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膜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显示器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街头随处可见的大屏幕、电视机、荧光屏、手机和快译通等显示设备中,尤其是作为与电脑主机相连的显示设备得以广泛使用。人眼长时间接收从显示器反射的过强过亮光线,在视觉上会产生的眩晕感,严重时会使人观察能力下降或者视觉极度不适。现有技术中,为避免显示器内部产生的强光影响,通过在显示器表面设置一层防眩功能膜层,然而不同膜层材料或不同技术得到的显示器功能膜,其具有的相应的功能不同。目前,显示器功能膜通常具有良好的防眩效果,但是其防划伤,抗菌及自清洁性能仍存在不足之处,这给人们对显示器的安全和健康使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以解决现有显示器功能膜无法兼顾抗菌、自清洁与防划防眩等综合性能要求,进而难以满足人们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氟硅烷化合物在酸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不完全水解,缩合生成缺角七聚POSS中间体,再加入含醛基硅烷化合物进行缺角闭环反应,得到单醛基含氟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接着加入丙烯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含氟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单体;S2:将步骤S1得到的含氟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单体和丙烯酸类单体溶于溶剂中,加入引发剂,聚合反应后进行煅烧反应,球磨造粒后得到防眩微粒;S3:将步骤S2得到的防眩微粒均匀分散在阳离子反应型乳化剂中,再加入由稳定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引发剂复配的混合溶液,升温至60~90℃,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透明微粒;S4:将步骤S3得到的透明微粒、聚氨酯丙稀酸酯预聚物、光引发剂、流平剂、消泡剂和有机溶剂,在高速分散机上连续分散20~40min,静置脱泡10~60min,得到功能涂料;S5:将步骤S4得到的功能涂料均匀涂布在透明基材上,60℃~90℃下干燥0.5~1.5min,再用紫外光照射固化,得到所述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硅烷化合物为三乙氧基氟硅烷、3,3,3
‑
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防划伤显示器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醛基硅烷化合物为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集科威视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