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的作战仿真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和指挥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系统、物联网、高超声速装备的军事应用越来越广,智能化战争的已成为未来战争的必然趋势。在未来覆盖陆、海、空、天、网、电等实体和虚拟战场的体系作战中,智能将渗透到各作战环节,作战平台实现无人化和智能化,分布式部署于全战场纵深,融合于作战体系的每一单元和要素,使得网络体系具备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高效的指挥、更加精确的打击和更加自由的互联。
[0003]目前正处于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的根本性转变之中,“全互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人工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军事应用必将催生新的作战样式,基于人工智能和无人技术的后网络中心战作战样式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基于智能、无人技术的新的制胜机制和作战概念来完成任务,其重点是比对手做出更快更好的决策,而不是与敌人进行消耗战。决策中心战允许指挥员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决策,同时降低对手决策的质量和速度。网络中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杂战场环境模块、战场多方模块、协同控制模块、以及多方对抗推演模块;所述复杂战场环境模块用于自动生成战场环境,基于层叠模型对战场环境进行构建;所述战场多方模块用于自动生成我方、敌方以及未知方作战编组,对每个作战编组的作战单元赋予兵力以及简单智能,以模拟作战;所述协同控制模块基于对战场环境的感知与任务式指挥控制,将作战任务分配给我方不同的作战单元,使我方作战单元依靠环境感知自主地规划作战行为;所述多方对抗推演模块依靠对应指令,使各个作战单元执行作战行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战场环境模块动态生成战场环境,包括障碍物和自然环境要素,以及物理约束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战场多方模块构建作战编组时,各作战单元均使用BDI模型架构实现自主,通过FIPA ACL协议传达信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模块包括决策支持单元,竞标单元以及智能孪生体;所述决策支持单元用于将指挥员的作战意图翻译成顶层作战方案,并结合战场态势与作战要素的监控资源及通信状态形成作战任务;所述竞标单元用于实现所述作战任务的分解与分发;所述智能孪生体用于实现对作战编组的资源抽象与管理、运行状态的提取与分析,向作战编组中各作战单元下达对应的作战指令,并评估分析该指令完成效果;所述决策支持单元通过所述竞标单元与所述智能孪生体实现交互,所述智能孪生体综合所提取与分析的所述作战编组信息形成战场态势、作战要素的监控资源及通信状态,向所述决策支持单元输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模块采用边端一体化设计融合边缘计算与作战平台,决策支持单元布置在核心云,智能孪生体布置在边缘云。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模块内设有多个智能孪生体,每个所述智能孪生体对应作战编组内的不同编组。7.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
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超,任双印,邓博于,杨晓,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