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71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关井取样阀包括第一外护管和第一滑套,在第一外护管的上部管壁和下部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外导流孔。在第一滑套的内部形成有生产通道,第一滑套能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外护管内,在第一滑套的下部管壁上开设有能与第一外导流孔导通的第一内导流孔。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能与生产通道连通的取样环空。在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第一滑套能沿第一外护管轴向向上滑动至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第一外护管的上端内壁密封接触,并使得取样环空形成两端封闭的密封取样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排液求产后瞬间实现井下关井取样,以得到合格的地层流体的样品。品。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石油勘探开发试油
,尤其涉及一种关井取样阀、试油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低渗透储层非自喷井试油,无论是压前,还是压后试油,常常采用常规试油工艺,经过抽吸(或N2气举、抽油杆)进行排液求产后,由于未下测试阀,难以实现井下关井测压力恢复曲线及井下取样。部分常规试油井诱喷成功、求产合格后,需要起出井内抽油杆(或抽子)后,再下压力计到井底,采用井口关井测压力恢复;但是,从停抽到压力计下至井内预定位置正常时间需要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既难以实现及时关井测压力恢复,造成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数据丢失,又难以克服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造成径向流时间延迟及资料录取质量下降,导致压力恢复曲线形态变异,模型诊断困难,解释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或者无法解释,造成层定性或定量认识不准。
[0003]此外,低产、低渗透储层探井、开发井采用常规试油时,由于地层供液差,排液时间有限,采用井口取样时,由于排出液中井筒液占比高、地层产液占比少,容易导致地层液性定性不准、储层认识不清等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井取样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护管和第一滑套,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上部管壁和下部管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外导流孔;在所述第一滑套的内部形成有生产通道,所述第一滑套能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外护管内,所述第一滑套能通过第一剪钉与所述第一外护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套的下部管壁上开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外导流孔导通的第一内导流孔;在所述第一滑套的中部外壁向上形成直径扩大的第一台阶,在所述第一滑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一内传压环空,所述第一内传压环空与所述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台阶连通;所述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所述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能与所述生产通道连通的取样环空;在所述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套能沿所述第一外护管轴向向上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套的上端外壁与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上端内壁密封接触,并使得所述取样环空形成两端封闭的密封取样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井取样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取样环空和所述第一内传压环空之间向下形成直径扩大的第一下限位台肩,在所述第一下限位台肩上方设有第一减震垫;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内壁且位于所述取样环空和所述第一下限位台肩之间向上形成直径缩小的第一上限位台肩,所述第一下限位台肩与所述第一上限位台肩之间留有预设移动距离;在所述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下限位台肩能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垫顶靠在所述第一上限位台肩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井取样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套的下端连接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的下端管壁形成有多个弹性爪,在各所述弹性爪的下端外壁均向外凸设有凸棱,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下部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外导流孔的下方开设有环形的锁紧槽;在所述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各所述凸棱能卡设在所述锁紧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井取样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上部管壁设有放样阀组件;在所述第一剪钉剪断的状态下,所述放样阀组件能与所述密封取样空间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井取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样阀组件包括放样阀和放样塞,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侧壁内设有相互连通并均贯穿其外侧壁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侧壁内设有贯穿其内侧壁的侧向孔,所述侧向孔正对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并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放样阀能调节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并能封堵所述侧向孔,所述放样塞能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井取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管包括上下密封固定的第一上护管和第一下护管,在所述第一上护管的内壁从下向上形成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顶部孔肩构成所述第一上限位台肩,所述第一加压孔开设在所述第一上护管的管壁上且对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位置,所述第一外导流孔开设在所述第一下护管的管壁上;在所述第一滑套的上部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所述
第二凸环嵌设在所述第一阶梯孔内,所述第二凸环的顶面构成所述第一下限位台肩,所述第二凸环的底面构成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凸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内传压环空;所述第一凸环密封嵌设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第一凸环上方的所述第一滑套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壁之间能形成所述取样环空。7.一种试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连接的油管、旁通接头、封隔器、导压接管、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关井取样阀以及底堵;所述导压接管的下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上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外护管的上部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一外传压环空,所述第一外传压环空与所述第一加压孔连通;在所述旁通接头与所述导压接管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封隔器内部的内传压管,所述内传压管的上端通过设在所述旁通接头内的第一传压通道与所述旁通接头的外部连通,所述内传压管的下端通过设在所述导压接管侧壁内的第二传压通道与所述第一外传压环空连通;所述生产通道通过设在所述导压接管侧壁内的第一侧轴向孔、所述封隔器与所述内传压管之间的环空以及设在所述旁通接头内的第二侧轴向孔与所述油管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井取样阀和所述底堵之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义崔明月晏军吴志均赫安乐任源峰丁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