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302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涉及交流同步发电机的部件。解决现有定子线圈在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上嵌线困难的问题。该定子线圈是将定子线圈的导线平均分为两层或多层,每层分别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即将传统结构的定子线圈导线整体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改为分层后分别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该定子线圈与现有结构相比,解决了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定子线圈制作及定子线圈嵌线十分困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可靠,可操作工艺性好,经工频发电机试制及小批量生产验证,整体性能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可在大、中型交流发电机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流同步发电机的部件,具体为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 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圏。技术背景在交流同步发电机为旋转磁极式时,整个电枢绕组由定子线鑭单个嵌线、 按接线原理图连线而成,定子线圈采用聚酰亚氮薄膜导,制,然后整体包扎 对地绝缘、外包绝缘。当电机容量较小时,定子线圈制造及嵌线何题不大;若 是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工况,因考虑载流量及导线电密要求,需采用大截 面导线。若采用传统多匝定子线圈结构(如附图1、 2所示),将对对定子线圈 制作及定子绕组嵌线造成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线圈成型及嵌最后一组节距定 子线圈时基本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定子线圈在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 电机上嵌线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 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本技术是釆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 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将定子线圈的导线平均分为两层或多层,每层分别 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即将传统结构的定子线圈导线醵体包扎对地绝缘和 外包绝缘,改为分层后分别包扎对地绝缘和外钱绝缘。,使得定子线翻嵌线方便可靠,特别是在嵌最后一组节距定子线圈时能正常逃行。保证发电机定子 线圈制造、嵌线能稳妥、可靠进行。本技术所述的定子线圈与现有结构相比,解决了单机大容量、低电压、 大电流同步发电机定子线圈制作及定子线圈嵌线十分困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 可靠,可操作工艺性好,经工频发电机试制及小批量生产验证,整体性能良好,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可在大、中型交流发电机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定子线圃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定子线圏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定子线圈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定子线圈的截面图; 图中l-对地绝缘,2-外包绝缘。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将定子线圏的 导线平均分为两层或多层,每层分别包扎对地絶缘1和外包绝缘2。权利要求1、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其特征为将定子线圈的导线平均分为两层或多层,每层分别包扎对地绝缘(1)和外包绝缘(2)。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涉及交流同步发电机的部件。解决现有定子线圈在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上嵌线困难的问题。该定子线圈是将定子线圈的导线平均分为两层或多层,每层分别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即将传统结构的定子线圈导线整体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改为分层后分别包扎对地绝缘和外包绝缘。该定子线圈与现有结构相比,解决了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定子线圈制作及定子线圈嵌线十分困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可靠,可操作工艺性好,经工频发电机试制及小批量生产验证,整体性能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可在大、中型交流发电机中推广使用。文档编号H02K3/34GK201018328SQ20072010070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朱惠勇, 杨红霞, 雷平振, 黄新宇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机大容量、低电压、大电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线圈,其特征为:将定子线圈的导线平均分为两层或多层,每层分别包扎对地绝缘(1)和外包绝缘(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宇朱惠勇雷平振杨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