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834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微导管,包括尖端(1)、管身(2)以及导管座(4),所述尖端(1)、管身(2)与导管座(4)首尾顺次固连为一体结构,还包括应力释放套管(3),所述应力释放套管(3)穿过管身(2)并套接于导管座(4)上;所述尖端(1)从内向外依次为加强层(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微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型微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0003]微导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特别是慢性闭塞病变(CTO)的病变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导丝支撑力、简化复杂病变操作、交换导丝、Rendezvous技术/高选择性造影。临床常用的微导管通常是三层编织结构,管体硬度从近端至远端逐渐降低。
[0004]为了避免微导管在推进过程中刺穿血管,提高安全性,导管最远端通常采用柔软材质。然而柔软的头端通常无法顺利穿越严重钙化病变或严重扭曲病变等复杂病变,只能通过逆向CTO或其他技术来穿越病变。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微导管,包括尖端(1)、管身(2)以及导管座(4),所述尖端(1)、管身(2)与导管座(4)首尾顺次固连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力释放套管(3),所述应力释放套管(3)穿过管身(2)并套接于导管座(4)上;所述尖端(1)从内向外依次为加强层(1

1)和保护层(1

2),所述加强层(1

1)为硬质锥形管;所述管身(2)为三层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底层(2

1)、编织层(2

2)和表层(2

3),所述编织层(2

2)和表层(2

3)之间包覆有显影环(2

4),靠近尖端(1)的一端设置为远端,靠近导管座(4)的一端设置为近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静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