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93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加湿筒,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端设置有水处理箱,所述排气管的排污管固定连通于水处理箱且延伸至水处理箱的水中,所述水处理箱中还设置有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压水管向旋转水套内腔高压注水,水雾得以从雾化器处喷出,并且充盈至风叶的内腔中,而风叶在其表面均匀开设有排雾口,水雾从排雾口中脱离内腔并且均匀扩散到加湿筒中与气流混合,而同时气流也会带动风叶发生转动,气流流速越快,转动速度越快,保证了水雾可以均匀扩散到气流中,提高混合和粉尘沉降效率。提高混合和粉尘沉降效率。提高混合和粉尘沉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除尘
,具体为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环流旋风除尘器,是目前的一种主流除尘手段,其可以对将空气中的质量较大的灰尘与洁净的空气实现有效分离,从而实现粉尘的单独收集和洁净空气的高速排放,并且对气体的处理速度很快,另外市面上还有针对空气处理的其他方案,比如喷淋和喷雾式除尘等。
[0003]一般现有的环流旋风除尘器,其进气端进入的风速均相对过快,而现有的水雾除尘,也在进口处添加雾化喷嘴,利用水雾将灰尘包裹,令其更容易沉降,但是现有的水雾除尘进气口处设置雾化喷嘴不能很好的实现水雾与气流的充分混合,其混合是不够均匀化的,喷嘴由于一般都是这在进气管路的内壁上,向对角处喷雾,但是由于其喷雾距离相对较远,水雾散开后容易被气流影响其喷雾方向,且导致位于管路中央部分的气流不能很好的与水雾混合,其灰尘的沉降效果相对不够明显。
[0004]并且水雾在喷出的过程中,其水雾有向外侧扩散的现象,对进气口的进气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加湿筒,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端设置有水处理箱,所述排气管的排污管固定连通于水处理箱且延伸至水处理箱的水中,所述水处理箱中还设置有水泵;所述加湿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旋转水套,所述旋转水套的外周面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外部套设有风叶,所述风叶一面开设有若干排雾口且其另一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外部遮盖设置有挡盖;排雾口用于将风叶中的水雾排出,水雾主要可以更加轻易脱离的排雾口处进入外环境,而挡盖由于存在一定遮蔽,此处主要用于排出风叶内腔的水,防止水积压。
[0007]所述雾化器的喷口朝向风叶的空腔,所述加湿筒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管连通于旋转水套的内腔,高压水管和旋转水套之间转动连接,高压水管保持姿态不变,旋转水套可以转动,同时高压水管向旋转水套内腔高压注水,水雾得以从雾化器处喷出。
[0008]优选的,所述风叶的宽度方向与旋转水套的轴向方向呈现四十五度夹角,所述风叶上开设有排水口的一面以四十五度角迎向加湿筒的开口方向,所述风叶上开设有排雾口的一面以四十五度角背对加湿筒的开口方向;
排雾口之所以要背风是为了降低气流对其的影响,避免迎面而来气流直接从排雾口倒灌入风叶的内腔,背风则水雾脱离排雾口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以直接在脱离了风叶之后直接与各个位置的气流充分混合;该夹角的设计也是为了令气流在冲击风叶的表面时,可以带动风叶转动,风叶转动可以提高水雾与气流的均匀混合程度,同时也可以借助离心趋势更轻易的将风叶内部的水向外抛洒,一来将风叶内腔中的水排出去,防止挤压影响出雾,二来利用水滴除尘。
[0009]优选的,所述挡盖的靠近加湿筒开口的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挡盖的远离加湿筒开口的一端为开通状态从而实现将排水口与外环境连通;这样可以起到一个背风的效果,气流正常流动不会从挡盖的开口流入,不会对挡盖的脱水产生影响,而在风叶中水则会在挡盖的开口处被甩出,均匀挥洒到加湿筒的内腔中,具备吸附灰尘的效果,其水滴向外抛洒是受风力影响的幅度相对水雾较小,这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除尘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为一个三通管,所述排气管的右端开口连接有风机,而排气管的左端为封闭状态,风机在除尘的过程中不断抽气,本装置采用的自吸方式进气,如图所示,排污管插入到水中,因此排气管内腔中的负压状态不能通过排污管进气,起到一个隔绝作用,但是不影响正常脱水。
