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87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脱离装置,具体涉及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采用对称布置的连杆机构,两个对称布置的抓钩通过销轴安装在箱体上,两抓钩的顶部分别通过销轴B/C连接等长的摇臂,两组摇臂通过销轴D相互连接,从而构成连杆机构,在箱体两侧板的中心线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当销轴D位于滑槽最低点时,销轴D位置稍低于销轴B和销轴C的连线,两抓钩闭合,连杆机构处于自紧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本申请的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承载能力强,安全性高,落点精确,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脱离装置,具体涉及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装备和工程大型化,对安全脱离装置的承载能力、提升和脱离过程的安全性、落点的精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经查询,专利CN 2032606 U公开的《载荷、卸荷脱钩器》,由于结构不对称,脱离时落点位置不易控制,同时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专利CN 87 1 02290 A公开的《脱钩器》脱离时落点位置较为精确,但提升时没有防止脱离的安全措施,由于采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用于重载情况时脱离较为困难,同时杠杆(1)复位是通过撞击实现的,在重载情况下该功能的实现及安全性有待考证。专利CN 2228898 Y公开的《自动脱钩器》安全措施较为齐全,但驱动装置功能有所欠缺,欲吊装重物时需手动提起长轴9,在重载条件下操作困难。专利CN 103439134 A公开的《一种脱钩器》结构对称,圆弧形缺口表面光滑,脱离时落点位置可以精确控制,且由于轮轴能够卡死两钩板,提升安全可以保证。但是当负载较大时,由于摩擦力增大,轮轴难以转动,脱离困难,同时自动化程度也较低。专利CN 204727443 U公开的《脱钩器》较CN 2228898 Y在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上有所改进,利用了丝杆螺纹的自锁特性来保证平衡位置的安全性,但重载下会出现驱动力不足的情况,实现较为困难;同时于制造过程中的精度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振动等原因,会导致动槽向上运动时原有的机构死点自锁特性失效,从而产生丝杆失稳、电机过载等安全隐患。
[0004]基于上述分析,现有吊钩的安全脱离装置在承载能力、本质安全、落点的精确度、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采用对称布置的连杆机构,两个对称布置的抓钩通过销轴安装在箱体上,两抓钩的顶部分别通过销轴B/C连接等长的摇臂,两组摇臂通过销轴D相互连接,从而构成连杆机构,在箱体两侧板的中心线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当销轴D位于滑槽最低点时,销轴D位置稍低于销轴B和销轴C的连线,两抓钩闭合,连杆机构处于自紧状态。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驱动块连接在活塞杆的端部,可以上下移动,驱动块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一方面可实现驱动块对销轴D的驱动,使抓钩张开或关闭,另一方面可实现重物脱离时抓钩自然打开,销轴D沿滑槽自由滑动,驱动块结构为特殊的翼形,当抓钩闭合时,驱动块的两翼正好卡入抓钩顶部两侧。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左抓钩和箱体通过销轴A相连,右抓钩以同样的方式与箱体连接,左抓钩与右抓钩沿箱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左抓钩和摇臂通
过销轴B相连,右抓钩和摇臂通过销轴C相连,左右两侧摇臂以及驱动块通过销轴D相连,液压缸通过箱体上的液压缸支座固定在箱体上,驱动块与活塞杆相连,通过液压缸驱动驱动块上下运动,实现抓钩和的张开与闭合,液压站安装在箱体两侧,销轴E与起重机相连。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起始状态时安全脱离装置的抓钩和处于闭合状态,此时销轴D与箱体滑槽底部、驱动块滑槽顶部接触,驱动块两翼卡入抓钩和顶部之间。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液压系统设有压力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液压系统压力确认销轴D是否到达顶部或底部安全位置,液压系统设有自锁功能,保证液压系统工作或不工作时,销轴D位置均能锁定。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两抓钩钩口位置设置光滑对称的表面,当重物脱离时,不对重物产生水平方向的力或力矩,可使落点得到精准控制。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液压站(17)安装在箱体两侧。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驱动块动作时设有报警装置。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中,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的控制可采用无线控制或有线控制。
