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功率配电装置的采集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与电工
,特别是一种固态功率配电装置的采集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配电装置主要通过控制电磁继电器或继电器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通过熔断器实现电流过流保护或电流短路保护。当电流过流或短路时,根据流过熔断器电流的大小与时间累积热量熔断导体从而实现保护作用,并需要人工更换熔断器才能恢复电路通路。微控制器的出现使得功率配电装置实现了电子式开关控制,熔断控制,线路监测等自动化功能。同时,由于航空器中所需监测管理的设备采集数量多、逻辑复杂、精度要求高,因此对IO口数量、时序控制要求较高,因此当前多数厂家通常使用FPGA实现功率配电装置的采集模块。
[0003]当前技术存在电流过流保护或电流短路保护需人工复位,反时限过流保护精确度不高,负载故障响应速度慢并且硬件成本高,同时存在耦合性强、模块化程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固态功率配电装置的采集模块。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功率配电装置的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1)和数据采集电路,所述单片机(1)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第九电阻(9)、第十电阻(10)、第十一电阻(11)、二极管(12)、电压放大器(13)、电流感应放大器(14)、第十五电阻(15)、第十六电阻(16)、三极管(17)、第十八电阻(18)、第十九电阻(19)以及MOSFET(20);所述第十六电阻(16)一端作为第一通信接口,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17)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17)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17)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八电阻(18)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九电阻(19)的一端连接,同时另一端与所述MOSFET(20)的栅极连接,所述MOSFET(20)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15)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MOSFET(20)的源极与负载(2)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1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放大器(1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器(13)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MOSFET(20)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压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电阻(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9)的另一端作为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电压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电阻(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流感应放大器(14)两个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15)的两端连接,所述电流感应放大器(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11)的另一端作为第三通信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11)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1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12)的阳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功率配电装置的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阻(4)、第五电阻(5)、第六电阻(6)、电容(7)和第八电阻(8),所述单片机(1)第一引脚与所述第四电阻(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1)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五电阻(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六电阻(6)的一端、所述电容(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电容(7)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翔,赖力,彭兰清,阳照,包智勇,李玲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