[0011]优选的,所述水处理箱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滤网且通过滤网将水处理箱的内腔分为清水区和浊水区,所述水泵通过高压水管向旋转水套压送清水区的水,所述排污管插入到浊水区中;从而排污管或者是排水管处输送进来的水均会被排到浊水区,浊水区和清水区之间隔离有滤网,滤网会对水形成一个过滤作用,清水透过滤网进入清水区,而排污管带下来的灰尘则会留在浊水区,而清水又可以实现被输送到上方再次进行除尘工作;实现了水的清洁内循环,无需从外界输入水进行除尘工作,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浪费和水资源回收困难;优选的,所述加湿筒上开设有将加湿筒内外连通的排水槽,所述加湿筒的外表面安装有将排水槽外侧包覆住的集水罩,所述集水罩的内腔通过排水管与水处理箱的浊水区连通;为放置部分从风叶上直接挥洒出来的水滴在加湿筒中形成积液,排水槽可以承接从加湿筒管壁上流下来的或者是从挥洒出来的水,将其导向集水罩中,再顺着排水管直接流走;有效防止了水在加湿筒中形成积液,避免过量水流从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进入到内腔,也已最快的速度实现初步的水回收。
[0012]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位于旋风分离器输出口正下方的内腔壁设有向左倾斜的斜面从而实现对污浊水的导流作用,若排气管在此处设置的较为平缓,留下来的水可能会在此处形成一个与气流方向相同,也即向右的流向,会在排气管的末端形成积水甚至直接随着风扇被吹出,但是斜面可以令水流落到斜面之后可以随着重力自然下流至排污管再回收至水处理箱的浊水区。
[0013]优选的,所述排雾口和排水口的截面呈现斜角,且所述排雾口和排水口的截面斜角倾斜角度值相同,如图所示,此为风叶旋转至垂直状态时其截面和喷雾方向示意图,雾化
器将雾化水直接向上喷出,雾化水在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会有一个发散的过程,因此在风叶内腔中发散的水雾会有三种情况,其直接从排雾口处向外喷出,部分水雾与风叶的内腔壁接触凝结成水,另一部分继续向上从位于上方的排雾口处向外喷出,这里设置斜角的目的就是为了令水雾在沿着其运动方向可以更轻易的脱离风叶内腔,减少由于激烈接触或运动凝结成水的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雾化水的利用率。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高压水管向旋转水套内腔高压注水,水雾得以从雾化器处喷出,并且充盈至风叶的内腔中,而风叶在其表面均匀开设有排雾口,水雾从排雾口中脱离内腔并且均匀扩散到加湿筒中与气流混合,而同时气流也会带动风叶发生转动,气流流速越快,转动速度越快,保证了水雾可以均匀扩散到气流中,提高混合和粉尘沉降效率。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风叶的转动和对排水口及挡盖的设计,避免了气流对排水口的排水性能产生影响,在风叶的转动过程中,其同时可以将风叶中的水从挡盖的开口处甩出,利用细小水滴进行同步除尘,并且对风叶中的雾化水进行排出,防止内部水分积压影响出雾效果。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流循环,旋风分离器中的水雾由于旋风被甩到内壁附着凝结为水流,自排气管回流至水处理箱的浊水区,另外在加湿筒中积压的水通过排水管排至水处理箱的浊水区,浊水区通过滤网过滤后,清洁水流至清水区在被水泵抽走循环利用,形成了一个内循环自洁净水路,提高用水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加湿筒(2),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3),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底端设置有水处理箱(5),所述排气管(3)的排污管(31)固定连通于水处理箱(5)且延伸至水处理箱(5)的水中,所述水处理箱(5)中还设置有水泵(52);所述加湿筒(2)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旋转水套(8),所述旋转水套(8)的外周面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器(82),所述雾化器(82)的外部套设有风叶(81),所述风叶(81)一面开设有若干排雾口(811)且其另一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口(812),所述排水口(812)的外部遮盖设置有挡盖(813);所述雾化器(82)的喷口朝向风叶(81)的空腔,所述加湿筒(2)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管(6)连通于旋转水套(8)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81)的宽度方向与旋转水套(8)的轴向方向呈现四十五度夹角,所述风叶(81)上开设有排水口(812)的一面以四十五度角迎向加湿筒(2)的开口方向,所述风叶(81)上开设有排雾口(811)的一面以四十五度角背对加湿筒(2)的开口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环流旋风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813)的靠近加湿筒(2)开口的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挡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飞陈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