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友文专利>正文

单相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58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现有国内有刷的ST系列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改进为单相无刷交流发电机的发明专利技术,其改进的结构是在电机定子的电枢主绕组D↓[1]D↓[2]成90°电角度槽内嵌放电容副绕组C↓[1]C↓[2],副绕组C↓[1]C↓[2]通过电容C短接;再分别独立后通过二极管D和压敏电阻R短接,并在转子的四个磁极表面开设燕尾槽嵌放永磁体。它克服了现有ST系列电机的缺点,无无线电磁干扰,不会产生火花,可靠性能高,易于维护保养,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励恒压性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对国内公知的ST系列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结构的改进专利技术。国内现有ST系列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为有刷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机壳、前端盖、后端盖、碳刷、滑环、单相硅整流桥及开关箱等部件构成;它为工矿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因为现有的ST系列发电机为有刷电机,其缺点是碳刷、滑环部件需定期维护保养,开关箱内的单相硅整流器件也容易损坏,因而可靠性较差,并有火花和无线电磁干扰,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能高,易于维护保养的单相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本技术包括定子、转子、机壳、开关箱等构件,其特征是在与定子的电枢主绕组D1D2成90°电角度槽内嵌放电容副绕组C1C2,副绕组C1C2通过电容C短接,转子四个极下励磁绕组F1F2分别通过二极管D和压敏电阻R短接,转子的四个磁极表面开设燕尾槽,槽内嵌放永磁体。本技术只是局部改进了ST系列单相无刷交流发电机结构,省去了易于损坏的碳刷、滑环和单相整流桥等部件,就可将有刷电机改制成无刷电机,从而大大提高了发电机工作的可靠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励恒压性能,真正实现了ST系列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无刷化。 下面附图说明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图1中定子主绕组D1D2展开示意图;图3是图1中定子电容副绕组C1C2展开示意图;图4是磁极表面镶嵌永磁体结构示意图。当原动机拖动附图中本技术的转子绕组F1F2旋转时,转子磁极1表面的永磁体2的磁埸在电容副绕组C1C2内产生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通过电容器C形成脉动电流,此脉动电流所产生的磁埸可分解为正序磁埸和逆序磁埸,其中逆序磁埸又在转子绕组F1F2中产生感应电压,此感应电压通过二极管D半波整流后产生直流电,增强转子磁埸,使发电机电枢主绕组D1D2中电压逐渐升高,经过几个循环的电压正反馈后,最终使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达到输出额定电压,当发电机电枢主绕组两端加上负载时,主绕组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同样可分解为正序磁场和逆序磁场,逆序磁场在转子绕组F1F2中感应电流加强转子励磁磁场,使电枢主绕组D1D2电压恒定,转子绕组F1F2的压敏电阻R对二极管D起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机壳、开关箱等构件,其特征是在与定子的电枢主绕组D1D2成90°电角度槽内嵌放电容副绕组C1C2,副绕组通过电容C短接,转子四个极下励磁绕组F1F2分别通过二极管D和压敏电阻R短接,转子的四个磁极表面开设燕尾槽,槽内嵌放永磁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将现有国内有刷的ST系列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改进为单相无刷交流发电机的专利技术,其改进的结构是在电机定子的电枢主绕组D文档编号H02K21/12GK2388771SQ99228789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卢友文 申请人:卢友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机壳、开关箱等构件,其特征是在与定子的电枢主绕组D↓[1]D↓[2]成90°电角度槽内嵌放电容副绕组C↓[1]C↓[2],副绕组通过电容C短接,转子四个极下励磁绕组F↓[1]F↓[2]分别通过二极管D和压敏电阻R短接,转子的四个磁极表面开设燕尾槽,槽内嵌放永磁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友文
申请(专利权)人:卢友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