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冉福全专利>正文

振动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93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振动式发电装置,具有基体、永磁体、导磁体和感应线圈,其特征是具有偶数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和导磁体共同拼合固定成一个磁力环,磁力环中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夹置有一个导磁体,磁力环中相邻永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磁力环的上部环体具有圆弧段,在基体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穿过磁力环圆弧段圆心的芯轴,在磁力环的环心处设置有钩挂结构,所述钩挂结构活动套置于所述芯轴上,所述钩挂结构具有与磁力环的下部环体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感应线圈套置于磁力环的上部环体的圆弧段上并与该圆弧段环体松配合,所述感应线圈与基体固定连接。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较,本装置的结构更为简单,工作更为稳定,使用寿命也更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尤其是一种振动式的微型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9127396.6号公开了一种手持电控装置的位移发电结构,该位移发电结构的发电单元主要由外壳、感应线圈、固定导磁体、永久磁铁、可动动块、可动导磁体构成,由固定导磁体、可动导磁体与永久磁铁构成封闭磁路,感应线圈绕设于固定导磁体或永久磁铁上,发电单元工作时,可动导磁体受外力振动而产生位移,使磁路磁阻产生变化,进而使感应线圈因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能,并经检波整流装置整流后对蓄电装置充电;同时,利用磁力吸引或复位弹簧能够让可动导磁体复位。该装置可以对电路供电或对二次蓄电装置进行充电,进而免除对电器的充电或减少充电周期,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该发电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可动导磁体依靠磁力吸引或复位弹簧实现复位,其运动范围不能太大,因此发电装置产生的感应电流也相应较小,该发电结构也就仅能应用于无线电脑鼠标或遥控器等耗电量极小的产品中。所以,上述现有装置仍然存在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振动式发电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电量较大的振动式发电装置。本技术的振动式发电装置具有基体、永磁体、导磁体和感应线圈,其特征是具有偶数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和导磁体共同拼合固定成一个磁力环,磁力环中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夹置有一个导磁体,磁力环中相邻永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所述磁力环的上部环体具有圆弧段,在基体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穿过磁力环圆弧段圆心的芯轴,在磁力环的环心处设置有钩挂结构,所述钩挂结构活动套置于所述芯轴上,所述钩挂结构具有与磁力环的下部环体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感应线圈套置于磁力环的上部环体的圆弧段上并与该圆弧段环体松配合,所述感应线圈与基体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中,上述磁力环可以是圆环,但也可以是非全圆的封闭环体,如仅在环体的中上部采用圆弧段,而环体的下部采用非圆弧段的封闭环体。所说的导磁体可以由常见的软铁等磁传导材料充当。当设置的永磁体为偶数个,且在相邻的永磁体之间均夹置导磁体时(亦即永磁体和导磁体交错设置),就可以选择永磁体的磁极排列,实现磁力环中相邻永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在该磁力环中,在磁极相对的相邻永磁体作用下,位于二相邻永磁体之间的导磁体所在位置处将产生极强的磁场。另外,由于上述钩挂结构设置在磁力环的环心位置处,且通过连接臂与磁力环的下部环体固定连接,这样,当其钩挂在横向设置的芯轴上时,该钩挂结构就与磁力环一起构成了一个悬挂在芯轴上的钟摆式结构,即在外部振动力的作用下,连接臂能够以上述芯轴为转轴实现偏转,磁力环上的各段环体则可绕芯轴的轴心转动一定的角度。同时,在连接臂和磁力环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连接臂和磁力环会发生回转,从而使连接臂以芯轴为转轴来回地偏转,磁力环则以芯轴的轴心为中心来回转动一定角度。此处,所设置的上述钩挂结构可以是挂钩或挂环等类似结构。在本技术中,由于感应线圈套置于磁力环的圆弧段上并与该圆弧段环体松配合,,虽然感应线圈固定于基体上,即感应线圈不能运动,但是,当磁力环以芯轴的轴心为中心来回转动时,套置在环体上的感应线圈则与之发生相对运动并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并向外输出,达到发电的目的。与上述现有装置相类似,输出的电流经外设的检波整流装置整流后,就能够对用电器供电,也可为其蓄电装置充电。为了增大上述悬挂在芯轴上的钟摆式结构的运动惯性,还可以在本装置中增设配重块,此时,所设置的配重块既可以固定在连接臂上,也可以固定在磁力环的下部环体上。在本技术中,之所以将感应线圈套置于磁力环的上部环体圆弧段上,是为了避免感应线圈对连接臂和磁力环的运动造成阻碍。