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分布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040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定向分布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中A2Sn2O7相与金属Ag相之间的晶体结构相似性,实现硬质相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与软质相Ag之间的镶嵌式反应,达到高强度的界面冶金结合;利用分段式热压反应烧结技术制备出导电导热性能优良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SnO2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相界面结合不良、致密度低、导电导热性能差等问题。制得的产品具有相界面结合强度高、结构上呈流梭状定向分布组织等特征,能够作为起到电子或声子热能快速传输的作用的有效通道;制备工艺条件简易,易于批量合成。易于批量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相陶瓷粉体;
[0011](2)制备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粉体
[0012]按质量比88:12称取银粉与SnO2/A2Sn2O7复相陶瓷粉体,将银粉、SnO2/A2Sn2O7复相陶瓷、研磨球和无水乙醇依次放入球磨罐中,在转速200~300rpm条件下研磨10~25h,得到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粉体;
[0013](3)制备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
[0014]将SnO2/A2Sn2O7复相陶瓷银基复合粉体导入热压模具中,进行二次热压处理;其中,初次热压的压力30~50MPa,温度为830~920℃;二次热压的压力60~80MPa,温度为700~850℃;热压反应结束后,以空冷的方式处理,最终得到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Sn粉、Bi粉、Sb粉或Y粉的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Sn粉的平均晶粒度为50~150nm,Bi粉、Sb粉或Y粉的平均晶粒度为70~200nm。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氩气的压强为0.3~0.7MPa。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预定的反应温度条件。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研磨球和球磨罐的材质均为氧化锆或玛瑙;研磨球包括两种尺寸,球:球的质量比=1:1。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按照研磨球与复相陶瓷粉体的质量比5~10:1称取研磨球,按照无水乙醇与复相陶瓷粉体的质量比2:1称取无水乙醇。
[0020]最后,针对得到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进行致密度、导电导热、界面润湿性等测试。
[0021]本专利技术原理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结构设计新思路,利用原位选择性氧化技术、机械合金化工艺以及分段式热压反应烧结技术各自的技术优势,构筑专利技术了一种呈流梭状定向分布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具备显著的结构创新性。
[0023]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中A2Sn2O7相与金属Ag相之间的晶体结构相似性,实现硬质相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与软质相Ag之间的镶嵌式反应,达到高强度的界面冶金结合;利用分段式热压反应烧结技术制备出导电导热性能优良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SnO2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相界面结合不良、致密度低、导电导热性能差等问题。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中引入的A2Sn2O7相具有与银基体相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均属于面心立方晶系,如此能够保持相似的滑移系,有利于塑性加工成型。而且,相比于传统的SnO2/Ag界面结构而言,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与Ag基体之间界面结构可以得到较好的匹配度,有助于改善SnO2增强相与银基体相之间的界面润湿特性,提高相界面的结合强度。
[0025]此外,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定向分布结构,起到了电子或声子热能快速传输的作用的有效通道。其原因在于定向分布结构可以减少电子或声子等载流子的散射效应,提高载流子的有效传输能力。
[0026]因此,综合SnO2/A2Sn2O7复相陶瓷的配方设计、SnO2/A2Sn2O7复相陶瓷与Ag基体相的
良好界面结构匹配度优化、定向分布结构的制备工艺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定向分布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为替代传统Ag/SnO2材料提供了新材料研究方向。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具有相界面结合强度高、结构上呈流梭状定向分布组织等特征,能够作为起到电子或声子热能快速传输的作用的有效通道;
[0029]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SnO2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相界面结合不良、致密度低、导电导热性能差等问题;
[0030]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条件简易,易于批量合成。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实施例2中制得的SnO2/Sb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进行描述。
[0033]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粉状的Sn(纯度99.99%)、A(纯度99.99%,A=Bi、Sb或Y)为原料,其中Sn粉的平均晶粒度50~150nm,Bi粉、Sb粉或Y粉的平均晶粒度为70~200nm。
[0034]研磨时,所用的研磨球和球磨罐的材质可选氧化锆或玛瑙。研磨球包括两种尺寸,球:球的质量比=1:1。按照研磨球与复相陶瓷粉体的质量比5~10:1称取研磨球,按照无水乙醇与复相陶瓷粉体的质量比2:1称取无水乙醇作为过程控制剂。
[0035]实施例1:
[0036](1)SnO2/Bi2Sn2O7复相陶瓷的合成
[0037]基于内氧化热力学参数计算分析,按照Sn:Bi摩尔比=3:2,在真空手套箱内称取相应的Sn粉、Bi粉体,导入氧化铝坩埚反应槽中并置入真空管式炉中。然后,在高纯氩气气氛保护(Ar气压强为0.3MPa)、内氧化温度(800℃)、内氧化时间(45h)、氧化升温速率2℃/min的条件下进行原位内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制备出相应的SnO2/Bi2Sn2O7复相陶瓷粉体。
[0038](2)SnO2/Bi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粉体的制备。
[0039]按质量比88:12称取化学银粉与SnO2/A2Sn2O7复相陶瓷粉体,将银粉、SnO2/Bi2Sn2O7复相陶瓷、研磨球和酒精依次放入球磨罐中,研磨球与复相陶瓷粉体的质量比5:1。在球磨转速200rpm条件下进行研磨25h,制备出SnO2/Bi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粉体。
[0040](3)SnO2/Bi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0041]将SnO2/Bi2Sn2O7复相陶瓷银基复合粉体导入直径ф12mm模具中,进行二次热压处理;其中,初次热压压力30MPa,初次热压温度为830℃;二次热压压力60MPa,二次热压温度为700℃,热压反应烧结结束后以空冷的方式处理,最终得到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
[0042]按照阿基米德原理和国标GB/T5586.2998的规定,对最后制得的复合电接触材料进行致密度、导电导热、界面润湿性等测试。
[0043]实施例2:
[0044](1)SnO2/Sb2Sn2O7复相陶瓷的合成
[0045]基于内氧化热力学参数计算分析,按照Sn:Sb摩尔比=3:2,在真空手套箱内称取相应的Sn粉、Sb粉体,导入氧化铝坩埚反应槽中并置入真空管式炉中。然后,在高纯氩气气氛保护(Ar气压强为0.7MPa)、内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分布的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SnO2/A2Sn2O7复相陶瓷按照摩尔比Sn:A=3:2,在真空手套箱内称取Sn粉和A粉体,A=Bi、Sb或Y;将粉体混合均匀后导入氧化铝坩埚反应槽中,并置于真空管式炉内;然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原位内氧化反应,反应温度800~950℃,反应时间12~45h;反应结束后,得到SnO2/A2Sn2O7复相陶瓷粉体;(2)制备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粉体按质量比88:12称取银粉与SnO2/A2Sn2O7复相陶瓷粉体,将银粉、SnO2/A2Sn2O7复相陶瓷、研磨球和无水乙醇依次放入球磨罐中,在转速200~300rpm条件下研磨10~25h,得到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粉体;(3)制备SnO2/A2Sn2O7复相陶瓷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将SnO2/A2Sn2O7复相陶瓷银基复合粉体导入热压模具中,进行二次热压处理;其中,初次热压的压力30~50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沈涛高林辉周馨胡钟元张继黄绎赵晨阳吴艳芳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