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要锋专利>正文

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049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房污染性空气净化换气净化系统,包括回风口、送风口、导流风管、尾气净化机构、驱动电路,回风口、送风口通过导流风管与尾气净化机构连通,尾气净化机构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尾气净化机构包括机架、储药罐、药剂净化罐、混气净化罐、废液收集罐、回风风机、供风风机、送风风机、主喷淋泵。其使用方法包括系统设置,换气运行及系统净化等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有效提高病房内污染性空气净化和换气作业效率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杜绝病房内污染性空气通过换气系统发生泄露及二次感染情况发生,另可对用于气流输送及净化的管路系统进行高效便捷的净化和维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病房换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降低日常维护难度及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及其方法,属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疗活动中,病房中由于不同患者病症等因素,导致病房内空气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空气中往往包含了多种治病菌、病毒、固体粉尘、液滴等污染物,因此需要对病房内空气环境进行强制通风换气作业,而当前在对病房内空气进行通风换气时,往往均是基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回风风机换气系统为主,或在现有传统换气设备基础上增设诸如紫外线灭活灯、过滤装置等空气净化装置,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前的换气净化系统一方面对病房空气换气净化手段单一,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全面进行净化作业的需要,从而导致病房空气中有害污染物依然存在泄露风险;另一方面当前的病房换气系统在运行时,往往仅能对气流进行净化作业,但对气流输送管路系统、气流净化系统等设备缺乏有效的净化能力,尤其是气流输送管路往往布局结构复杂,输送距离远且均嵌于病房建筑结构内,从而导致当前的病房空气净化系统日常清洁管理维护难度大,成本高,且清洁过程中对气流输送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房污染性空气净化换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包括回风口、送风口、导流风管、尾气净化机构、驱动电路,所述回风口、送风口若干,分别嵌于病房的建筑结构内,且回风口、送风口与病房的床位位置对应分布,每个床位均对应设置至少一个回风口、送风口,各回风口、送风口间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导流风管与尾气净化机构连通,所述尾气净化机构位于病房外另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另与尾气净化机构外表面连接,所述尾气净化机构包括机架、储药罐、药剂净化罐、混气净化罐、废液收集罐、回风风机、供风风机、送风风机、主喷淋泵、辅助喷淋泵、回流泵,所述药剂净化罐至少两个,各药剂净化罐间相互并联,并通过导流风管与各回风口连通,且药剂净化罐与导流风管间通过回风风机连通,所述药剂净化罐另通过主喷淋泵与储药罐连通,通过辅助喷淋泵与导流风管连通,所述药剂净化罐另通过多通阀与混气净化罐和外部空气环境连通,所述混气净化罐另分别与至少一个供风风机和至少一个送风风机连通,所述送风风机另与导流风管连通,并通过导流风管与各送风口连通,所述废液收集罐至少一个,并通过回流泵分别与药剂净化罐、混气净化罐及导流风管连通,所述供风风机与外部供气系统连通,所述机架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包覆在储药罐、药剂净化罐、混气净化罐外,其中所述药剂净化罐环绕机架轴线均布,所述储药罐和混气净化罐与机架同轴分布,且储药罐位于混气净化罐上方,所述回风风机、供风风机、送风风机、主喷淋泵、辅助喷淋泵、回流泵均与机架外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风管包括定位座、承载架、护套管、回风管、送风管、集污管、静电吸附网、紫外线辐照杀菌装置、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及喷淋口,其中所述护套管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空心管状结构,并包覆在至少一条回风管及至少一条送风管外,且回风管、送风管与护套管内表面通过弹性底座连接并与护套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回风管一端与回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回风风机连通,所述送风管一端与送风口连通,另一端与送风风机连通,所述回风管、送风管内均设一条集污管和若干静电吸附网、紫外线辐照杀菌装置,其中所述集污管与回风管、送风管下端面连接,并与回风管、送风管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集污管管壁沿集污管轴线均布若干收集口,集污管另与回流泵连通,所述静电吸附网均为与回风管、送风管同轴分布的网状结构,分别嵌于回风管、送风管内并沿回风管、送风管轴线方向均布,且相邻两个静电吸附网之间对应的回风管、送风管管壁内侧面设至少一个紫外线辐照杀菌装置,静电吸附网前端面及后端面对应的送风管、回风管顶部管壁内侧面设至少一个喷淋口,所述喷淋口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辅助喷淋泵连通,所述回风管、送风管与回风口、送风口、回风风机及送风风机连接位置处均设一个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静电吸附网、紫外线辐照杀菌装置、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间并联并分别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所述定位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且定位座若干个并沿护套管轴线方向分布,所述定位座上端面与1—3个承载架间铰接,所述承载架为与护套管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框架结构,且各承载架沿护套管轴线方向分布并包覆在护套管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管包括硬质承载管、弹性隔音套管、吸声尖劈及保温护套管,其中所述硬质承载管、弹性隔音套管及保温护套管均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弹性隔音套管包覆在硬质承载管内表面,所述保温护套管包覆在硬质承载管外表面,硬质承载管、弹性隔音套管及保温护套
管间同轴分布,所述吸声尖劈若干,位于硬质承载管内并环绕硬质承载管轴线均布,且各吸声尖劈轴线与硬质承载管轴线垂直分布分布,且吸声尖劈与回风管、送风管间间距不小于1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吸附网与回风管、送风管管壁间通过硬质绝缘块相互连接,且相邻两个静电吸附网之间间距为50—200厘米,所述静电吸附网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喷淋口轴线呈0—60
°
夹角,且当夹角大于0
°
时,喷淋口轴线与静电吸附网前端面及后端面的交点均位于静电吸附网中心点上方0至静电吸附网高度的1/3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房空气换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污管对应的回风管、送风管底部均设一条排污槽,所述集污管嵌于排污槽内,并与排污槽同轴分布,所述排污槽上端面均与回风管、送风管底部平齐分布,集污管上端面比排污槽上端面低5—10毫米,且排污槽与集污管侧壁间通过弹性密封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要锋
申请(专利权)人:张要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