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卫鹏专利>正文

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19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面料技术领域,由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氨水溶液、正硅酸乙酯制备而成;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由聚丙烯和聚多巴胺共聚后,经过季铵化试剂季铵化后得到,结构如下所示,其中,n=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材料是电的绝缘体材料,特别是涤纶、腈纶、氯纶等合成纤维,其吸湿性能差,比电阻通常很高。因此,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机件间的密切接触和摩擦,以及加工后的纺织品的相互接触、摩擦,都会造成电荷的转移以及静电的产生。
[0003]静电的存在,轻则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织物的服用性能,重则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在一些特殊环境和工作场所中,例如电子行业、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加油站、矿井等易燃易爆的场所,抗静电织物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成型纤维的表面进而获得抗静电面料是最常规、最简便的方法,但是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抗静电效果会逐渐下降。因此,开发抗静电性能强且持久的抗静电面料具有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佳,亲水性好,亲肤柔软性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静电面料,由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氨水溶液、正硅酸乙酯制备而成;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由聚丙烯和聚多巴胺共聚后,经过季铵化试剂季铵化后得到,结构如式Ⅰ所示:
[0007][0008]式中,n=500

5000;m=200

1000。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多巴胺、引发剂和聚丙烯混合,紫外光照射下熔融共混,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加入含有季铵化试剂的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乙醚沉淀,洗涤,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多巴胺、光引发剂、聚丙烯和季铵化试剂的质量比为(30

70):(0.1

0.5):20:(25

35)。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亚硫酸氢钠、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季铵化试剂选自溴乙烷、苄溴、溴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石油醚、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30

70重量份聚多巴胺、0.1

0.5重量份引发剂和20重量份聚丙烯混合,220

300nm范围的紫外光照射下,加热至220

240℃熔融共混2

4h,然后加入含有25

35重量份季铵化试剂的有机溶剂中,加热至60

80℃反应1

3h,乙醚沉淀,洗涤,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抗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加入螺杆注塑机中,加入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热熔融喷丝,在热空气作用下拉伸后,得到抗静电纤维;
[0015]S2.将改性纤维经牵伸气流牵引,吹向滚筒,并收集到平板上,依靠自身的热黏合成单层纱,均匀喷洒氨水溶液,超声加热至充分反应,无水酒精清洗一遍抽滤,干燥,得到抗静电面料。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和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0:(5

12)。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加热熔融温度为190

220℃。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氨水溶液的浓度为15

20wt%;喷洒量为0.5

0.7g/kg。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75

85℃,反应时间为3

5h。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聚多巴胺通过共聚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进一步通过季铵化试剂反应使得接枝在聚丙烯分子链上的聚多巴胺分子季铵化,从而得到阳离子型的分子结构,在制备成面料后形成导电层,降低了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加快了静电泄漏;由于聚多巴胺分子的多羟基结构,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改变了材料的表面能级、使材料表面变得柔软平滑、摩擦系数减小,从而使接触

分离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量减小,制得的面料抗静电性能优异。
[0021]本专利技术制备抗静电面料时,另加入了正硅酸乙酯和氨水溶液,在面料中均匀分布的正硅酸乙酯在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纤维中,并通过在碱性条件发生水热反应,原位生成二氧化硅,从而使得制得的面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等均明显改善,减少面料的摩擦系数,提高其亲水性能,使得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同时能得到增强。
[002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抗静电面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佳,亲水性好,亲肤柔软性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的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30重量份聚多巴胺、0.1重量份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和20重量份聚丙烯混合,220

300nm范围的紫外光照射下,加热至220℃熔融共混2h,然后加入100重量份含有25重量份溴丙烷的二甲苯中,加热至60℃反应1h,乙醚沉淀,丙酮洗涤,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
[0028]抗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将100重量份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加入螺杆注塑机中,加入5重量份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90℃熔融喷丝,在热空气作用下拉伸后,得到抗静电纤维;
[0030]S2.将改性纤维经牵伸气流牵引,吹向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由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氨水溶液、正硅酸乙酯制备而成;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由聚丙烯和聚多巴胺共聚后,经过季铵化试剂季铵化后得到,结构如式Ⅰ所示:式中,n=500

5000;m=200

1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多巴胺、引发剂和聚丙烯混合,紫外光照射下熔融共混,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加入含有季铵化试剂的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乙醚沉淀,洗涤,得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光引发剂、聚丙烯和季铵化试剂的质量比为(30

70):(0.1

0.5):20:(25

3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亚硫酸氢钠、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季铵化试剂选自溴乙烷、苄溴、溴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石油醚、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30

70重量份聚多巴胺、0.1

0.5重量份引发剂和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卫鹏
申请(专利权)人:卢卫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