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04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包括:处理器外壳、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固定在处理器外壳的底面四角处,所述第二散热片分布在第一散热片形成的区域中,且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片。所述处理器外壳、散热片的外表面均具有散热涂层,该散热涂层由导热层、过渡层和辐射散热层组成。该导热层由丙烯酸酯乳液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碳纳米管组成。该辐射散热层由氟碳乳液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氧化石墨烯组成,所述过渡层由丙烯酸酯乳液、氟碳乳液共同的固化膜基体以及分布在其中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器具有散热效率更高、速率更快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数字音频处理器的散热能力。频处理器的散热能力。频处理器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媒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数字音频处理器是一种数字化的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它先将多通道输入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一系列可调谐的算法处理,再通过数模转换输出多通道的模拟信号。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数字音频处理器中布置了大量的用电元件,导致数字音频处理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热较多,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向外界散失,容易引起设备故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0004]为克服上述问题,一些数字音频处理器在外壳上设置了散热孔,或者给数字音频处理器配置散热器,但上述的方式的散热效果仍然有限,原因之一在于普遍采用的非金属材质的外壳的散热性较差,导致数字音频处理器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快速地通过外壳散发向外界环境中。另外,散热器本身运行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设备周围环境的温度较高,不利于设备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热传递,也造成了数字音频处理器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通过从设备结构和施加具有特殊散热功能的涂层两方面同时对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改进,具有散热效率更高、速率更快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数字音频处理器的散热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包括:处理器外壳、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固定在处理器外壳的底面四角处,所述第二散热片呈阵列式分布在第一散热片形成的区域中,且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片,从而使第二散热片悬挂固定在处理器外壳的底面上。所述处理器外壳、散热片等载体的外表面均具有散热涂层,该散热涂层从所述载体表面向外依次由导热层、过渡层和辐射散热层组成。其中:所述导热层由丙烯酸酯乳液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碳纳米管组成;所述辐射散热层由氟碳乳液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氧化石墨烯组成,所述过渡层由丙烯酸酯乳液、氟碳乳液共同的固化膜基体以及分布在其中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材质为铝合金,其兼具良好的导热能力和轻质特点。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为“十”字形结构、“X”形结构、“Y”形结构等中的任意一种,其可以在所述辐射散热层的作用下同时向多个方向辐射散热,提供散热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翅片上均开设有气流孔,以便于空气通过进行对流散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将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碳纳米管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处理,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得导热层乳液。
[0012](2)将水性氟碳乳液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进行超声分散处理,使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得辐射散热层乳液。
[0013](3)将所述导热层乳液和辐射散热层乳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混合乳液涂覆在所述载体表面后进行加热固化处理,使混合乳液中的水分逐渐挥发,形成从所述载体表面向外依次分布的导热层、过渡层和辐射散热层组成的散热涂层。
[0014]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碳纳米管、硅烷偶联剂的比例为15~28重量份:3~5重量份:1.5~4重量份。可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等中的任意一种。通过所述硅烷偶联剂使碳纳米管与丙烯酸酯乳液分子之间进行偶联,从而在所述的混合乳液成膜的过程中丙烯酸酯乳液携带碳纳米管向载体表面运动,形成贴附在载体表面的导热层。
[0015]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氟碳乳液和氧化石墨烯的比例为10~25重量份:3~7重量份。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羧基、酯基等含氧官能团。其可以与所述氟碳乳液分子上的羟基等官能团结合,从而使氧化石墨烯与氟碳乳液分子结合,从而在所述的混合乳液成膜的过程中氟碳乳液携带氧化石墨烯向导热层上方运动,形成所述辐射散热层。同时,还有利于使氧化石墨烯更好地铺展开,提高辐射散热面。
[0016]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导热层乳液和辐射散热层乳液的重量份比为1:1.2~1.35。
[0017]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加热固化处理的温度为90~115℃,时间为20~30min。通过加热固化使分层形成的导热层、过渡层、辐射散热层固化成膜。
[0018]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混合乳液还包括分散剂0.05~0.15重量份、成膜助剂0.2~0.25重量份、流平剂0.2~0.3重量份、消泡剂0.15~0.5重量份等辅助外加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成膜助剂包括十二碳醇酯等,所述流平剂包括丙烯酸酯、硅油等。所述分散剂包括六偏磷酸钠等,所述消泡剂包括聚硅氧烷消泡剂等。所述辅助外加剂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部分使用或不使用,本专利技术不再赘述。
[0019]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为改性碳纳米管,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碳纳米管和Cu
2+
源分散在溶剂中,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完成后分离出固体产物后烘干,即得改性碳纳米管,该改性碳纳米管表面附着有铜单质颗粒。
[0020]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和Cu
2+
的摩尔比为1:1.2~1.5。通过仍然溶剂热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负载金属铜单质,其可以起到阻隔碳纳米管相互接触,减小碳纳米管的团聚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扩展碳纳米管的传热位点。
[0021]进一步地,所述Cu
2+
源包括硝酸铜、醋酸铜等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溶剂包括乙醇、丙醇等中的任意一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220~240℃,时间为8~10小时。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数字音频处理器不仅设计了具有特殊构造的散热片,并在散热片和处理器外壳表面和散热片表面施加了散热涂层,从而对数字音频处理器从结构和材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了改进,使数字音频处理器具有散热效率更高、速率更快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数字音频处理器的散热能力。其主要原因在于:
[0025]首先,本专利技术在处理器外壳的下方设计了两种不同规格的散热片,其中第一散热片固定在处理器外壳底面的四角处,其既可以起到散热作用,同时又能够将处理器外壳支撑至一定高度,使处理器外壳的底面露出,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在处理器外壳底面上设置了悬空的第二散热片,所述其可以将处理器外壳底面上的热量向多个方向散热,而第二散热片下端的空间可以允许空气流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其中,包括:处理器外壳;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固定在处理器外壳的底面四角处;以及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呈阵列式分布在第一散热片形成的区域中,且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片;所述处理器外壳、散热片的外表面作为载体具有散热涂层,该散热涂层从所述载体表面向外依次由导热层、过渡层和辐射散热层组成;其中:所述导热层由丙烯酸酯乳液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碳纳米管组成;所述辐射散热层由氟碳乳液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氧化石墨烯组成;所述过渡层由丙烯酸酯乳液、氟碳乳液共同的固化膜基体及分布在其中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材质为铝合金;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的结构包括:“十”字形、“X”形、“Y”形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翅片上均开设有气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碳纳米管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处理,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得导热层乳液;(2)将水性氟碳乳液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进行超声分散处理,使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丙烯酸酯乳液中,得辐射散热层乳液;(3)将所述导热层乳液和辐射散热层乳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混合乳液涂覆在所述载体表面后进行加热固化处理,使混合乳液中的水分逐渐挥发,形成从所述载体表面向外依次分布的导热层、过渡层和辐射散热层组成的散热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散热涂层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碳纳米管、硅烷偶联剂的比例为15~28重量份:3~5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艳艳杨颂迟峥宇庄绪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