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81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包括箱体、支架和底座,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避雷针,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安装有支套,所述套管上套设有滑套,所述箱体的内侧的底部焊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滤网,所述卡套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该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能够防止压力过高而对压力传感器以及安装密封机构受到高压的冲击,保障压力传感器的安全,利用高压空气对滤网进行自动清理工作,避免因滤网堵塞而影响气泵的工作,保障高压空气产生的效率,能够将滤筒从覆盖在河道、水库、胡泊的侧面的淤泥内移出,保障水位的测量工作,适用于河流、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测量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泡式水位计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

技术介绍

[0002]气泡式水位计能够精准的测量水体的水位深度,现有的有气泡式水位计设备基本上具有安装固定方便、对水深测量的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防止泥沙堵塞、对水位的检测速度快、对水位的检测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满足对河床、水库、胡泊等不同水体进行水位检测的使用需求,然而对于现有的气泡式水位计设备而言,一方面,在进行水位检测时,往往需要对气泵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工作,进而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容易造成滤网被空气中的灰尘堵塞,进而降低气泵的工作效率,降低高压空气产生的速率,并有效地降低气泡式水位计的检测速率,不利于对水位的快速测量工作,另一方面,当气泡式水位计底部的气管被泥沙堵塞后,进而在工作时,需要较高的气压才能够对淤泥进行清理,然而气压较高容易对压力传感器产生影响,不利于保障压力传感器的安全,再一方面,当安装时间较长后容易造成气泡式水位计的底部的导管完全被淤泥掩埋,进而造成无法进行水位测量工作,需要重新安装工作,增加人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多样,适用于河流、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测量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包括箱体、支架和底座,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避雷针,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安装有支套,所述套管上套设有滑套,所述箱体的内侧的底部焊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滤网,所述卡套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罐,所述箱体的内壁上通过螺栓螺栓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焊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底部设置有锥板,所述套筒的底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套管的底端焊接有滤筒,所述导管的一侧粘接有侧管,所述导管的顶端与套筒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底端穿过套管并与滤筒相连通。
[0005]本实施例,气泵的一侧通过气管与卡套的内侧相连通,所述气泵的一侧通过气管与气罐相连通,所述气罐通过连管与套筒相连通,所述连管设置在锥板的底部。
[0006]本实施例,所述锥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一与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锥板的顶部的外径小于锥板的底部的外径,所述锥板的顶部的外径大于卡环的内径。
[0007]本实施例,所述所述滤网的顶部卡有吹管,所述吹管通过转轴安装在滤网的中心处,所述吹管的顶部安装有排管,所述排管的一端通过密封轴与吹管相连通,所述排管的另一端与气罐相连通。
[0008]本实施例,所述吹管上开设有吹口,所述吹口位于吹管的底部的一侧,所述吹口的外侧的宽度小于吹口的内侧的宽度。
[0009]本实施例,所述支套的内侧卡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边侧通过密封环卡在支套的内侧,所述支套的外边侧开设有固定螺纹。
[0010]本实施例,所述侧管的一端与气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侧管的另一端穿过套管的顶部并延伸至套管的底部,所述套管包括套管一和套管二,所述滑套焊接在套管一的底端,所述套管二的顶端卡在滑套的内侧。
[0011]本实施例,所述内杆的另一端穿过支套的内侧并延伸至支套的外侧再焊接在套管的外边侧,所述内杆的中心处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支套的内侧相连通,所述气孔的另一端穿过套管和侧管并与侧管相连通。
[0012]本实施例,所述支套的内壁上焊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焊接在内杆的另一端。
[0013]本实施例,所述导管和侧管均为橡胶管,所述导管和侧管的中部盘旋在套管的内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该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在使用时,当滤筒底部的淤泥的堆积量较多时,在对滤筒上的淤泥进行自动清理工作时,往往需要较高的气压,使得气罐内的高压空气通过连管向套筒内通入时,能够利用高压空气的压力使得高压空气在套筒内产生向上的流到,进而使得高压空气对锥板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锥板被高压空气向上挤压到卡环的内侧,并与卡环产生密封,进而利用锥板和卡环阻止高压空气继续向上流动,避免套筒的顶部的气压继续上升,有效地避免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继续上升,防止压力过高而对压力传感器以及安装密封机构受到高压的冲击,保障压力传感器的安全。
[0016]2.该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在使用时,在通过滤网的过滤后被吸入气泵内,再被气泵压缩后产生高压空气被存储在气罐内,并利用气罐内的高压空气对导管和滤筒进行清理工作,当完成导管的底部以及滤筒外侧的淤泥的清理工作后,将气罐内剩余的高压空气通过排管通入吹管内,再通过吹管的底板的吹口向滤网进行吹出高压空气,高压空气斜向下对滤网吹出,同时,高压空气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吹管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吹管在滤网上进行自动旋转,对滤网进行全面清理工作,利用高压空气将滤网底部过滤的灰尘和杂质向下吹落对滤网进行自动清理工作,避免因滤网堵塞而影响气泵的工作,保障高压空气产生的效率。
[0017]3.该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在使用时,当河道的斜面因堆积的淤泥较多,使得滤筒外侧内完全埋入淤泥内,使其难以对滤筒外侧的淤泥进行清理,或每次水位测量工作时,均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滤筒进行清理工作时,打开侧管,使得气罐内的高压空气通过侧管通入气孔内,再通过气孔通入,使得高压空气进入支套内,利用气压将支套内的内杆向外推出,进而使得内杆带动底部的套管向河道、水库、胡泊的内侧移动,进而将滤筒从覆盖在河道、水库、胡泊的侧面的淤泥内移出,有效地避免滤筒和导管被淤泥掩埋,保障水位的测量工作,并在初始安装时,保障套管和滤筒靠近河道、水库、胡泊的斜坡。减少水流对设备的冲击,保障安装牢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的箱体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的滑套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的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的支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箱体;2、支架;3、底座;4、避雷针;5、套管;6、支套;7、滑套;8、卡套;9、滤网;10、气泵;11、气罐;12、套筒;13、压力传感器;14、卡环;15、锥板;16、弹簧一;17、导管;18、滤筒;19、侧管;20、吹管;21、排管;22、吹口;23、内杆;24、弹簧二;25、气孔;26、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包括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架(2)和底座(3),所述箱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避雷针(4),所述箱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一侧安装有支套(6),所述套管(5)上套设有滑套(7),所述箱体(1)的内侧的底部焊接有卡套(8),所述卡套(8)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滤网(9),所述卡套(8)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10),所述箱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罐(11),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通过螺栓螺栓安装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顶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套筒(12)的内壁上焊接有卡环(14),所述卡环(14)的底部设置有锥板(15),所述套筒(12)的底部连接有导管(17),所述套管(5)的底端焊接有滤筒(18),所述导管(17)的一侧粘接有侧管(19),所述导管(17)的顶端与套筒(1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17)的底端穿过套管(5)并与滤筒(18)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其特征在于:气泵(10)的一侧通过气管与卡套(8)的内侧相连通,所述气泵(10)的一侧通过气管与气罐(11)相连通,所述气罐(11)通过连管(26)与套筒(12)相连通,所述连管(26)设置在锥板(15)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板(15)的底部通过弹簧一(16)与套筒(12)的底部连接,所述锥板(15)的顶部的外径小于锥板(15)的底部的外径,所述锥板(15)的顶部的外径大于卡环(14)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抗干扰气泡式水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滤网(9)的顶部卡有吹管(20),所述吹管(20)通过转轴安装在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治国潘凌陈银熊子谦张振扬周勇张春萍周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