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板组合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板组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学储能产品在市场上也日渐成熟。其中动力电池包是电化学储能产品的研发核心,每一个电池包是由多个电池模组组成,每个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串并联组成。
[0003]近年来,为了提高储能系统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包的电池一般采用方形铝壳大电芯,此类电池的特点是厚度较厚、高度较高,整体尺寸较大。而市场上对高倍率运行电化学储能系统保持需求,高倍率运行对电池单体的要求较高,运行过程中发热严重,特别是采用方形铝壳大电芯的情况下,控制电池在运行中的温升及发热均衡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0004]传统储能电池包通常采用在电池底部增加散热板换热的散热方式,该方式一般用于低倍率运行、发热较少的电化学储能产品上。方形铝壳大电芯在高倍率运行工况下上下部温差较大,电池的温度一致性无法保证,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温度一致性也更难控制,极大影响储能产品整体的运行寿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液冷板和侧液冷板;所述底液冷板水平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与每个电池的底面密切接触;所述侧液冷板竖直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中间,与每个电池的一个大面密切接触;所述底液冷板和所述侧液冷板均为一体板,各自的冷却通道为一体型流道,且相邻两根流道的流道方向设置为一进一出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通所述底液冷板和所述侧液冷板之间的流道,使冷却液可同时循环流经所述底液冷板和所述侧液冷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总水咀和出液总水咀,所述底液冷板的上面板上设置有分流进水咀和分流出水咀;所述侧液冷板的侧面不同高度处分别设置有进液水咀和出液水咀;所述连接管包括两根,一根的两端分别接分流进水咀和进液水咀,另一根的两端分别接分流出水咀和出液水咀,实现冷却液从所述底液冷板分流到所述侧液冷板,两块液冷板的冷却通道呈并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水咀设置在所述侧液冷板侧面的上端,所述出液水咀设置在所述侧液冷板侧面的下端,流经所述侧液冷板的冷却液由顶部进入从底部流出;或者,所述进液水咀设置在所述侧液冷板侧面的下端,所述出液水咀设置在所述侧液冷板侧面的上端,流经所述侧液冷板的冷却液由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石本星,刘轶豪,向德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