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98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包括其内设空腔、其上设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池空腔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带进水装置的进水池和带出水装置的出水池,进水池和出水池通过隔板上低于池顶的溢流口连通,出水池设有滤料输入管,进水池设有滤料输出管,输入的漂浮滤料漂浮于空腔上部。通过漂浮滤料添加、排出与过滤作业相互独立,以及漂浮滤料添加及排出、过滤作业的连续运行,和滤料的离线冲洗,大大提高混合液沉淀、过滤分离效果,具有能耗低、投资及运行成本低,控制管理简单等特点。控制管理简单等特点。控制管理简单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属于过滤设备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0002]过滤是最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之一,根据过滤介质的形式可分为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其中的深层过滤采用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陶粒等颗粒滤料作为过滤介质。常规过滤过程包括:过滤和反冲洗两个部分,过滤是通过滤料拦截混合液中的固相,之后再通过反冲洗将滤料中的固相排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由于反冲洗与过滤不能同时进行,因此过滤只能采用间歇式作业的方式进行。同时,反冲洗过程针对的是全部滤料,需要配备大功率水泵或风机才能进行,不仅能耗高,而且冲洗效率较为低下,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供一种连续作业的过滤技术,降低过滤设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深层过滤采用的间歇式作业,所带来的过滤效率低下,以及能耗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包括其内设空腔、其上设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池空腔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带进水装置的进水池和带出水装置的出水池,进水池和出水池之间通过隔板上低于池顶的溢流口连接,出水池设有滤料输入装置,进水池设有滤料输出装置,输入的漂浮滤料漂浮于空腔上部。
[0005]运行过程中混合液的固液分离过程为:混合液经进水装置进入进水池下部沉淀区,其中的一部分固相沉淀至池底经排泥装置排出,含有剩余固相的混合液进入进水池上部过滤区,越过隔板上部的溢流口进入出水池上部过滤区,剩余固相被拦截在这两个过滤区并随滤料输出装置排出,净水进入出水池下部清水区,经出水装置排出,从而完成混合液的连续固液分离。
[0006]运行过程中漂浮滤料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为:漂浮滤料通过滤料输入装置加入到出水池下部,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翻越隔板上部的溢流口进入进水池内,在上部漂浮滤料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滤料在移动过程中拦截混合液中的固相,通过滤料输出装置将含有固相的滤料排出,含有固相的漂浮滤料在过滤池外部进行清洗后再通过滤料输入装置加入出水池内,从而完成漂浮滤料的连续输入和输出。
[0007]所述进水池在漂浮滤料下界面以下部分为进水池下部沉淀区、在漂浮滤料下界面以上部分为进水池上部过滤区,以便通过沉淀分离一部分混合液中的固相,减少过滤分离的负荷。
[0008]所述进水池下部沉淀区设有排泥装置,排泥方式包括重力排泥和机械排泥,其中重力排泥为在进水池下部沉淀区底部设排泥管、阀门等现有重力排泥装置,机械排泥为在
进水池下部沉淀区设泵、气提装置等现有机械排泥装置;以便排出沉淀分离的含有大量固相的污泥。
[0009]所述进水池上部过滤区内设有滤料输出装置,滤料输出方式包括重力输出滤料和机械输出滤料,其中重力输出滤料为在进水池上部过滤区设滤料输出管、阀门等现有重力出料装置,机械输出滤料为在进水池上部过滤区设泵、气提装置等现有机械出料装置;以便排出含有大量固相的漂浮滤料。
[0010]所述滤料输出管的内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喇叭口,以方便收集和排出含有固相的漂浮滤料。
[0011]所述出水池在漂浮滤料下界面以下为出水池下部清水区、在漂浮滤料下界面以上为出水池上部过滤区;以便防止漂浮滤料经出水装置排出。
[0012]所述出水池设滤料输入装置,滤料输入装置的出口位于出水池下部,滤料输人方式包括重力输人滤料和机械输入滤料,其中重力输入滤料为在出水池设滤料输入管、料斗等现有重力加料装置,机械输入滤料为在出水池设泵、螺旋输送机等现有机械加料装置;以便添加洁净的漂浮滤料。
