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98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气消音器,所述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至少一个隔板和第一管路,壳体组件内设有空腔,壳体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至少一个隔板设在空腔内以将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至少一个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吸气口与第一消音腔对应,第一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一消音腔内,第一管路的一端与吸气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隔板与第二消音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气消音腔减小了吸气口处气流脉动对扩张腔内气流的扰动,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音效果。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气消音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消音
,具体地,涉及一种吸气消音器。

技术介绍

[0002]冰箱噪音主要来自冰箱压缩机,为了降低冰箱压缩机的噪音,冰箱的压缩机配备有消音器。相关技术中的消音器包括壳体和隔板,隔板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扩张腔,壳体上还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从吸气口吸入的气流脉动会造成扩张腔内气流的较大扰动,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共振,影响扩张腔的消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4]相关技术中,消音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左扩张腔和右扩张腔,以吸气口设在左扩张腔一侧为例,从吸气口吸入的气流会直接进入左扩张腔内,吸入的气流脉动会对左扩张腔内的气流造成较大的扰动,从而容易造成消音器左扩张腔一侧的振动,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共振,降低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吸气消音器,该吸气消音器能够减小吸气口处气流脉动对扩张腔内气流的扰动,避免了引发共振的情况,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所述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对应;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消音腔内,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减小了吸气口处气流脉动对扩张腔内气流的扰动,保证了吸气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消音器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二消音腔内,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均为6mm

8mm,和/或,所述第二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为6mm

8mm。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板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插槽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第一管路。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吸气口上下排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吸气口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的端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吸气口上下排布的方向上,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的端部的上方。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桶体的顶部为开口,所述盖体设在所述桶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管路均设在所述桶体内,所述吸气口设在所述桶体上,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盖体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消音腔至所述第二消音腔方向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消音腔具有沿所述第一消音腔至所述第二消音腔方向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隔板和第一管路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隔板和第一管路的主视示意图。
[0023]图6是图1中吸气消音器的壳体组件的桶体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壳体组件1;盖体11;桶体12;第一消音腔13;第二消音腔14;第一插槽15;第二插槽16;第三插槽17;
[0026]吸气口2;
[0027]排气口3;
[0028]隔板4;贯通孔41;
[0029]第一管路5;
[0030]第二管路6;
[0031]连接件7;连通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气消音器包括壳体组件1、隔板4和第一管路5。
[0034]壳体组件1内设有空腔,壳体组件1上设有吸气口2和排气口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组件1具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本实施例中吸气口2设在壳体组件1
的前侧面上,并将壳体组件1的前侧壁贯穿。排气口3设在壳体组件1的顶面上,并将壳体组件1的顶壁贯穿。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的内部为空腔,吸气口2和排气口3均将壳体组件1外侧与壳体组件1的空腔连通。
[0035]至少一个隔板4设在空腔内以将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至少一个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排气口3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吸气口2与第一消音腔13对应。
[003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隔板4设在壳体组件1的空腔内,隔板4将壳体组件1的空腔分隔为两个消音腔,两个消音腔分别为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隔板4上设有贯通孔41,贯通孔41将隔板4贯穿,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通过贯通孔41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气口3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吸气口2也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本质上并无区别,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口3也可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本实施例中隔板4上贯通孔41的设置使得第二消音腔14内的气流可以经由贯通孔41流入第一消音腔13内,然后经由排气口3排出。
[0037]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的空腔内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隔板4,两个以上的隔板4将壳体组件1的空腔分隔为至少三个消音腔,至少三个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第一消音腔13位于壳体组件1的左侧,第二消音腔14位于壳体组件1的右侧,其余的消音腔则位于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之间,此时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之间的每个隔板4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两个消音腔,至少两个所述消音腔包括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对应;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消音腔内,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二消音腔内,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第二管路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均为6mm

8mm,和/或,所述第二管路为圆管,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径为6mm

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板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一插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端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