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隆梅专利>正文

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37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有混合纤维60~120份、石墨烯5~10份、碳纳米管10~30份、聚乙烯20~30份、聚氯乙烯20~30份、四氧化三铁5~15份、碳化钨5~15份、聚丙烯腈30~50份、二甲基甲酰胺80~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经纱、纬纱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纬纱还具有一定的磁性,经纱纬纱织布制成面料,导电性良好的经纱和纬纱构成网格状的电磁屏蔽结构,且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够将照射到面料上的电磁波吸收到导电的纤维网格中,在导电网格中传输并消耗掉,达到良好的电磁辐射屏蔽效果,网格状的经纬编织布料,使得防辐射面料具有透气性,最终制成的面料兼具防辐射和透气的功能。料兼具防辐射和透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电脑、电视机、微波炉、电热毯、手机及各种电磁理疗器的使用日益普及,电磁污染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 也被称为“隐形杀手”。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方式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通过迫使生物体自身产生热效应,因不能及时释放出多余的热量会使机体温度升高,当超过一定的界限时,生物体会因机体内温度过高无法承受而受到伤害; 另一类则是通过干扰人体内微弱的固有电磁场使其产生紊乱,从而影响到血液和淋巴的正常运行,使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引发组织病变,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失眠乏力、记忆力减弱等症状,进而还会诱发白血病和癌症的发生,对孕妇来说,过量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导致婴儿畸形的出现。为有效防止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因遵循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辐射防护三大原则——实践正当化原则、防护最优化原则和剂量限值原则。电磁防护服是一种保护孕妇、婴幼儿、人体关键部位减少受到辐射照射的有效手段。
[0003]不锈钢、铜、铝、镍等电导率高的金属纤维是传统的电磁屏蔽材料,由金属纤维编织进入布料中能够有效反射电磁辐射,然而,金属纤维制得的防护服装过于沉重,手感偏硬,不利于孕妇、婴幼儿的穿戴。对电磁防护,应不局限于金属纤维织物对电磁辐射反射的的防护,其它导电材料,吸波材料对电磁辐射的防护理论也相继提出,然而,市面上仍然缺乏应用新材料、具有轻量化和高效的电磁辐射防护面料或服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经纱、纬纱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纬纱还具有一定的磁性,经纱纬纱织布制成面料,导电性良好的经纱和纬纱构成网格状的电磁屏蔽结构,且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够将照射到面料上的电磁波吸收到导电的纤维网格中,在导电网格中传输并消耗掉,达到良好的电磁辐射屏蔽效果,此外,网格状的经纬编织布料,使得防辐射面料具有透气性,最终制成的面料兼具防辐射和透气的功能。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纤维
ꢀꢀꢀꢀꢀꢀꢀꢀꢀꢀꢀꢀꢀꢀꢀꢀꢀꢀꢀꢀꢀꢀꢀ
60~120份,石墨烯
ꢀꢀꢀꢀꢀꢀꢀꢀꢀꢀꢀꢀꢀꢀꢀꢀꢀꢀꢀꢀꢀꢀꢀꢀꢀ
5~10份,碳纳米管
ꢀꢀꢀꢀꢀꢀꢀꢀꢀꢀꢀꢀꢀꢀꢀꢀꢀꢀꢀꢀꢀꢀꢀ
10~30份,聚乙烯
ꢀꢀꢀꢀꢀꢀꢀꢀꢀꢀꢀꢀꢀꢀꢀꢀꢀꢀꢀꢀꢀꢀꢀꢀꢀ
20~30份,聚氯乙烯
ꢀꢀꢀꢀꢀꢀꢀꢀꢀꢀꢀꢀꢀꢀꢀꢀꢀꢀꢀꢀꢀꢀꢀ
20~30份,四氧化三铁
ꢀꢀꢀꢀꢀꢀꢀꢀꢀꢀꢀꢀꢀꢀꢀꢀꢀꢀꢀꢀꢀ
5~15份,碳化钨
ꢀꢀꢀꢀꢀꢀꢀꢀꢀꢀꢀꢀꢀꢀꢀꢀꢀꢀꢀꢀꢀꢀꢀꢀꢀ
5~15份,
聚丙烯腈
ꢀꢀꢀꢀꢀꢀꢀꢀꢀꢀꢀꢀꢀꢀꢀꢀꢀꢀꢀꢀꢀꢀꢀ
30~50份,二甲基甲酰胺
ꢀꢀꢀꢀꢀꢀꢀꢀꢀꢀꢀꢀꢀꢀꢀꢀ
80~100份;所述防辐射透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质量份数的聚丙烯腈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搅拌使聚丙烯腈充分溶解,配置成聚丙烯腈溶液,边搅拌边加入质量份数的四氧化三铁和碳化钨,继续搅拌3~5h,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转移到静电纺丝设备中,静电纺丝,得到混合纺丝A;步骤二:取质量份数的聚乙烯、聚氯乙烯放置于反应容器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质量份数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搅拌,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熔融台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中分散均匀,再转移到熔融纺丝机中,熔融纺丝,得到混合纺丝B;步骤三:取质量份数的混合纤维纺织成经纱;取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纺丝A和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纺丝B按质量比1:1混合纺织作为纬纱;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经纱和纬纱,根据设定的组织结构经纬密度编制成面料,得到防辐射透气面料;其中设定的组织结构经纬密度,经纱密度为150~180根/10cm,纬纱密度为180~230根/10cm。
[0006]所述混合纤维为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的混合,质量比例为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2~3:3~5:1~3。
[0007]所述银纤维直径为7~15微米;所述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
[0008]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和单壁碳纳米管的混合,质量比为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3~5:1。
[0009]所述四氧化三铁为纳米四氧化三铁粉末,所述碳化钨为纳米碳化钨粉末,纳米四氧化三铁粉末和纳米碳化钨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60纳米。
[0010]所述步骤一中,加入四氧化三铁和碳化钨的速度为0.5~10g/min,搅拌速度为120~300r/min。
[0011]所述步骤一中,静电纺丝电压为10~20KV,接收材料为无纺布,接收距离为10~15cm。
[0012]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为碳化硼改性聚酰亚胺纤维,其具体做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将等摩尔比的4,4'