[0013]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的出口位于进水池下部,进水方式包括重力进水和机械进水,其中重力进水包括重力流管道或连接其他水池的开口等现有重力进水装置,机械进水包括泵等现有机械进水装置;以方便混合液进入进水池。
[001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的进口位于出水池下部,出水方式包括重力出水和机械出水,其中重力出水包括重力流管道或连接其他水池的开口等现有重力出水装置,机械出水包括泵等现有机械出水装置;以方便净水排出出水池。
[0015]所述滤料选择比重低于混合液液相的现有固体材料,包括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有机无机复合填料。
[0016]所述的混合液的液相包括液态有机物、液态无机物和液态有机无机混合物,如水、油、酒精、酸溶液、碱溶液、盐溶液等。
[0017]所述的漂浮滤料具有吸附功能,漂浮滤料吸附混合液中的溶解态物质。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1)运行过程中混合液的固液分离过程和漂浮滤料的输入和输出过程相互独立,因此两个过程均可以连续运行、也均可间歇运行,更能适应生产的需要,管理和控制更简单。
[0019](2)运行过程中漂浮滤料的移动方向与混合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实现逆向作业,从而使得滤料输出装置排出的漂浮滤料拦截和去除更多的固相,使得经过过滤区后进入清水区的液体含有更少的固相,大大提过滤分离效果好。
[0020](3)混合液进入进水池后一部分固相在进水池下部沉淀区沉淀,形成含有大量固相的底泥并通过排泥装置排出,减少进入进水池上部过滤区和出水池上部过滤区的固相,减少漂浮滤料的清洗量,减少漂浮滤料的输入和输出量。
[0021](4)漂浮滤料的清洗作业在滤池外进行,且清洗过程仅针对排出的漂浮滤料,滤料清洗过程更为节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包括:其内设空腔、其上设进水装置2和出水装置12的过滤池3,其特征在于过滤池3空腔内设有隔板8,该隔板8将空腔分隔为带进水装置2的进水池4和带出水装置12的出水池11,进水池4和出水池11之间通过隔板8上低于池顶的溢流口连接,出水池11设有滤料输入装置10,进水池设有滤料输出装置6,输入的漂浮滤料7漂浮于空腔上部。
[0025]运行过程中混合液的固液分离过程为:混合液经进水装置2进入进水池4下部沉淀区,其中的一部分固相沉淀至池底经排泥装置1排出,含有剩余固相的混合液进入进水池4上部过滤区,越过隔板8上部的溢流口进入出水池11上部过滤区,剩余固相被拦截在这两个过滤区并随滤料输出装置6排出,净水进入出水池11下部清水区,经出水装置12排出,从而完成混合液的连续固液分离。
[0026]运行过程中漂浮滤料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为:漂浮滤料7通过滤料输入装置10加入到出水池11下部,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翻越隔板8上部的溢流口进入进水池4内,在上部漂浮滤料7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漂浮滤料7在移动过程中拦截混合液中的固相,通过滤料输出装置6将含有固相的漂浮滤料7排出,含有固相的漂浮滤料7在过滤池3外部进行清洗后再通过滤料输入装置10加入出水池内,从而完成漂浮滤料7的连续输入和输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包括其内设空腔、其上设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的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池空腔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带进水装置的进水池和带出水装置的出水池,进水池和出水池通过隔板上低于池顶的溢流口连通,出水池设有滤料输入装置,进水池设有滤料输出装置,输入的漂浮滤料漂浮于空腔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在漂浮滤料下界面以下部分设为沉淀区、在漂浮滤料下界面以上部分设为过滤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设有排泥装置,该排泥装置包括设于沉淀区底部的由排泥管、阀门构成的重力排泥装置;或者为设于沉淀区底部的由排泥泵或气提装置、排泥管构成的机械排泥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滤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内设有滤料输出装置,该滤料输出装置包括设于过滤区的由滤料输出管、阀门构成的重力输出装置;或者设于过滤区的由泵或气提装置、滤料输出管构成的机械出料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学尧杨易邦刘家文谢朝晖李二双余仲勋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