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88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黏剂,通过合成的酐类聚酯多元醇,再与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醇类扩链剂、异氰酸酯、胺类扩链剂、DMF、丁酮和多异氰酸酯复配,通过引入支链结构和苯酐结构,降低分子链的结晶度,并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并选用醇类扩链剂和胺类扩链剂分步反应,使分子链中同时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取代脲基团,进一步提高了粘接力和耐热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通过分子结构方面的设计和改进,在该胶黏剂中,引入支链结构和苯酐结构,降低分子链的结晶度,可以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容易,满足大批量生产制造的要求。造的要求。造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刺激了具有豪华装饰效果和防腐蚀性能有色金属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然而,有色金属相对资源稀缺,成本也较为昂贵。在此背景下,金属复合板应运而生,此类金属板利用特殊的复合方法将较为稀有的金属与较低成本的铝板,钢板或镀锌板等复合在一起以降低其成本,此外金属复合板既可以保证原有产品质感,还可以兼具两种金属材料的特性。
[0003]现有的金属复合技术主要有爆炸复合、热轧复合和粘接复合。其中爆炸复合和热轧复合技术不仅投资规模巨大,且工艺复杂,危险系数较高。目前国内大多数相关企业,采用的多是粘接复合法。粘接复合法主要通过在金属之间涂覆一层高分子树脂或者放置一层高分子薄膜,类似热熔胶膜,通过加热金属,让高分子树脂或薄膜产生粘性,并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复合。如专利CN101396888B通过挤出机将改性聚烯烃挤压到金属板上,然后进行迅速热压层叠,并迅速冷却的方法来制备复合金属板。但是该方法无法使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粘结面有序连接,制备出的板材在进行冷压变型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产品性能失效。
[0004]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抗断裂性能优异,目前国内已有相关企业用聚氨酯来作为金属复合板的粘接材料。如专利CN102873936B,用聚苯醚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来实现金属板材的复合,但聚苯醚与聚氨酯体系的相容性较差,很容易使粘结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分层,从而导致粘接力不均匀产生使用上的风险。目前,适用于此类金属板粘接的聚氨酯产品,主要来自国外。目前,尚未见到国内胶黏剂企业对此块的产品开发的相关报道。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引入支链结构和苯酐结构,同时通过醇类和胺类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使其分子主链中同时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取代脲,进一步加强其耐热性能,以更好地适用于金属板之间复合。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该胶黏剂为包含主剂和固化剂的双组分胶水,其中主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9]苯酐类聚酯多元醇 75

100份,
[0010]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25

35份,
[0011]醇类扩链剂 1

4份,
[0012]异氰酸酯 20

40份,
[0013]胺类扩链剂 4

8份,
[0014]DMF 45

65份,
[0015]丁酮 85

115份;
[0016]其中固化剂为多异氰酸酯,含量为主剂重量的15

20%。
[0017]进一步地,所述苯酐类聚酯多元醇由摩尔比为1:1.05

1.2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合成。
[0018]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二甘醇、新戊二醇和1,2

丙二醇中的多种组合,且所述二元醇中至少含有新戊二醇和1,2

丙二醇中的一种。
[0019]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和葵二酸中的多种组合,且所述二元醇中至少含有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
[0020]进一步地,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二元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二元醇和聚己二酸丁二醇二元醇中的一种。
[0021]进一步地,所述醇类扩链剂为乙二醇和/或1,4

丁二醇。
[0022]进一步地,所述胺类扩链剂为亚甲基二苯胺、3,5

二乙基甲苯二胺和3,5

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3]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科思创L

75。
[0024]上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制备步骤:
[0025]S1:合成苯酐类聚酯多元醇
[0026]按摩尔份数将计量好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在160

220℃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接着进行抽真空,并逐步提高真空度至

0.06MPa到

0.09MPa,减压除去微量水和多余的二醇化合物,温度控制在220

240℃,时间控制在3

4h,使反应向生成低酸值聚酯多元醇的方向进行,直至酸值控制在0.5

1.0mgKOH/g,羟值在33

59mgKOH/g之间,最终得到分子量在2000

3000的苯酐类聚酯多元醇;
[0027]S2:制备主料
[0028]按重量份数,将上述合成苯酐类聚酯多元醇75

100份,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25

35份,醇类扩链剂1

4份,45

65份的DMF在50

60℃混合10

20min,接着加入20

40份的异氰酸酯,将温度缓慢升至70

80℃,反应1h,然后加入35

55份的丁酮,并将温度降至50

60℃,分多批次加入胺类扩链剂,同时视粘度情况,加入剩余25

35份丁酮,继续反应3

4h,取样测试NCO,待无NCO残留,加入剩余15

30份的丁酮,搅拌5

10min,降温收料,得到主料;
[0029]S3:配置胶黏剂
[0030]按重量份数,取上述主料100份,加入多异氰酸酯15

20份,用适量乙酯或丁酮稀释成40%

45%的溶液,即为胶黏剂。
[0031]进一步地,S1中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时,于160

170℃保温3h,170

180℃保温1h,180

190℃保温1h,200

210℃保温1h,210

220℃保温1h,控制分馏塔的温度在100

120℃,待实际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95%

100%时,此时体系的酸值为20

30mgKOH/g,再进行抽
真空。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胶黏剂为包含主剂和固化剂的双组分胶水,其中主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苯酐类聚酯多元醇75

100份,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25

35份,醇类扩链剂1

4份,异氰酸酯20

40份,胺类扩链剂4

8份,DMF 45

65份,丁酮85

115份;其中固化剂为多异氰酸酯,含量为主剂重量的15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酐类聚酯多元醇由摩尔比为1:1.05

1.2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合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二甘醇、新戊二醇和1,2

丙二醇中的多种组合,且所述二元醇中至少含有新戊二醇和1,2

丙二醇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和葵二酸中的多种组合,且所述二元醇中至少含有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二元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二元醇和聚己二酸丁二醇二元醇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扩链剂为乙二醇和/或1,4

丁二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扩链剂为亚甲基二苯胺、3,5

二乙基甲苯二胺和3,5

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科思创L

75。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金属复合板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制备步骤:S1:合成苯酐类聚酯多元醇按摩尔份数将计量好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在160

220℃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接着进行抽真空,并逐步提高真空度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辉吴凯翔王淞李毅煌林圣袁德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研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