以第一耳机仓的外边缘为转轴开合,第二仓盖以第二耳机仓的外边缘为转轴开合,第一仓盖与第二仓盖往相反的方向打开以及往相反的方向盖合。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第一耳机仓和第二耳机仓左右对称配置,并将第一仓盖和第二仓盖配置为从内至外打开以及从外至内关闭,从而实现异于现有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开盖方式,构成了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开盖新方式以及新的仓盖连接结构。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按压装置包括按压件,该按压件通过限位件可沿按压方向滑动地装配在下壳体上,下壳体配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按压件的第一支脚的内端与第一安装座之间配置有第一弹簧,按压件的第二支脚的内端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配置有第二弹簧。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按压件及其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组成弹性按压装置,通过该弹性按压装置提供一键按压驱使第一仓盖和第二仓盖自动打开,该弹性按压装置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脚配置有第一脱扣斜面,第二支脚配置有第二脱扣斜面,第一支脚通过第一脱扣斜面将第一扣位推离第一扣孔,第二支脚通过第二脱扣斜面将第二扣位推离第二扣孔。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上各自配置的第一脱扣斜面和第二脱扣斜面,在开盖时驱使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形变脱离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从而实现开盖,该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
[0013]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开盖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部分分解结构图。
[0016]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0018]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在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内时的开盖结构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在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内时的盖合结构图。
[0021]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耳机仓;4、第二耳机仓;5、上面壳;6、下面壳;7、第一弹性装置;8、第一仓盖;9、第二弹性装置;10、第二仓盖;11、扭簧;12、第一插部;13、第二插部;14、第三插部;15、第一扣位;16、第二扣位;17、第一扣孔;18、第二扣孔;19、第一倒扣;20、第二倒扣;21、按压件;22、第一安装座;23、第二安装座;24、第一支脚;25、第二支脚;
26、第一弹簧;27、第二弹簧;28、第一脱扣斜面;29、第二脱扣斜面;30、电池;31、主控板;32、TYPE

C接口;33、第一触点部;34、第二灯组;35、第一灯板;36、第一装饰灯罩;37、第二装饰灯罩;38、灯槽;39、电池仓;40、平台;41、第一挡边;42、第二挡边;43、支柱;44、支撑部;45、避让孔;46、第一耳机;47、第二耳机;48、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和说明。
[0023]如图1

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包括卧式的盒体以及内置在盒体的电路组件。为了将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设计为具有简单而紧凑性强、具有可靠有序的结构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产品,对盒体的结构以及电路组件的组成进行了以下实施例的设置。
[002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盒体包含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上壳体1的顶面配置有独立的第一耳机仓3和第二耳机仓4。在盒体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的盒体,该盒体包含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所述上壳体(1)的顶面配置有独立的第一耳机仓(3)和第二耳机仓(4),所述第一耳机仓(3)通过第一弹性装置(7)可弹性开合地装配有第一仓盖(8),所述第二耳机仓(4)通过第二弹性装置(9)可弹性开合地装配有第二仓盖(10),所述第一仓盖(8)通过第一扣位(15)与所述盒体的第一扣孔(17)扣装以将所述第一耳机仓(3)盖合,所述第二仓盖(10)通过第二扣位(16)与所述盒体的第二扣孔(18)扣装以将所述第二耳机仓(4)盖合,所述盒体内装配有弹性按压装置,所述弹性按压装置与所述第一扣位(15)、第二扣位(16)干涉连接,通过对所述弹性按压装置施力以驱动所述弹性按压装置按照预设行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扣位(15)和第二扣位(16)同步退出所述第一扣孔(17)和第二扣孔(18),使所述第一仓盖(8)在所述第一弹性装置(7)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使所述第二仓盖(10)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9)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电路组件,内置在所述盒体,包含电池(30)和主控板(31),所述主控板(31)装配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还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主控板(31)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器件配置有装饰灯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配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耳机仓(3)与第二耳机仓(4)之间的灯槽(38),所述发光器件装配在所述灯槽(38)中,第一装饰灯罩(36)装配在所述灯槽(38)上且盖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正面装配有第二装饰灯罩(37)。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