二氨基

2,2'

双三氟甲基联苯和3,5

二氨基苯甲酸加到连接有分水器和冷凝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N

甲基
‑2‑
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后,再加入与二胺等摩尔的4, 4'

联苯醚四酸二酐,先在冰水浴下反应12h,后在180~190℃下反应12h,后加入质量份数为1~2倍3,5

二氨基苯甲酸的由硅烷偶联剂KH550修饰过的B4C,超声分散并交联5~12h后,湿法纺丝,得到碳化硼改性聚酰亚胺纤维。
[0013]。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混合纺丝,制成混合纤维,作为经纱,银纤维和碳纤维均匀参杂并固定在聚酰亚胺纤维中,使得经纱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聚丙烯腈、四氧化三铁和碳化钨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构成混合纺丝A,石墨烯、碳纳米管与聚乙烯、聚氯乙烯通过熔融纺丝的方式构成混合纺丝B,混合纺丝A与混合纺丝B混纺作为纬纱,使得纬纱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磁性,经纱纬纱织布制成面料,导电性良好的经纱和纬纱构成网格状的电磁屏蔽结构,且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够将照射到面料上的电磁波吸收到导电的纤维网格中,在导电网格中传输并消耗掉,达到良好的电磁辐射屏蔽效果,此外,网格状的经纬编织布料,使得防辐射面料具有透气性,最终制成的面料兼具防辐射和透气的功能。
[0015]2、本专利技术混合纤维由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按比例混纺而成,银纤维是电磁辐射屏蔽用纤维,对电磁辐射的反射,部分电磁辐射也可以在银纤维传播,从而减少电磁辐射穿过银纤维的量;碳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电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此外,碳纤维为高温烧结后的产物,具有多孔或层状结构,使得本专利技术采用碳纤维,电磁辐射照射到碳纤维上时,碳纤维不仅能够将电磁波传导走,而且电磁辐射在碳纤维多孔和层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纤维
ꢀꢀꢀꢀꢀꢀꢀꢀꢀꢀꢀꢀꢀꢀꢀꢀꢀꢀꢀꢀꢀꢀꢀ
60~120份,石墨烯
ꢀꢀꢀꢀꢀꢀꢀꢀꢀꢀꢀꢀꢀꢀꢀꢀꢀꢀꢀꢀꢀꢀꢀꢀꢀ
5~10份,碳纳米管
ꢀꢀꢀꢀꢀꢀꢀꢀꢀꢀꢀꢀꢀꢀꢀꢀꢀꢀꢀꢀꢀꢀꢀ
10~30份,聚乙烯
ꢀꢀꢀꢀꢀꢀꢀꢀꢀꢀꢀꢀꢀꢀꢀꢀꢀꢀꢀꢀꢀꢀꢀꢀꢀ
20~30份,聚氯乙烯
ꢀꢀꢀꢀꢀꢀꢀꢀꢀꢀꢀꢀꢀꢀꢀꢀꢀꢀꢀꢀꢀꢀꢀ
20~30份,四氧化三铁
ꢀꢀꢀꢀꢀꢀꢀꢀꢀꢀꢀꢀꢀꢀꢀꢀꢀꢀꢀꢀꢀ
5~15份,碳化钨
ꢀꢀꢀꢀꢀꢀꢀꢀꢀꢀꢀꢀꢀꢀꢀꢀꢀꢀꢀꢀꢀꢀꢀꢀꢀ
5~15份,聚丙烯腈
ꢀꢀꢀꢀꢀꢀꢀꢀꢀꢀꢀꢀꢀꢀꢀꢀꢀꢀꢀꢀꢀꢀꢀ
30~50份,二甲基甲酰胺
ꢀꢀꢀꢀꢀꢀꢀꢀꢀꢀꢀꢀꢀꢀꢀꢀ
80~100份;所述防辐射透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质量份数的聚丙烯腈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搅拌使聚丙烯腈充分溶解,配置成聚丙烯腈溶液,边搅拌边加入质量份数的四氧化三铁和碳化钨,继续搅拌3~5h,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转移到静电纺丝设备中,静电纺丝,得到混合纺丝A;步骤二:取质量份数的聚乙烯、聚氯乙烯放置于反应容器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质量份数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搅拌,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熔融台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中分散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隆梅
申请(专利权)人:陈隆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