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稀土尾水的脱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尾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尾水的脱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稀土尾水具有高氨氮、低COD、高盐度、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目前稀土尾水生物脱氮主要采用传统的A/O工艺技术,属于全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技术。由于受到工艺内循环率的限制,A/O工艺的脱氮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同时反硝化阶段需要投加大量有机碳源,具有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污泥产率高等缺点。近年来,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与传统硝化反硝化相比,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具有能耗低、成本低、污染低和效率高的特点。但因在硝化反应过程中,硝酸菌的适应能力很强,亚硝化反应过程很快便会转变成全程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积累率不稳定,很难获得适宜的氨氮与亚硝酸盐比例(NH3‑
N/NO2‑
‑
N),这是影响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导致其难以应用于稀土尾水的处理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尾水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串联的硝化
‑
厌氧氨氧化单元,各所述硝化
‑
厌氧氨氧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硝化反应池(10)、沉淀池(20)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池(30),所述硝化反应池(10)和所述沉淀池(20)的顶部具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沉淀池(20)和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池(30)的顶部具有第二进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0)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硝化反应池(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0)为一个或相互独立设置的多个,各所述硝化
‑
厌氧氨氧化单元还包括隔离结构(40),所述隔离结构(40)将所述硝化
‑
厌氧氨氧化单元的区域划分为所述硝化反应池(10)所在的硝化区域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池(30)所在的厌氧氨氧化区域,所述隔离结构(40)包括:第一隔离墙(41),将所述硝化
‑
厌氧氨氧化单元的区域划分为所述硝化区域和厌氧氨氧化区域,且所述第一隔离墙(41)具有一个或多个五边形缺失部,所述五边形缺失部的一个边缘位于所述第一隔离墙(41)的上边缘;一个或多个第二隔离墙(42),与所述第一隔离墙(41)连接,各所述第二隔离墙(42)的一个剖面与各所述五边形缺失部一一重合,且各所述第二隔离墙(42)围成各所述沉淀池(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隔离墙(42)包括:圆筒墙(421);泥斗(422),所述泥斗(422)与所述圆筒墙(421)上下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隔离墙(4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隔离墙(41)共面,所述第二隔离墙(42)的与所述第一隔离墙(41)共面的截面与所述五边形缺失部相同,所述第一隔离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德,杨雪莹,王占生,杨忠平,张晓龙,李春晓,云箭,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