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氨尾气防堵塞净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012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氨尾气防堵塞净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喷淋区,下部为吸收区,所述喷淋区中自上而下设有喷淋头和折流挡板,所述吸收区自上而下设有换热器和含氨尾气进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通过喷淋区和吸收区的结构划区,并采用含氨尾气温度、压力分级调节的方法,实现废气中氨的高效脱除,且可避免管路中碳铵的堵塞问题,长时间连续运转无堵塞;所述装置结构及净化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投资低,运行稳定。运行稳定。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氨尾气防堵塞净化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尾气处理
,涉及一种含氨尾气防堵塞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煤化工中,原料煤大多需经过气化、冷却、净化、变换等过程才能生产出符合比例要求的合成气,进而可以转化为所需的目标产品,如尿素、乙二醇、甲醇等。原料煤中氨含量一般为0.6~1.2wt%,在气化过程中约15%转化为NH3,含氨煤气虽然已经过高温水洗净化处理,但是在后续降温减压过程中不可避免还会有碳铵析出,造成管路堵塞。尿素、脲类等煤基化学品为精细化工领域常用羰化反应料,羰化反应过程高温高压,会有氨气生成,在氨气降温减压过程中会存在碳铵析出堵塞管路的问题。
[0003]当前含氨废气的处理原则为提升温度和水喷淋,常见的方法包括高温高压水喷淋法和减压后氨气水喷淋法,即前者喷淋装置需要较高的压力,喷淋后的装置内水温较高,导致氨气净化程度低,喷淋后气相管路存在潜在的堵塞现象,管道需定期处理堵塞物;后者为防止减压过程中因节流膨胀温度骤降导致的管路堵塞,要求含氨尾气具有较高的温度。
[0004]CN 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氨尾气防堵塞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喷淋区,下部为吸收区,所述喷淋区中自上而下设有喷淋头和折流挡板,所述吸收区自上而下设有换热器和含氨尾气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整体呈立式罐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喷淋头整体呈圆形,所述喷淋头上开孔;优选地,所述喷淋头上的开孔由中心向边缘方向孔径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喷淋头上的开孔中,最小孔径不小于1mm,最大孔径不大于5mm;优选地,所述折流挡板为环形挡板,边缘与装置内壁接触固定,中间为空心结构;优选地,所述喷淋头、折流挡板和装置罐体的中心轴重合;优选地,所述喷淋头的外缘直径大于环形挡板内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喷淋头与折流挡板的竖直间距不小于200mm;优选地,所述喷淋头的外缘直径至少比环形挡板内腔直径大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管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的上下管板固定于装置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含氨尾气进料口包括一支总管以及由总管分出的多支分管,所述多支分管的出口分别对应换热器的换热管口;优选地,含氨尾气和喷淋液经过换热器的管程;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中换热管的长度至少为0.5m;优选地,所述含氨尾气进料分管的出口段呈锥形结构,所述进料分管向换热管内延伸至少1cm;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含氨尾气进料分管的锥形出口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的顶部设有净化尾气出口,底部设有吸收液出口;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上还设有氮气进口;优选地,所述含氨尾气的进料管路上依次设有温度检测器、第一控制阀、第一压力检测器和防倒吸装置,所述进料管路的末端连接至含氨尾气进料总管;优选地,所述氮气的进料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二压力检测器。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吸收液出口连接至冷却器的入口,所述冷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征王利国李会泉曹妍贺鹏顾卫荣师蕊安靖华陈家强徐爽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循环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