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09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属于印刷设备领域。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包括保温壳、印刷腔、一对印刷部、供给部、保温层和一对油墨涂层;印刷腔设置在保温壳内,印刷腔水平方向的两侧将保温壳贯穿形成矩形通孔;一对印刷部对称设置在印刷腔两侧,印刷部与保温壳转动连接,印刷部包括印刷轮和印刷轴,印刷轮和印刷轴固定连接,印刷轮的两端与印刷腔内壁转动连接,印刷轴的两端穿过印刷腔延伸至保温壳外部并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它通过供给部中弹性密封片的动作驱动,使外部气体进入存储腔内,使位于存储腔内的油墨时刻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出现油墨长时间堆放而导致的油墨干涩的情况。墨干涩的情况。墨干涩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0003]传统印刷机器中,油墨在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干涩的情况,同时由于印刷部分的温度变化过大时,还会导致油墨在印刷锟上发生干涩,从而影响印刷质量,同时印刷后的材料表面油墨未完全干涩后,进行后续作业会使印刷面损毁,同时还会将油墨沾染在其他设备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印刷机器中,油墨在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干涩的情况,同时由于印刷部分的温度变化过大时,还会导致油墨在印刷锟上发生干涩,从而影响印刷质量,同时印刷后的材料表面油墨未完全干涩后,进行后续作业会使印刷面损毁,同时还会将油墨沾染在其他设备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包括保温壳、印刷腔、一对印刷部、供给部、保温层和一对油墨涂层;印刷腔设置在保温壳内,印刷腔水平方向的两侧将保温壳贯穿形成矩形通孔;一对印刷部对称设置在印刷腔两侧,印刷部与保温壳转动连接,印刷部包括印刷轮和印刷轴,印刷轮和印刷轴固定连接,印刷轮的两端与印刷腔内壁转动连接,印刷轴的两端穿过印刷腔延伸至保温壳外部并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油墨涂层固定在印刷腔内壁上,一对油墨涂层分别位于印刷轮相互远离的一侧,保温层对称设置在油墨涂层沿印刷腔内壁弯曲方向的两侧;供给部设置在保温壳外部,供给部通过压力渗透的方式向油墨涂层内供给油墨。
[0006]优选的,保温层靠近印刷轮的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保温灯,保温灯的沿保温层曲面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保温灯包围印刷轮外侧端面的角度大于保温层度。
[0007]优选的,供给部包括存储盒、供给组件、压力组件以及维护组件,存储盒设置在保温壳外部且靠近一个印刷轮的一侧,存储盒内设置有存储腔;供给组件设置在保温壳内且位于印刷轮相互远离的一侧,供给组件用于向油墨涂层内供给油墨;压力组件设置在存储腔内、压力组件内压力未小于大气压力时阻止油墨向油墨涂层内流动;维护组件设置在位于存储腔内,且维护组件位于压力组件靠近印刷轮的一侧,维护组件在压力组件的作用下将外部气体压入存储腔内。
[0008]优选的,供给组件包括第一供墨腔、滑动承载板、第二供墨腔、复位弹簧和第二供墨腔设置在印刷轮远离存储盒一侧的保温壳内部,滑动承载板滑动设置在第二供墨腔内,复位弹簧设置在滑动承载板与第二供墨腔远离印刷轮的一侧之间,复位弹簧分别与滑动承载板和第二供墨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二供墨腔靠近印刷轮的一侧与油墨涂层间接连通;第一供墨腔设置印刷轮在靠近存储盒一侧的保温壳内部,第一供墨腔与存储腔之间由压力组件和维护组件分隔,第一供墨腔与靠近印刷轮一侧的油墨涂层间接连通。
[0009]优选的,第二供墨腔靠近印刷轮的一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供油墨缓慢通过的第二渗透膜,第一供墨腔与靠近印刷轮的一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供油墨缓慢通过的第一渗透膜。
[0010]优选的,压力组件包括一对弹性密封片,一对弹性密封片水平对称设置在存储腔的两侧,弹性密封片呈弧形弓状设置且弹性密封片弧形弓朝向远离印刷轮的一侧,弹性密封片相互远离的一端与存储腔内壁固定连接,弹性密封片相对的一端抵接,弹性密封片相互抵接的一端比固定的一端靠近印刷轮。
[0011]优选的,维护组件包括一对弹性压缩片、排气喷头、气压腔和管路件;一对弹性压缩片水平设置在存储腔与第一供墨腔连通处的两侧,弹性压缩片与弹性密封片竖直对齐,气压腔设置在弹性压缩片内部,排气喷头固定安装在存储腔远离弹性密封片一侧的内壁上,管路件设置在排气喷头与气压腔之间,管路件将外部空气导入气压腔后在压力作用下将气压腔内压力导入排气喷头内。
[0012]优选的,管路件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单向气阀;进气管的一端与外部气体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压腔连通,排气管的一端与气压腔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喷头连通,单向气阀设置在排气管和进气管同气压腔的连通处,单向气阀与进气管的连接处仅使进气管内空气单向流入气压腔,单向气阀与排气管的连接处仅使气压腔内空气单向流入排气管。
