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03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设置在箱内的发电机组系统、进风排风系统、降噪系统、冷凝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发电机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箱顶,冷凝系统的其余结构设置在箱内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发电机组系统、排风系统、所述冷凝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的运转与停止。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电机组集装箱功率大、散热好而且噪音小。同时集装箱内的布局合理,可以减小占地空间。可以减小占地空间。可以减小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加工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上世纪60年代集装箱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级联运的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集装箱指的是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以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输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分为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平台集装箱和挂式集装箱等。
[0003]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集装箱制造业的繁荣。伴随着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的继续平稳回升,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集装箱产销量仍然会保持上升态势。
[0004]在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对电力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各行各业的生产都离不开电能,自备发电机组成为常用选项,因此,里面设置有发电机组的集装箱已广泛应用于各个
现有的发电机组集装箱一般为大功率电源,其通风散热风量需求大且噪音也大,如果采用一般的散热形式,当环境温度接近标准环境温度40℃时,将难以满足机组正常通风散热需求,容易造成箱内温升过高导致机组高水温报警停机。如果箱体进排风面积过大,又将影响机组的降噪性能。
[0005]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功率大、散热好、噪音小和空间布局好的发电机组集装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设置在箱内的发电机组系统、进风排风系统、降噪系统、冷凝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发电机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箱顶,冷凝系统的其余结构设置在箱内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发电机组系统、排风系统、所述冷凝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的运转与停止。
[0007]可选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集装箱底部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冷凝分系统,所述冷凝分系统包括连接于发电机组的出水口的第一出水管路,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第一泵,第一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水管路连接散热器的进水口;所述冷凝分系统还包括连接于发电机组的进水口的第一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器的出水口。
[0008]可选的,第一泵与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的、位于箱内的第一出水管路上设置第二进水管路,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为第一出水管路的分支管路,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第一进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的交界处设置有管路阀门执行器,以设
定,温度相对高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路流入散热器的进水口;温度相对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管路流入发电机组的进水口。
[0009]可选的,所述冷凝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补水器,所述补水器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中至少一个管路进行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管路支架,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中至少一个管路具有法兰,所述管路支架的顶部与所述法兰连接,所述管路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管路支架的顶部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与法兰螺栓连接,所述管路支架的底部为柱状结构,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管路支架上还具有固定环,以固定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中至少一个管路。
[0012]可选的,所述集装箱还包括润滑油系统,所述润滑油系统包括润滑油箱和与所述润滑油箱连接的润滑油管路,所述润滑油管路包括润滑油第一管路,所述润滑油第一管路一端与发电机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箱连接,所述润滑油系统还包括第二泵,所述第二泵与所述润滑油第一管路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润滑油管路还包括润滑油第二管路和润滑油第三管路,所述润滑油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润滑油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箱连接;所述润滑油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润滑油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补油口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润滑油系统还包括人工加油口。
[0015]可选的,所述集装箱具有集装箱前端和集装箱后端,所述进风排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前端处的第一百叶窗,设置在集装箱内的风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集装箱顶部和/或者集装箱后端处的排风口,所述风机结构设置在集装箱前端和所述发电机组之间。
[0016]可选的,所述排风口上面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为柱状结构,所述排风通道的四周安装有第二百叶窗,所述排风通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水结构。
[0017]可选的,所述排风口设置在集装箱顶部,下面为所述冷凝系统,所述排风通道靠近所述集装箱后端,所述散热器在集装箱顶部靠近所述集装箱前端。
[0018]可选的,所述发电机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和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的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从所述集装箱顶部伸出,所述排烟结构与集装箱顶部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
[0019]可选的,所述发电机系统还包括废物处理装置,所述废物处理装置包括水油分离器支架及设置在所述水油分离器支架上的水油分离器。
[0020]可选的,所述降噪系统包括第一降噪结构,所述集装箱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降噪结构设置在第一百叶窗和所述风机之间。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噪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降噪片和至少一个第二降噪片,所述第一降噪片和第二降噪片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降噪片垂直于集装箱底部设置,所述第二降噪片垂直于集装箱底部设置,所述相对应设置的第一降噪片和第二降噪片呈角度排列。
[0022]可选的,所述降噪系统包括第二降噪结构,所述第二降噪结构设置在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二百叶窗之间。
[0023]可选的,所述第二降噪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降噪片和至少一个第四降噪片,所述第一降噪片和第二降噪片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四降噪片设置在第三降噪片的上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三降噪片和第四降噪片呈角度设置。
[0024]可选的,所述降噪系统包括第三降噪结构,所述第三降噪结构设置在所述排烟结构的外周;和/或,所述降噪系统包括第四降噪结构,所述第四降噪结构设置在集装箱内壁。
[0025]可选的,所述集装箱冷凝系统的底座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冷凝分系统,每组冷凝分系统各自靠近集装箱侧壁设置;每组冷凝分系统对应设置补水器,所述补水器设置在所述底座靠里的位置;所述润滑油系统也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润滑油系统靠近所述集装箱后端,同时设置在两组冷凝分系统之间;所述废物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集装箱前端的一侧,并被所述冷凝分系统包围。
[0026]可选的,所述集装箱还具有设备间,所述设备间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后端,所述设备间放置设备控制柜,所述设备间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底座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内的发电机组系统、进风排风系统、降噪系统、冷凝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发电机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箱顶,冷凝系统的其余结构设置在箱内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发电机组系统、进风排风系统、所述冷凝系统、所述散热器的运转与停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集装箱底部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冷凝分系统,所述冷凝分系统包括连接于发电机组的出水口的第一出水管路,所述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第一泵,第一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水管路连接散热器的进水口;所述冷凝分系统还包括连接于发电机组的进水口的第一进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器的出水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一泵与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的、位于箱内的第一出水管路上设置第二进水管路,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为第一出水管路的分支管路,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第一进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的交界处设置有管路阀门执行器,以设定,温度相对高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路流入散热器的进水口;温度相对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管路流入发电机组的进水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补水器,所述补水器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中至少一个管路进行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管路支架,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中至少一个管路具有法兰,所述管路支架的顶部与所述法兰连接,所述管路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支架的顶部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与法兰螺栓连接,所述管路支架的底部为柱状结构,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管路支架上还具有固定环,以固定所述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中至少一个管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润滑油系统,所述润滑油系统包括润滑油箱和与所述润滑油箱连接的润滑油管路,所述润滑油管路包括润滑油第一管路,所述润滑油第一管路一端与发电机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箱连接,所述润滑油系统还包括第二泵,所述第二泵与所述润滑油第一管路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路还包括润滑油第二管路和润滑油第三管路,所述润滑油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润滑油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箱连接;所述润滑油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润滑油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补油口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系统还包括人工加油口。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具有集装箱前端和集装箱后端,所述进风排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前端处的第一百叶窗,设置在集装箱内的风机、还包括设置在集装箱顶部和/或者集装箱后端处的排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集装箱前端和所述发电机组之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上面设置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为柱状结构,所述排风通道的四周安装有第二百叶窗,所述排风通道的顶部安装
有第一防水结构。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设置在集装箱顶部,下面为所述冷凝系统,所述排风通道靠近所述集装箱后端,所述散热器在集装箱顶部靠近所述集装箱前端。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和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的排烟结构,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胜狮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