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00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待处理粉尘通过过滤吸附层,以过滤除去其中直径4μm以上颗粒,再将粉尘通过若干层水幕帘,以吸附过滤粉尘中更小直径的颗粒,最后将粉尘通过水珠雾化区,雾化区设置附着结构,其中,雾状水珠与小颗粒金属粉尘以液包状态的液包物结合并附着在附着结构上,在重力作用下液包物从附着结构上脱离并被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种过滤方式达到复合除尘,对不同直径金属粉尘颗粒物分过滤室处理,极为高效,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营成本低,其主要过滤物质是水,无需使用难获取的过滤物质。无需使用难获取的过滤物质。无需使用难获取的过滤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零件制造工厂,日常工作中的打磨、抛光会产生大量粉尘,危害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当工作车间中粉尘浓度过高时,非常容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如何高效解决粉尘问题,成为了制造以及打磨抛光车间的首要问题。
[0003]传统的粉尘处理方法包括布袋除尘、静电吸附除尘、旋风分离除尘等。但是这些处理方法没有考虑到实际环境操作以及经济性;此外,现有传统的水幕除尘存在除尘效率不高,以及雾化喷头易堵塞等问题,会严重降低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金属粉尘颗粒物收集处理问题,提供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以及方法,通过三部分处理区域或过程,对金属粉尘进行三次颗粒捕集,以达到国家对于工业粉尘中的颗粒物排放要求。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粉尘初过滤室、水幕过滤室以及雾化吸附室;所述粉尘初过滤室的室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粉尘初过滤室与水幕过滤室通过第一风孔导通,所述粉尘初过滤室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第一风孔之间设有过滤吸附层;所述水幕过滤室与雾化吸附室通过第二风孔导通,且所述水幕过滤室顶部且位于第一风孔与第二风孔的气流通道的正上方设有水幕喷头;所述第二风孔位于雾化吸附室的底部,所述雾化吸附室顶部设有出风口,且所述雾化吸附室内壁上且以第二风孔与出风口的气流通道为轴心均布若干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底侧设有若干雾化喷头;
[0006]所述水幕过滤室、雾化吸附室底部均设有出液孔,所述粉尘初过滤室底部设有可开合的排尘口。
[0007]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磁性污水箱,该磁性污水箱底部通过钢板或铝板间隔出夹层,该夹层内安装有永久性磁铁;所述粉尘初过滤室、水幕过滤室以及雾化吸附室设置在磁性污水箱上;其中,所述排尘口、出液孔均与磁性污水箱内部导通,所述磁性污水箱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对接所述水幕喷头、雾化喷头,所述管道上设有水泵。
[0008]优选地,所述磁性污水箱底部设有带盖可闭合的排污口,且所述磁性污水箱内设有将污泥收集到排污口的刮泥板。
[0009]优选地,所述粉尘初过滤室、水幕过滤室以及雾化吸附室设置在磁性污水箱上。
[0010]优选地,一粉尘初过滤室和一水幕过滤室构成集成单元;其中,以所述雾化吸附室为中心对称设置至少一所述集成单元。
[0011]优选地,所述过滤吸附层由多层过滤吸附网构成,在进风口至第一风孔的气流方
向上,各层过滤吸附网的过滤孔径为由大到小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过滤吸附网由横纵交织的磁性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过滤吸附网的过滤孔径为4~10μm。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待处理粉尘通过过滤吸附层,以过滤除去其中直径4μm以上颗粒;
[0015](2)将步骤(1)中过滤后的粉尘通过若干层水幕帘,以吸附过滤粉尘中更小直径的颗粒;
[0016](3)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粉尘通过水珠雾化区,雾化区设置附着结构,其中,雾状水珠与小颗粒金属粉尘以液包状态的液包物结合并附着在附着结构上,在重力作用下液包物从附着结构上脱离并被收集。
[0017]优选地,所述过滤吸附层由多层过滤吸附网构成,在气流通过方向上,各层过滤吸附网的过滤孔径为由大到小设置。
[0018]优选地,所述过滤吸附网由横纵交织的磁性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过滤吸附网的过滤孔径为4~10μm。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对不同直径金属粉尘颗粒物分过滤室处理,极为高效,并且本专利技术运营成本低,其主要过滤物质是水,无需使用难获取的过滤物质;