[0015]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本申请的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承载能力强,安全性高,落点精确,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闭合状态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申请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本申请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本申请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驱动块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0]图中:1.左抓钩,2.销轴A,3.箱体,4.销轴B,5.摇臂,6.驱动块,7.活塞杆,8.液压缸支座,9液压缸,10.销轴E,11.箱体滑槽,12.销轴D,13.销轴C,14.驱动块滑槽,15右抓钩,16.抓钩钩口,17.液压站及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申请的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包括下述内容,
[0022]安全脱离装置采用对称布置的连杆机构。两个对称布置的抓钩通过销轴安装在箱体上。两抓钩的顶部分别通过销轴B/C连接等长的摇臂,两组摇臂通过销轴D相互连接,从而构成连杆机构。在箱体两侧板的中心线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当销轴D位于滑槽最低点时,销轴D位置稍低于销轴B和销轴C的连线,两抓钩闭合,连杆机构处于自紧状态。
[0023]驱动块连接在活塞杆的端部,可以上下移动。驱动块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一方面可实现驱动块对销轴D的驱动,使抓钩张开或关闭,另一方面可实现重物脱离时抓钩自然打开,销轴D沿滑槽自由滑动。驱动块结构为特殊的翼形,当抓钩闭合时,驱动块的两翼正好卡入抓钩顶部两侧。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详细说明。
[0025]在图中,左抓钩1和箱体3通过销轴A2相连。右抓钩15以同样的方式与箱体3连接。左抓钩1与右抓钩15沿箱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左抓钩1和摇臂5通过销轴B4相连,右抓钩15和摇臂通过销轴C13相连,左右两侧摇臂5以及驱动块6通过销轴D12相连。液压缸9通过箱体上的液压缸支座8固定在箱体3上。驱动块6与活塞杆7相连。通过液压缸9驱动驱动块6上下运动,实现抓钩1和15的张开与闭合。液压站17安装在箱体两侧。销轴E10与起重机相连。
[0026]假设起始状态时安全脱离装置的抓钩1和15处于闭合状态,此时销轴D12与箱体滑槽11底部、驱动块滑槽14顶部接触,驱动块6两翼卡入抓钩1和15顶部之间。
[0027]安全脱离装置空载时具体的操作过程为:起动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手柄使驱动块6上行,当销轴D12与驱动块滑槽14底部接触后,销轴D12带动抓钩1和15开始打开,销轴D12继续上行至箱体滑槽11顶部过程中,抓钩1和15逐渐打开至最大。通过控制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称布置的连杆机构,两个对称布置的抓钩通过销轴安装在箱体上,两抓钩的顶部分别通过销轴B/C连接等长的摇臂,两组摇臂通过销轴D相互连接,从而构成连杆机构,在箱体两侧板的中心线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当销轴D位于滑槽最低点时,销轴D位置稍低于销轴B和销轴C的连线,两抓钩闭合,连杆机构处于自紧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块连接在活塞杆的端部,可以上下移动,驱动块上设有供销轴D上下滑动的滑槽,销轴D从中穿过,一方面可实现驱动块对销轴D的驱动,使抓钩张开或关闭,另一方面可实现重物脱离时抓钩自然打开,销轴D沿滑槽自由滑动,驱动块结构为特殊的翼形,当抓钩闭合时,驱动块的两翼正好卡入抓钩顶部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载吊钩安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抓钩(1)和箱体(3)通过销轴A(2)相连,右抓钩(15)以同样的方式与箱体(3)连接,左抓钩(1)与右抓钩(15)沿箱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左抓钩(1)和摇臂(5)通过销轴B(4)相连,右抓钩(15)和摇臂通过销轴C(13)相连,左右两侧摇臂(5)以及驱动块(6)通过销轴D(12)相连,液压缸(9)通过箱体上的液压缸支座(8)固定在箱体(3)上,驱动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斌赵瑞林李国强赵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