[0013]优选的,存储盒与第二供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运输管,运输管的一端与存储腔远离印刷轮的部分连通,运输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供墨腔靠近印刷轮的部分连通;运输管中部设置有与保温壳外壁固定连接的压力阀,压力阀与第二供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压力管,压力管与第二供墨腔的连通处位于滑动承载板远离印刷轮的一侧。
[0014]优选的,印刷腔水平方向的一对矩形通孔的两侧端面对称固定设置有排风机,排风机启动后将印刷腔内部与保温壳外部环境分隔开。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排风机使印刷腔内温度变化程度降低,同时利用排风机还能够达到取出印刷材料表面杂物以及使印刷材料在印刷后表面油墨快速干涩的目的。
[0016]2.通过设置供给部,使第一供墨腔和第二供墨腔内的油墨能够及时补充,避免出现因油墨供应短缺导致材料印刷不清晰以及材料报废的情况。
[0017]3.通过供给部中弹性密封片的动作驱动,使外部气体进入存储腔内,使位于存储腔内的油墨时刻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出现油墨长时间堆放而导致的油墨干涩的情况。
[0018]4.通过设置保温灯,能够对附着在印刷轮上的油墨进行加热,避免出现印刷轮转速过快导致油墨干涩的情况,提高了印刷材料的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 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 切面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 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保温壳10;印刷轮11;印刷轴12;印刷腔13;存储盒20;运输管21;压力阀22;压力管23;保温层30;保温灯31;油墨涂层32;进气管40;排气管41;单向气阀42;弹性密封片43;弹性压缩片44;第一供墨腔45;排气喷头46;存储腔47;气压腔48;滑动承载板50;第二供墨腔51;第二渗透膜52;复位弹簧53;排风机60;第一渗透膜6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包括保温壳10、印刷腔13、一对印刷部、供给部、保温层30和一对油墨涂层32;印刷腔13设置在保温壳10内,印刷腔13水平方向的两侧将保温壳10贯穿形成矩形通孔;一对印刷部对称设置在印刷腔13两侧,印刷部与保温壳10转动连接,印刷部包括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壳(10)、印刷腔(13)、一对印刷部、供给部、保温层(30)和一对油墨涂层(32);印刷腔(13)设置在保温壳(10)内,印刷腔(13)水平方向的两侧将保温壳(10)贯穿形成矩形通孔;一对印刷部对称设置在印刷腔(13)两侧,印刷部与保温壳(10)转动连接,印刷部包括印刷轮(11)和印刷轴(12),印刷轮(11)和印刷轴(12)固定连接,印刷轮(11)的两端与印刷腔(13)内壁转动连接,印刷轴(12)的两端穿过印刷腔(13)延伸至保温壳(10)外部并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油墨涂层(32)固定在印刷腔(13)内壁上,一对油墨涂层(32)分别位于印刷轮(11)相互远离的一侧,保温层(30)对称设置在油墨涂层(32)沿印刷腔(13)内壁弯曲方向的两侧;供给部设置在保温壳(10)外部,供给部通过压力渗透的方式向油墨涂层(32)内供给油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保温层(30)靠近印刷轮(11)的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保温灯(31),保温灯(31)的沿保温层(30)曲面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保温灯(31)包围印刷轮(11)外侧端面的角度大于保温层(3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供给部包括存储盒(20)、供给组件、压力组件以及维护组件,存储盒(20)设置在保温壳(10)外部且靠近一个印刷轮(11)的一侧,存储盒(20)内设置有存储腔(47);供给组件设置在保温壳(10)内且位于印刷轮(11)相互远离的一侧,供给组件用于向油墨涂层(32)内供给油墨;压力组件设置在存储腔(47)内、压力组件内压力未小于大气压力时阻止油墨向油墨涂层(32)内流动;维护组件设置在位于存储腔(47)内,且维护组件位于压力组件靠近印刷轮(11)的一侧,维护组件在压力组件的作用下将外部气体压入存储腔(4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供给组件包括第一供墨腔(45)、滑动承载板(50)、第二供墨腔(51)、复位弹簧(53)和第二供墨腔(51)设置在印刷轮(11)远离存储盒(20)一侧的保温壳(10)内部,滑动承载板(50)滑动设置在第二供墨腔(51)内,复位弹簧(53)设置在滑动承载板(50)与第二供墨腔(51)远离印刷轮(11)的一侧之间,复位弹簧(53)分别与滑动承载板(50)和第二供墨腔(5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供墨腔(51)靠近印刷轮(11)的一侧与油墨涂层(32)间接连通;第一供墨腔(45)设置印刷轮(11)在靠近存储盒(20)一侧的保温壳(10)内部,第一供墨腔(45)与存储腔(47)之间由压力组件和维护组件分隔,第一供墨腔(45)与靠近印刷轮(11)一侧的油墨涂层(32)间接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同步印刷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鸣杨仲件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鸣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