此处所说的上部环体是指环体底部以上的部位,即约为环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部位,若磁力环的转动角度较大,如±90°左右,则可仅在环体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套置感应线圈。此外,本技术中的基体可以是基板或壳体等等。在本技术中,为了减低钩挂装置与芯轴之间的磨擦阻力,使磁力环的转动更为顺畅,还可以在钩挂结构与芯轴之间衬垫轴承或滚珠等减小摩擦力的部件。同时,所设置的感应线圈可以是一个,但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即让上述感应线圈由二个或多个子线圈共同构成。在后一种情形下,可以将各个子线圈都固定在基体上,并且以并列方式套置在磁力环的环体上(即分别套置在环体的不同环段上)。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发电装置中的磁力环可以产生较大幅度的运动,且磁力环中的导磁体所在位置处具有极强的磁场,从而可以使感应线圈产生较强的感应电流并向外输出,输出的电流经外设的检波整流装置处理后,就能够给手机等用电量略大的用电器供电或充电,并确保不会因电量耗尽而造成使用中断的不利情况。同时,本技术的发电装置结构更为简单,其用途也更为广泛,所设置的钟摆式动力结构十分敏感,利用坐车、行走、工作时产生的轻微振动就能使其运动,相应使感应线圈产生电流。本发电装置中没有弹簧等会在长期工作中疲劳、损坏的部件,从而使装置的工作更为稳定,使用寿命也更长。本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振动式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动式发电装置具有基体1、永磁体2、导磁体3和感应线圈4,其特征是具有偶数个永磁体(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八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2和导磁体3共同拼合固定成一个磁力环5,磁力环5中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夹置有一个导磁体,磁力环5中相邻永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所述磁力环5的上部环体具有圆弧段(在本实施例中,由永磁体2和导磁体3拼合的磁力环5为圆环形,因此环体的各段均为圆弧段),在基体1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穿过磁力环圆弧段圆心(本例中即为圆环形磁力环的环心)的芯轴6,在磁力环5的环心处设置有钩挂结构7,所述钩挂结构7活动套置于所述芯轴6上,所述钩挂结构7具有与磁力环5的下部环体固定连接的连接臂8,所述感应线圈4套置于磁力环5的上部环体的圆弧段上并与该圆弧段环体松配合,所述感应线圈4与基体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的发电装置中,基体1直接由装置的壳体充当;在钩挂结构7与芯轴6之间衬垫有轴承9,以减小运动磨擦力。此处,所采用的钩挂装置7为挂钩。同时,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感应线圈4由七个子线圈构成,各子线圈均固定在基体1上且以并列方式套置在磁力环5的环体上。另外,本实施例还在连接臂8上固定了配重块10,以增大连接臂8及磁力环5的运动惯性。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式发电装置,具有基体、永磁体、导磁体和感应线圈,其特征是具有偶数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和导磁体共同拼合固定成一个磁力环,磁力环中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夹置有一个导磁体,磁力环中相邻永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所述磁力环的上部环体具有圆弧段,在基体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穿过磁力环圆弧段圆心的芯轴,在磁力环的环心处设置有钩挂结构,所述钩挂结构活动套置于所述芯轴上,所述钩挂结构具有与磁力环的下部环体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感应线圈套置于磁力环的上部环体的圆弧段上并与该圆弧段环体松配合,所述感应线圈与基体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发电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式发电装置,具有基体、永磁体、导磁体和感应线圈,其特征是具有偶数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和导磁体共同拼合固定成一个磁力环,磁力环中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夹置有一个导磁体,磁力环中相邻永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所述磁力环的上部环体具有圆弧段,在基体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穿过磁力环圆弧段圆心的芯轴,在磁力环的环心处设置有钩挂结构,所述钩挂结构活动套置于所述芯轴上,所述钩挂结构具有与磁力环的下部环体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感应线圈套置于磁力环的上部环体的圆弧段上并与该圆弧段环体松配合,所述感应线圈与基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冉福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