[0021](2)本专利技术装置简单,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人工操作,并且可以循环回收利用,节省成本;
[0022](3)本专利技术装置将三种不同过滤方式集于一体化,减少装置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处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仰视剖面图;
[0026]图4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如图1~4所示,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处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仰视剖面图;图4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粉尘初过滤室101、水幕过滤室102以及雾化吸附室103;所述粉尘初过滤室101的室壁上设有进风口1,所述粉尘初过滤室101与水幕过滤室102通过第一风孔11导通,所述粉尘初过滤室101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和第一风孔11之间设有过滤吸附层2;所述水幕过滤室102与雾化吸附室103通过第二风孔12导通,且所述水幕过滤室102顶部且位于第一风孔11与第二风孔12
的气流通道的正上方设有水幕喷头5;所述第二风孔12位于雾化吸附室103的底部,所述雾化吸附室103顶部设有出风口8,且所述雾化吸附室103内壁上且以第二风孔12与出风口8的气流通道为轴心均布若干导流隔板3,所述导流隔板3底侧设有若干雾化喷头4;所述水幕过滤室102、雾化吸附室103底部均设有出液孔(图中省略视图),所述粉尘初过滤室101底部设有可开合的排尘口(图中省略标号)。
[003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生产车间内打磨、抛光所产生得粉尘由进风口1泵入并在粉尘初过滤室101中通过过滤吸附层2,过滤吸附层2对粉尘中的较大颗粒进行过滤吸附,过滤吸附层2上的大颗粒金属粉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堆积,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底部,底部设有设有可开合的排尘口,或者圆孔排灰结构,在该结构控制下,定时打开将底部金属粉尘排出。经过初步过滤后的粉尘由第一风孔11进入到水幕过滤室102中,水幕过滤室102的水幕喷头5向下喷出若干层水幕墙或水幕帘,粉尘在通过水幕帘的过程中,水幕对于直径较小的金属粉尘进行吸附过滤。得到进一步进化的粉尘通过第二风孔12进入到雾化吸附室103中,并且气流由下而上运行,雾化吸附室103中雾化喷头4喷出的水雾与粉尘中剩余的细微颗粒结合,形成“液包”状态,在重力作用下附着在导流隔板3上并最终从雾化吸附室103底部出液孔流出,粉尘经过完全过滤后的洁净空气由出风口8排出。
[003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行初步过滤的过滤吸附层2由多层过滤吸附网构成,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中防爆颗粒物的捕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粉尘初过滤室、水幕过滤室以及雾化吸附室;所述粉尘初过滤室的室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粉尘初过滤室与水幕过滤室通过第一风孔导通,所述粉尘初过滤室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第一风孔之间设有过滤吸附层;所述水幕过滤室与雾化吸附室通过第二风孔导通,且所述水幕过滤室顶部且位于第一风孔与第二风孔的气流通道的正上方设有水幕喷头;所述第二风孔位于雾化吸附室的底部,所述雾化吸附室顶部设有出风口,且所述雾化吸附室内壁上且以第二风孔与出风口的气流通道为轴心均布若干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底侧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水幕过滤室、雾化吸附室底部均设有出液孔,所述粉尘初过滤室底部设有可开合的排尘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磁性污水箱,该磁性污水箱底部通过钢板或铝板间隔出夹层,该夹层内安装有永久性磁铁;所述粉尘初过滤室、水幕过滤室以及雾化吸附室设置在磁性污水箱上;其中,所述排尘口、出液孔均与磁性污水箱内部导通,所述磁性污水箱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对接所述水幕喷头、雾化喷头,所述管道上设有水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污水箱底部设有带盖可闭合的排污口,且所述磁性污水箱内设有将污泥收集到排污口的刮泥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初过滤室、水幕过滤室以及雾化吸附室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斌吴敬宇江超季逸凡倪铭宏路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品安全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